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学设计】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c****
  • 文档编号:208158504
  • 上传时间:2021-11-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4.9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问题; 2探索活动; 3研讨交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 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 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学生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 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 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 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 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 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 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2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 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 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器材准备】为学生准备: 3 个装水的透明杯子、 3 个小玻璃盒、 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聚焦问题1问题导入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为后续学习物质放入水中是否会发生变化做好了铺垫。

      2)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谁能说一说水有什么用处?(3)水还有一个本领,可以加很多东西进去,比如妈妈做汤时会放一些作料在水中,使汤更加鲜美类似的情况你们还见过哪些?在哪里见过?(在这里,学生可能会根据一些生活经验,提到“溶解”这个词)(4)所有的东西放入水中,都能被溶解吗?(课件展示一些生动的溶解现象)(设计意图: 从生活实际引入,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科学存在2聚焦问题如果我们把食盐、 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 水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什么变化?食盐、红糖或小石子会发生变化吗?设计意图: 教师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探查,同时,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即“它们去哪里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二、学习新课,探究发现1描述并记录现象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3 (1)师: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这三样物品,请你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课件出示三种被观察的物质)(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察物体原始特征, 为稍后对放入水中前后的对比观察做好准备在观察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科学态度同时,在交流过程中,继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3)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4)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指导要点: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 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 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 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 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 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 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分组商量实验方法但学生毕竟年龄小,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为下一步准确地进行操作打下基础同时在交流过程中, 教师需继续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5)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6)教师巡视和指导设计意图:使学生会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质充分混合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按照操作流程在一步步地进行实验,合作是否愉快, 在每一个环节是否做到仔细观察,是否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及时记录等2研讨交流,达成共识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 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询问学生哪些发生了变化、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4 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加以说明,食盐和红糖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播放课件)(2)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 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将盐、 红糖在水中的共同现象与小石子在水中的现象进行对比,明确“盐和红糖都在水中溶解了,而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从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同时,鼓励学生对现象进行解释, 指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他们研究的欲望, 发展他们的为自己观点寻找证据的能力在学生交流环节,继续强调落实说和听的习惯养成不同的学生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观点和理由,不必急于纠正他们的想法 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学习、研究,寻找能够被人信服的证据三、课堂小结、扩展延伸1通过我们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谁愿意来谈一谈?2课堂伊始,大家说俩人很多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现在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里?哪些不会溶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学到的方法试一试,下一堂课跟大家分享播放课件)设计意图: 教学首尾呼应,扩展延伸,巩固所学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0 对点精练一 精解实词含义.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 对点精练一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7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任务组三 任务四 因形悟神立象尽意精准分析概括形象.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3 课文2 劝学.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专题02 现代文阅读II(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3讲 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练习)(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2讲 文言文阅读之文化常识(练习)(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2讲鉴赏诗歌语言(讲义)(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1讲 诗歌形象类鉴赏(讲义)(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6 对点精练四 精准分析概括形象.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4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判断选择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8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任务组一 整体阅读.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1讲强化读文技能 (练习)(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3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判断信息正误.docx 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6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分析思路结构.docx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微专题之第35练.docx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微专题之第16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1 限时综合训练.docx
      猜您喜欢
      【教学设计】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与黑夜》教学设计.pdf 【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体育《沙包掷远》教学设计.pdf 【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pdf 【教学设计】山科版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趣味折纸》教学设计.pdf 【教学设计】四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秋色.pdf 【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2.pdf 【教学设计】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pdf 【教学设计】数学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与反思.pdf 【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pdf 【教学设计】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五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pdf 【教学设计】新课标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我是环保小卫士》教学设计.pdf 【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pdf 【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直线所成的角教学设计2.pdf 【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pdf 【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pdf 【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2.pdf 【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pdf 2021年儿科肺炎患儿的护理PPT课件.ppt 【教学设计】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2.pdf 【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