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编)数控车工实训指导书.docx
63页《数控车工》- - - - - - - - - 实训指导书主编 戢勇省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目 录一、实训目的..3二、实训条件..3三、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3四、实训容及时间安排..4五、实训步骤..4六、考核方式..5七、参考文献项目:数控系统的 G指令..6..5项目:数控车床操作.12项目:车削外圆、端面、台阶.15项目:圆弧车削练习.18项目:车槽与切断.20项目:车圆柱孔和沟槽22项目:车外圆锥25项目:车外三角螺纹28项目:车简单成形面..31项目:综合训练一33项目:综合训练二.36项目:综合训练三39项目:综合训练四.43项目:综合训练五.46实训报告 ...49一、实训目的(1) 使学生了解数控车床的一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数控车床( GSK980TDb型)的功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3) 掌握常用功能代码的用法4) 学会简单程序的手工编程方法5) 掌握数控加工中的编程坐标系(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之间的关系6) 学会工件装夹及对刀方法,加深理解有关刀具知识和加工工艺知识7) 接受有关的生产劳动纪律及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8) 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全部学生能达到中级车工水平。
二、实训条件1. 场地条件:教学型数控车加工实训车间2. 设备条件:教学型数控车床( 10 台)3. 工具及材料条件:⑴工副具: 装拆刀具专用扳手、 装拆工件专用扳手、 垫片若干、 铜皮若干(每组 1 套);⑵量具:千分尺、游标卡尺; 0~200游标卡尺、 0~25 千分尺、 25~50 千分尺、50~75 千分尺、 0~150 钢尺、螺纹环规( 30*2 和 24*1.5 )、螺纹塞规( 30.*2 和24*1.5 )(每组 1 套)⑶刀具: 90外圆车刀, 93偏刀, 60螺纹车刀,刀宽 3mm的切槽刀(每组 3 把),麻花钻(直径为 18),孔镗刀,螺纹车刀,沟槽刀(刀宽为 3mm)⑷材料: 45#钢Ф 30、Ф 35、Ф 40、Ф 45、Ф 50、Ф 55、Ф 60 若干)三、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1.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并熟练地操作数控车床( GSK980TD型b熟练地完成中级数控车工考证要求的有关课题),独立并2. 以教材《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入门及中级工课题进行编程与加工强化训练学生的手工编程与实际操作技能3.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训报告的撰写4. 说明因已经开设了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 课程,该课程中已讲解了数控车床手工编程的相关容,再预先给学员发下本实训指导书,让他们预习项目一的容,所有 与手工编程有关容在课外完成,有问题可以当场问指导老师。
四、实训容和时间安排五、实训步骤1. 安全教育⑴安全生产教育;⑵讲授实训的目的意义;⑶实训纪律;⑷实训要求2. 熟悉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3. 熟悉数控车床的功能和操作使用方法4. 常见简单结构编程与加工5. 零件编程与加工6. 数控车床维护与保养、加工过程中问题的处理了解一般的机床维护与保养方法7. 实训总结、写实训报告、评定实训成绩实训总结要根据时间顺序撰写,写出自己的体会成绩的评定见考核方式六、考核方式⑴考查的依据是:实训中的表现,出勤情况,对实训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工工件的质量,以及对设备工具维护的情况,实训报告的编写水平等⑵根据考勤、过程考核确定平时成绩、实训报告等三部分确定最后成绩,权重分别为 20%、70%、10%⑶成绩评定可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七、参考文献1. 伟伟 . 《数控车工实习与考级》 高等教育, 20042. 数控设备 . 《GSK980TD车b 床 CNC》使用手册1. 快速定位 G00项目一 数控系统的 G指令格式: G00 X( U) _ Z ( W) _说明: X、Z:为绝对编程时,快速定位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 U、W:为增量编程时,快速定位终点相对于起点的位移量; G00 指令刀具相对于工件以各轴预先设定的速度,从当前位置快速移动到程序段指令的定位目标点。
G00 指令中的快移速度由机床参数“快移进给速度”对各轴分别设定,不能用 F 规定G00 一般用于加工前快速定位或加工后快速退刀 快移速度可由面板上的快速修调按钮修正G00 为模态功能,可由 G01、G02、G03 或 G32 功能注销注意:在执行 G00 指令时,由于各轴以各自速度移动,不能保证各轴同时到达终点,因而联动直线轴的合成轨迹不一定是直线操作者必须格外小心,以免刀具与工件发生碰撞常见的 做法是,将 X 轴移动到安全位置,再放心地执行 G00 指令2. 线性进给 G01格式: G01 X (U) _ Z ( W) _ F_ ;说明: X 、Z:为绝对编程时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 U、W:为增量编程时终点相对 于起点的位移量; F_:合成进给速度 G01 指令刀具以联动的方式,按 F 规定的合成进给速度,从当前位置按线性路线 ( 联动直线轴的合成轨迹为直线 ) 移动到程序段指令的终点 G01 是模态代码,可由 G00 、G02、 G03 或 G32 功能注销★倒直角格式: G01 X( U) Z ( W) C ;说明:直线倒角 G01,指令刀具从 A 点到 B 点,然后到 C 点 X、Z: 为绝对编程时, 未倒角前两相邻轨迹程序段的交点 G 的坐标值; U、W:为增量编程时, G 点相对于起始直线轨迹的始点 A 点的移动距离。
C:是相邻两直线的交点 G,相对于倒角始点 B 的距离3. 圆弧进给 G02/G03格式: G02X( U) _Z( W) _I_K_F说明: G02/G03 指令刀具,按顺时针 / 逆时针进行圆弧加工圆弧插补 G02/G03 的判断, 是在加工平面, 根据其插补时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 / 逆时针来区分的 加工平面为观察者迎着 Y 轴的指向,所面对的平面G02: 顺时针圆弧插补G03: 逆时针圆弧插补X、 Z : 为绝对编程时,圆弧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U、W: 为增量编程时,圆弧终点相对于圆弧起点的位移量;I 、 K :圆心相对于圆弧起点的增加量 ( 等于圆心的坐标减去圆弧起点的坐标, 在绝对、 增量编程时都是以增量方式指定, 在直径、 半径编程时 I 都是半径值 R: 圆弧半径, F : 被编程的两个轴的合成进给速度;4. 螺纹切削 G32格式: G32 X( U) Z( W) R E P F 说明:X、 Z : 为绝对编程时,有效螺纹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U、W: 为增量编程时,有效螺纹终点相对于螺纹切削起点的位移量;F: 螺纹导程,即主轴每转一圈,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进给值;R、 E : 螺纹切削的退尾量, R 表示 Z 向退尾量; E 为 X 向退尾量, R、E 在绝对或增量编程时都是以增量方式指定, 其为正表示沿 Z 、X 正向回退, 为负表示 沿 Z 、X 负向回退。
使用 R 、 E 可免去退刀槽 R、E 可以省略,表示不用回退功能;根据螺纹标准 R 一般取0.75~1.75 倍的螺距, E 取螺纹的牙型高P:主轴基准脉冲处距离螺纹切削起始点的主轴转角使用 G32 指令能加工圆柱螺纹、锥螺纹和端面螺纹①从螺纹粗加工到精加工,主轴的转速必须保持一常数;②在没有停止主轴的情况下, 停止螺纹的切削将非常危险; 因此螺纹切削时进给保持功能无效,如果按下进给保持按键,刀具在加工完螺纹后停止运动;③在螺纹加工中不使用恒定线速度控制功能;④在螺纹加工轨迹中应设置足够的升速进刀段δ 和降速退刀段δ′,以消除伺服滞后造成的螺距误差;简单循环有三类简单循环,分别是G80:(外)径切削循环;G81:端面切削循环; G82:螺纹切削循环5 . (外)径切削循环 G90★ 圆柱面(外)径切削循环格式: G90 X Z F ;说明: X、Z: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 C 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 C 相对于循环起点 A 的有向距离, 图形中用 U 、W 表示, 其符号由轨迹 1 和 2 的方向确定该指令执行如图 3.3.15 所示 A →B→ C→ D→A 的轨迹动作。
园锥面(外)径切削循环格式: G90 X Z I F ; 说明:X、Z: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 C 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 C 相对于循环起点 A 的有向距离,图形中用 U 、W 表示I :为切削起点 B 与切削终点 C 的半径差 其符号为差的符号 ( 无论是绝对值编程还是增量值编程 ) 该指令执行如图 ( 1-2 )所示 A → B→ C→ D→ A 的轨迹动作 (2) 端面切削循环G816. 端平面切削循环 G81格式: G81 X Z F说明: X、Z: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 C 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 C 相对于循环起点 A 的有向距离, 图 形中用 U 、W 表示, 其符号由轨迹 1 和2 的方向确定该指令执行如图 ( 1-3 ) 所示 A → B→ C→ D→ A 的轨迹动作★ 园锥端面切削循环格式: G81 X Z K F ; 说明:X、Z: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 C 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 C 相对于循环起点 A 的有向距离,用 U、W 表示K:为切削起点 B 相对于切削终点 C 的 Z 向有向距离。
该指令执行如图 ( 1— 4) 所示A→ B→C→ D→ A 的轨迹动作7 . 螺纹切削循环 G92★ 直螺纹切削循环格式: G92 X (U) Z(W) R E C P F ;说明: X、Z:绝对值编程时,为螺纹终点 C 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增量值编程时,为螺纹终点 C 相对于循环起点 A 的有向距离,用 U 、 W 表示,其符号由轨迹 1 和 2 的方向确定; R, E:螺纹切削的退尾量, R、E 均为向量, R 为 Z 向回退量; E 为 X 向回退量, R、E 可以省略,表示不用回退功能;C:螺纹头数,为 0 或 1 时切削单头螺纹;P:单头螺纹切削时,为主轴基准脉冲处距离切削起始点的主轴转角 ( 缺省值为 0) ;多头螺纹切削时,为相邻螺纹头的切削起始点之间对应的主轴转角F:螺纹导程; 注意:螺纹切削循环同 G32 螺纹切削一样, 在进给保持状态下, 该循环在完成全部动作之后才停止运动格式: G92 X Z I R E C P F ; 说明:X、Z:绝对值编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