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行政管理的论文.doc
5页张成福老师的主要学术论文:张成福老师的主要学术论文: 1.公共行政的公共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7). 2.信息化风险管理:基本战略与政策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7(2). 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模式研究.电子政务,2005(24). 4.完善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思路.电子政务,2005(24). 5.高级公务人员管理制度改革问答.前线,2004(12). 6.就绪、风险和绩效评估.信息化建设,2004(8). 7.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比较与实质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5). 8.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研究与中国战略探索.探索,2004(2). 9.用科学的机制管理危机.新华文摘,2003(8). 10.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3(7). 11.重建政府与公民的信任关系——西方国家的经验.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3) 12.论政府管制以及良好政府管制的原则.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3). 13.中国电子政务的十大困境.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3(3). 14.信息时代政府治理:理解电子化政府的实质意涵.中国行政管理 2003,(1). 15.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 16.加速政府信息化需要克服哪些障碍.了望,2000(15). 17.责任政府论.新华文摘,2000(6). 18.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中国行政管理,2000(5). 19.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3). 20.责任政府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2). 21.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政府再造:基本战略的选择.教学与研究,1999(7). 22.当代西方政府再造的核心理念:企业型政府.中国改革,1998(9). 23.发展、问题与重建——论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行政科学.政治学研究,1996(1). 24.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 ─ — 兼对主流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实践的反思 .中国行政管理, 1995(5). 毛寿龙老师的主要学术论文毛寿龙老师的主要学术论文 1.“市政债券与治道变革”,《管理世界》,2005 年第 3 期,第 43-49 页。
“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研究”,(毛寿龙、李文钊)《公共治理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4 年,第 65-90 页 2.“引咎辞职、问责制与治道变革”,《浙江学刊》,2005 年第 1 期 3.“水资源的制度分析”,(毛寿龙、龚虹波)《中国水利发展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4 年,第 363-371 页 4.“三农问题背景中的村民自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西著东译与本土化研究”,《新世纪的公共管理》,中国商业出 版社,2001 年,387-408 页 6.“SARS 危机与政府治道变革”,《中国:SARS 危机与制度变革》,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3 年 7 月 7.“国家公务员制度与有效政府”,《甘肃理论学刊》,2003 年第 5 期 8.“有效政府的基本价值”,《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 期 9.“信息与政策及其制度分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 年第 1 期 10“西方公共政策的理论发展之路及其对本土化研究的启示”,《江苏社会科学》,2004 年 第 1 期。
11.“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 12.“政治发展中知识与实践的制度基础”,《天津社会科学,2003 年第 5 期 13.“现代治道与治道变革”,《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 年第 2 期 14.“公共管理与治道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 年第 1 期 15.“当代中国的利益集团”,《东瀛求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日本),1999 年 16.“公共政策的制度基础”,《中国转型期问题的政治学探索》,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年17.“寻租与政治腐败”,《北大寻思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4 月 18.“有效政府的基本逻辑”,《华人世界的现代国家结构》,商周出版社(台湾),2003 年 3 月,第 329-352 页 19.“政府与市场的均衡:试析政府规模的适当准则”,《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政府作用》,新 华出版社,2000 年,第 110-124 页 20.“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体制改革”,《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重要战略 机遇期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330-348 页。
21.“重理政府:西方行政发展的新趋向”,《政治学研究》,1997 年第 2 期 22.“看得见的手应该如何引导企业?──关于国企改革中政府行为的不同观点”,《前线》, 1996 年第 9 期 2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政府结构效率”,《行政论坛》,1997 年第 3 期 24.“中国公共管理案例案例研究与教学探析”,《行政论坛》,1998 年第 1 期 25.“公共行政的范式选择”,《行政论坛》,1999 年第 2 期 26.“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政府与市场再思考”,《行政论坛》,1999 年 5 期 27.“吾邦虽久、其思惟新”,《开放时代》,1998 年 7、8 月号 28.“治道变革:西方政府发展的新趋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 年 6 月(创刊号) 29.“弥合理论与实践鸿沟的制度基础”,《清华管理评论》,2000 年第 7 期 30.“机构升级竞赛的制度基础”,《清华管理评论》,2000 年第 8 期 31.“投资于制度选择之制度”,《清华管理评论》,2000 年第 9 期 32.“黄河断流的制度分析”,《清华管理评论》,2000 年 10 期 33.“艾滋病控制的制度分析”,《清华管理评论》,2000 年 11 期 34.“网络学术资源认可的制度分析”,《清华管理评论》,2000 年 12 期 35.“非营利组织与民主”,《公共论丛》(第二期),三联书店,1996 年 36.“民主制度的社会基础:有关中间阶层的政治社会学”,《公共论丛》(第二期),三联 书店,1996 年。
37.“迈向绿色的市场经济:对经济体制与环境保护的初步分析”,《公共论丛》(第三期), 三联书店,1997 年 38.“政府与市场:干预更多还是更少?”,《公共论丛》(第四期),三联书店,1998 年 39.“当代政治发展研究衰落探因”,《公共论丛》(第四期),三联书店,1998 年 40.“自由至上论述评”,《公共论丛》(第六期),三联书店,2000 年 41.“公共事务与制度选择”,《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与行政:北大百年校庆暨政治系建系 10 周年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42.“政府与市场的均衡:试析政府规模的适当准则”,载于《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政府作用》, 新华出版社,2000 年 1 月 43.“善待读书、读书人与《读书》”,《学术权力与民主》,鹭江出版社,2000 年 44.“公共政策的制度基础”,《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 年 1 期 45.“中国的利益集团”,《东瀛求索》,日本,1999 年 46.“21 世纪的东西方文明”,《市场经济导报》,1996 年 11 期 47.“地方政府机构应着眼于治道变革”,《中国国情与国力》,1999 年第 6 期 48.“政府上网与政务公开”,《中国国情与国力》,2000 年 12 期。
49.“法治政府面临挑战”,《中国国情与国力》,1999 年第 2 期 50.“稳定发展的制度平台”,《重庆行政》,1999 年第 4 期 51.“物业管理凭什么垄断?”《视点》,2001 年第 4 期 孙柏瑛老师的主要学术论文:孙柏瑛老师的主要学术论文: 1.我国城市治理结构重构的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7 年 7 期 2.政府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时代,《探索》,2006 年 5 期 3.公民参与:社会文明的标志,《城市管理》,2006 年 3 期 4.地方公共事务的网络治理模式:中国区域合作治理,《浙江大学地方治理国际会议论文 集》,2005 年 11 月 5.社区公民参与形式的类型及其适用性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 年 4 期 6.当代地方治理:构建公民参与与自主管理的制度平台,《教学与研究》,2003 年 11 期 7.当代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兴起与发展,《中国行政管理》,2003 年 4 期 8.新政治经济学与公共行政发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 年 3 期 9.政治过程中的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2 年 6 月创刊号 10.中国政府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2 年 4 期 11.当代政府治理变革中的制度设计与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 年 1 期 12.社区公民参与:任重道远,《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 年 5 期 13.公共性:国家财政活动的价值基础,《中国行政管理》,2001 年 2 期 14.香港营运基金改革:公共部门改革的一种选择,《新视野》,1999 年 5 期 15.香港公营部门改革,《中国行政管理》,1998 年 9 期 16.公共行政的职业化倾向,《重庆行政》,1998 年 10 期 17.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价值取向,《干部与人事》,1996 年 3 期 18.公共行政的新思维,《国外社会科学》,1995 年 5 期 魏娜老师的主要学术论文:魏娜老师的主要学术论文: 1.《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 2.《转型时期我国行政领导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行政管理》 2001,7 期 3.《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其理性思考》; 《新视野》 2002,3 期 4.《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 年,1 期 5. 《官僚制精神与转型时期我国组织模式的塑造》 6. 《官僚制精神与转型时期我国组织模式的塑造》 7.《公民参与下的民主行政》;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01,3 期 8.《官僚制的保守性及其创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2,2 期 9.. 《城乡结合部公共物品提供机制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4 年,3 期 10. 《公民参与视角西的城市治理机制研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6,7 期 11.《 社区慈善与社区精神》《 中国社会报 》2006 年 3 月 10 日 12.《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中国社会报》 2004 年 11 月 15 日。
13.《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人民论坛》 2006 年第九期 14.《加强社区建设与完善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报告 2006》 15.《快速转型时期的城市社区建设与社会矛盾》 16. 城市化过程中的公共物品提供机制研究》《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刘熙瑞老师的主要学术论文:刘熙瑞老师的主要学术论文:1 、《行政的概念与行政学的学科体系》 3 、《关于大政府与小政府的争论》 4 、《政府职能论》、《政府职能再论》 5 、《最好的政府是小政府还是大政府》 6 、《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历史发展看第一生产力的演变趋势》 7 、《行政管理应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8 、《国外的经验教训与我国政府职能的调整方向》 9 、《我国政府职能合理调整与配置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10 、《对我国行政学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11 、《我国行政学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 12 、《落实人民公认思想,完善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