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中专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123单元.doc
12页1、我的母亲老舍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 ,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名人对母爱的描绘: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二、课文探究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 《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 、 《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四、重点研习1、第 12 节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明确:(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2)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3)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2、第 13 节具体从哪三件事来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明确:(1)写母亲筹备“巨款” ,送“我”上学。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五、鉴赏语言特色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上文提到的“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 “挣扎” “咬”“扶” “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而“去吧,小子!”这句话中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潜台词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这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3、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再如“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 ”六、总结在这篇散文里老舍是从母亲的身世谈起的这样追本溯源,使文章富于情节的发展变化,虽是散文笔法,却像小说一样能引人入胜八、亲情作业1、体验母爱,体验亲恩明确: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看着母亲日渐衰老的面容,当我们喝着母亲为我们煲好的汤,当我们听着母亲日复一日的唠叨,我们是不是能感觉到她们的心、她们的爱?大音希声,至爱寡言,也许我们的母亲并没有把爱字挂在嘴边,可是她们深沉的爱,我们依然可以那么清晰的感觉到。
母爱是水,是沉默不语的水,可是却包含着多少涌动的心血2、好雪片片林清玄教学目标◇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领悟“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教学重点◇把我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着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教学难点◇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爱的国度里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在爱的世界里,我们不仅会收获许多感动,也学会了感动别人林清玄先生在他的散文集中有一段充满哲理的语言:“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赏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手握象牙球,只要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够了,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 ”今天我们就从林清玄先生的《好雪片片》中去体味人世间“最明净的善意” 二、走近作者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1953 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 《工商时报》经济记者、 《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检查字词燠(yù)热 污秽(huì) 笨拙(zhuō) 家当(dàng) 奖券(quàn)2.快速阅读,理清思路,然后回答:你觉得文中的“我”和流浪老人是怎样的人,谈谈你的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四、品读课文(一)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他的美好心灵1.浏览课文第一部分1)找出文中描写流浪老人外形和生活情形的关键语句①即使在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②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水桶③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⑤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一站,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⑥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⑦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2)这部分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来对流浪老人进行描写?突出了流浪老人形象的什么特点?明确: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突出了流浪老人的贫穷、孤苦、笨拙(3)作者渲染流浪老人的形象特点有何用意?明确:文章欲扬先抑,渲染流浪老人的贫穷、孤苦、笨拙的形象,与后文老人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质构成鲜明的对比,彰显了无处不在的美好人性。
2.欣赏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本部分写了两件有关流浪老人的事情,是哪两件?明确:一件是“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一件是老人为“我”扣扣子的事2)写“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明确:动作描写、语言描写(3)找出这部分中描写老人动作、语言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明确:动作描写:①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②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③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明确:语言描写:④“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明确:崭新、美艳的红色塑胶套与肮脏的衣服、奖券形成鲜明的对比;动作的缓慢、笨拙、艰困和态度的小心、慎重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中突显了流浪老人内心的美好、对善良的坚持(4)写“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重在写流浪老人的动作,写老人为“我”扣扣子的事又重在写什么呢?明确:重在写“我”的感受5) “我”的感受是什么?这对表现流浪老人有何作用?①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
②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通过写“我”的感受,表现了老人“明净的善意”给人带来的温暖二)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我”的心灵世界,体会“我”的善良和“我”对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的敏锐感知,从而学会怎样体察他人的善意、怎样善待他人?1. “我”和其他人对老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2. “我”对老人除了同情,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情感?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①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②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③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④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⑤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我”敏锐的感受着老人带来的“温暖四处流动着” ,感动着流浪老人“明净的善意” ,从老人那里感悟到“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在这些感受、感动、感悟里, “我”从同情老人的处境到感动于老人的善良与真诚的关怀,到尊重老人、和老人建立起了特殊的友谊3.说说“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确:是一个善良并对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有着敏锐的感知力的人三)结合课文第三部分,理解文章主旨1.如何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明确:唐代的庞居士对禅有精深的理解,他是药山惟俨大师的弟子一次,他到药山那里求法,告别药山,药山命门下十多个禅客相送庞居士和众人边说边笑,走到门口,推开大门,但见得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乾坤正在一片混莽之中众人都很喜欢庞居士指着空中的雪片,不由得发出感慨:“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有一个禅客问道:“那落在什么地方?”被庞居士打了一掌2.文章以“好雪片片”为题,又以“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收束全文,你觉得有什么好处?起到点题的作用。
作者把老人的美好心灵,看作是“灌溉了我们的心田”的“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 美,存在于作者和读者的心头,恰似好雪滋润大地,心灵之美滋润心田,使文章增添浓浓的诗意四)小结五、布置作业思考本文的主旨,回答课后第一题第二课时一、 导入“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如雪般晶莹剔透的善意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应像作者笔下的那位流浪老人,让心灵的“好雪”当下即下二、重点研读1.本文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现深邃的意境的?明确:要了解散文中事理与作者感情的关系参考答案:作者借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的形象,表达“不管外表是怎样的污秽” ,只要内心有“明净的善意” ,那善意就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来的中心2.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明确:中国散文的传统是“卒章显志” ,要重视研读结尾帮助把握全文的主旨参考答案:全文的主旨句是文章的最后一句“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是,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3.本文的语言朴素自然,字里行间渗透深情,作者在文中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明确:注重从文章的词句中发现特点参考答案:(1)先抑后扬的手法 (2)善于用细节去刻画人物的形象。
(3)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四、课后作业1.通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作一篇读后随感2.阅读林清玄的其他散文,感受他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表现出感人的力量的特点3、卖白菜【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哲理深意;2.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3.领悟“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4.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著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写作思路;2.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著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教学难点】1.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2.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巧妙构思,深邃寓意;2.以讨论为载体,学生开展探究,主动思索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和善是一种爱,它如江南三月的小雨,润绿了荒芜的原野;宽容也是一种爱,它像北国九月的冬阳,温暖着冰冷的心房。
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走在爱的世界里,我们不仅会收获许多感动,也学会了感动别人今天我们就从林清玄先生的《好雪片片》中去用心感受人世间“最明净的善意” 二、字词检查燠(yù)热 污秽(huì) 笨拙(zhuō) 家当(dàng) 奖券(quàn)采用抢答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