
基层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pdf
5页1 基层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孟令鹏,体育学院摘 要:本课题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省** 市** 县所辖乡镇体育事业发展情况及实施人才战略增强基层体育文化建设, 通过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高校培养体育人才的流失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 及相应的对策, 体育的发展能否进行相应的改革,发展体育事业是在经济发展为 基础的长远文化事业关键词 :基层体育;体育人才;学校体育1 前言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各领域都应 得到充分发挥, 为完成全国人民年平均寿命增长1 岁的目标,增强全民体质是一 项重要任务,在基层开展体育事业是发展尤为重要,应加对体育的重视力度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 以** 省** 县体育事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其中以** 县所辖乡、村为重点研究 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关于在对县乡开展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规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2.22 调查访问法 与基层广大劳动人民、学校学生进行相应的访问与谈话 2.23 逻辑分析法 对学校、社会体育基础设施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对基层体育专业人才进行 了调查与研究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 地方经济发展缓慢,用于体育文化事业的支出少 由于中部地区, 特别是在 ** 省,以农业生产为主, 固镇县近几年的招商引资 过程中开始将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但第一产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由于 财政收入较少,所以对各种文化事业投入相应较少 3.2 对基层体育事业不重视 3.21 领导观念没有与时俱进 认为经济发展是作任何事的前提,没有钱什么也做不了, 但随着新一代人思 想的改变:做今天的事,花明天的钱。
经济发展后在发展文化事业将更加难,物 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22 基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2 见》以学校、乡镇、社区为重点,抓好青少年体育、农村体育和城市体育,农村 公共体育场地、 设施建设应当纳入乡镇建设规划就目前来看, 在县级及以下各 地方没有一片塑胶田径场, 县体育场使用不合理, 年久失修,安全隐患扔有存在, 没有专业的管理和维修人员, 各乡村没有公共篮球场、 乒乓球台等基础设施, 农 村体育活动还在依附学校体育设施 3.23 基层学校体育发展存在问题 在调查的几所中、 小学中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 体育课上的教师多是其他科 老师或班主任代课,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多以“放羊式”教学为主,没有教以各 种加强身体素质与增进健康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学校体育设施匮乏 , 缺乏场 地器材设施等基本运动条件, 学生难以开展体育运动 . 近年来, 学校招生一扩再扩 , 许多学校的在校学生是原来的几倍, 仅有的几片场地不要说给全校学生运动了, 就是让所有的学生排队站上去也未必站得下, 即便能站下 , 哪里还谈得上自主的 运动锻炼 ?特别是农村学校在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也未必造得起场地, 买得起 器材; 城市学校人多地少 , 近年来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虽有改善, 即便买得起器材 , 也未必有足够的空间 , 有的学校连全校统一出操的地方都没有。
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 , 缺乏场地器材设施等基本运动条件, 学生难以开展体育运动, 这不能不影响 学生的体质增强 , 这是事实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学生有以下作用:1. 有利于建立 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 的能力 3.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社会适应性 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双方的共同参与来完成, 教师指导 学生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 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体 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意识品质,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它对全面 顺利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 作用但是在基层农村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体育作用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并且停滞 不前为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消除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更好地进行固 镇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有必要研究和分析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才 能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 3.24 基层体育活动开展不积极 由于固镇县是劳务输出大县, 在家的多是老人或小孩 在老年人的调查中发 现: (55岁以上)无心锻炼的20% 自身原因不能锻炼的15% 不知怎么锻炼的5% 有意锻炼的70% 自行锻炼的50% 没条件的锻炼的20% 没时间的10% 忙于看孩子的10% 据统计, 县级长达二年没有开展全民体育活动, 活动多是以学校为载体进行, 乡村开展活动更少之又少,在农闲时,多三、五个人进行打牌,打麻将,问多数 原因,大都是没有组织者,进行活动需要花大量的金钱,一般老人都以散步、活 动腿脚为主。
3.25 社会体育发展成为基层体育发展的盲点 在竞技体育发展的今天, 社会体育一度被边缘化, 教育部与体育总局都有其3 他所关注的,地方领导不积极、不问、不了解,广大人民没能力、有想法无法表 达,这种种现象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状况日趋下降,抵抗能力下降、容易生病, 增加人民生活负担4 分析主要原因4.1 国家财政投入、落实不到位 由于中部地区经济正开始崛起,但基础差,起点低,经济水平不高,国家惠 民政策方面以加大了力度,在“十一五”中已有明显成效,但在保障人民精神文 化生活上落实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落实到个人,在发展物质文化的同时, 精神文化也应开始抓起 4.2 教师结构不合理 4.21 观念没有与时俱进 很多人认为体育教师不用招获减少招收,在其他科老师中篮球打的好的就能 带好体育课,在高考的压力下,为了提高升学率,在招收的老师中,高考科目老 师所占的比例很高,认为语、数、外等多为主科,而将体育科边缘化,对体育老 师的招收与要求相应减少, 在招收固定编制的情况下, 体育教师尽量少招获不招, 在乡村中、小学几乎没有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 4.22 政策导向与社会看法使得体育人才不下基层 在很多人看来, 搞体育不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出去做一名体育老师是很 底下的工作,社会很多人瞧不起,体育老师在社会的地位在教师地位上升的时候, 开始走下坡,在一体育学院的调查(200 人) : 继续学习的15% 从事本专业不下基层的25% 从事本专业下基层的10% 不从事本专业的50% 从上述结果可看出只有10% 的体育专业学生有到基层工作的想法5. 对开展基层体育事业的改革与认识5.1 明确国家财政投入方向,落实到位 由于基层基础差, 该发展什么, 首先发展什么?地方政府应全面统筹考虑的 问题,对于国家财政、省财政、市财政下拨的建设资金用在什么方面,该怎么合 理的使用,没有人的城市比将是空城,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的理 念,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
5.2 引进人才,发展基层文化事业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富 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根本保证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大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新机制, 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实现文化人才总量稳步增 长,文化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稳步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文化经 营管理等领域人才状况明显改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充实壮大,为文化强 县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在体育事业一样,如何使更广大人民得到合理的锻炼, 没有专业指导,有设施又有多少人能合理使用呢? 5.3 发展学校体育建设4 学校体育是发展是社会体育发展的基础,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 学校体育在 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在终身体育总目标下, 实现体育目标同终身体育目标统一,才能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有机接轨,终身 体育是社会体育发展的保障, 有了观念的改变, 才能真正做到体育锻炼在基层的 发展以“ 快乐体育,健康体育 ” 为宗旨,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 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 面向全体学生, 增强学生体质, 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培养 “ 四有” 的社会主义公民, 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
探索农村中 学体育教学的规律, 研究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大面 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农村经济、 文化的发展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社会 要求,体育教学怎样适应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根据农村自 然和社会环境的特点,找出一条真正适合农村中学体育发展的新道路 5.4 体育相关产业应得到相应的发展 制定完善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一定意义上讲, 体育产业是社会公 益事业国民健康是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 全民 健康需要政府推动, 政府要重视全民体质的提高,因此体育作为公益事业, 政府 部门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如对投资和从事体育的企业给予 一定的税收优惠 如通过适当的财政税收政策, 鼓励社会投资体育健身、 娱乐和 休闲项目的经营活动, 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鼓励支持效益好的体育经营 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扩大经营规模,促进体育产业更快的发展 5.5 改变陈旧观念,提升体育人的社会地位 体育发展是强民之路, 专业的体育指导员能更好的为人民体育发展带来有效 的方法,是富国之举只有全国人民身体素质提高了,国强民富的目标便能一步一 步的实现,在原来的课上,我们体育老师就说: 他上学的时候别人问他上的是什 么专业,不都不好意思说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
现在也是一样, 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的情况?社会不重视, 政府不重视等等原因, 开始使体育教师的地位慢慢下 降 5.6 教育部与体育总局的管理职能不协调 社会体育存在与教育与体育局的夹缝中,已经生存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教育 部里,学校体育是重点,体育总局对学校体育的“关心”并不多,体育总局多以 竞技体育为主要研究方向, 在国家体育社会指导员方面, 人数总体上看是在增多, 但真正进入社会进行指导的人数是很少的,就如何解决当今存在的问题, 是完成 “十二五”规划目标急待解决的结束语国务院办公厅 1996 年 11 月 25 日转发的国家体委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县 级体育事业的意见, -- 贯彻执行《体育法》和国家、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 对体育工作的有关法规制度和方针政策,统筹规划本地区体育事业, 主管当地体 育工作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 1. 农村体育是县级体育工作的重点要把发展农村体育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开展 多种形式的农材体育活动, 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 为促进农 村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2. 抓好学校体育工作, 保障青少年和儿童健康成长; 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训 练,为社会培养体育骨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
5 3. 保障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合法权益,依法监督、建设和保护体育场地设施 4. 发展体育产业; 管理体育市场, 特别对以健身、 竞技等体育活动为内容的经营 活动,要按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加强管理 基层体育发展的今天,如何做到民真正惠,真正得到“幸福感”不是一个或 几个部门那你给够完成的, 需要真正的统筹兼顾, 紧紧围绕在以胡锦涛为领导的 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领导,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发展我过的综合国力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参考文献[1] 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J],求是 2010,04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中发〔2002〕8 号) [3] 周小山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