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方案】XX项目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
36页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2第二章 编写依据 2第三章 施工部署 3第四章 施工目标 6第五章 基坑支护系统设计 6第六章 施工内容与主要项目施工工艺及其技术措施 9第七章 基坑信息量化管理 25第八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27第九章 施工管理及劳动力组织 28第十章 施工设备安排 31第十一章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32第十二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5附: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拟建工程由广州新翊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建筑小区,位于广州珠江新城的东南端,即花城大道、临江大道、海风及海清路之间地块,并紧靠临江大道.用地面积约83850m²。
建筑小区设一层地下室,上部11~26层,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建筑类别为一类地下室基坑非规则布置,要求开挖深度约为55米,基坑周长约为830米.拟建物周边环境较复杂,地上道路、民房、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等.为确保地下室施工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本基坑采用二级支护二、 与基坑开挖及支护有关的地层地质情况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据钻探揭露,场地岩土层按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划分:1、人工填土层(Qm1)2、第四系冲积层(Qa1)3、残积层(Qe1)4、白垩系上统三组水基岩(K2s),详见《广州珠江新城L8、L13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三、 基坑支护型式选取及地下处理根据拟建工程的基坑支护设计,本基坑支护采用搅拌桩止水帷幕+钻孔灌注排桩+锚喷支护相结合,并在钻孔灌注桩加冠梁和锚索支护方案剖面详见设计图第二章 编写依据(1)、《广州珠江新城L8、L13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凯旋新世界L13区项目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图纸》;(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设部,1999年;(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5)、《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JB02-98),广东省,1998;(6)、《土层锚杆设计及施工规范》(CECS22:90);(7)、《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JGJ-20—99);(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46-92);(9)、《基坑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
10)、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第三章 施工部置一、 施工准备工作(一) 技术准备1.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进行图纸自审,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标准,熟悉技术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写出自审图纸的记录,并提前交给建设单位、以便进行图纸会审工作.2. 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经参加单位会签、盖章后,成为与设计文件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依据3. 对拟建工程进行实地勘测和调查,对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进行调查分析,以使综合组织过程的均衡施工和制定季节性施工的措施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二) 物资条件准备1. 建筑材料的准备(1) 根据施工预算进行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照材料的名称、规格、使用进度、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为组织备料、供料、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和组织运趱提供依据2) 根据材料采(订)购计划,做好材料的采购订货工作,签定供应协约(合同),使计划得到落实。
3) 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做好保管工作,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取样、送检工作.2. 构(配)件、制品的加工准备根据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加工方案和供应渠道,编制其需用量计划.组织构(配)件按计划进场,进场后在指定的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或堆放3. 施工机械、机具、准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和数量以及施工进度的安排,编制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组织按计划如期进场三) 劳动力组织准备(1) 根据确定的施工组织机构和配备的管理技术人员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层,从公司中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项目的施工2) 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进度计划要求,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对工人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安排好职工的生活四) 施工现场准备1. 建筑物控制网的测定,建立控制基准点.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及给定的永久经纬坐标控制网和水准控制基桩,按一定的距离布点,进行施工测量,组成测量控制网,设永久的坐标桩和水平基准点桩,并设置保护措施,以防破坏,利用测量控制网控制和校正建筑的轴线、标高2. 现场平整:清除地面以上的障碍物,平整施工用地,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
3. 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接通供水、供电线路4. 安装、调试施工机具按照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进场并按指定地点放置,对于固定的机具进行就位、搭棚、接电源、保养和调试等到工作,对所有施工机具都必须在开工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二、 施工管理机构的设置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部,按项目法组织施工.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设施工组、质安组、技术组、材料组、预(结)算组、机械水电组和后勤组构成,各分项工程由专项施工员组织施工,具体指挥各专业工班组进行施工.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技术员一名、施工员三名,质安员两名,以及若干管理职能岗位项目经理部实行层级管理,定人定岗位职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责任到人现场施工管理机构见项目经理部架构图三、 流水段的划分1. 支护工程:土方的挖运及基坑施工场地平整.场地平整、搅拌桩、钻孔桩、压顶梁及锚索、喷锚支护(与土方施工交叉作业)四、 其他临设布置根据施工具体情况,本工程现场设置项目经理办公室,根据工程需要设置水泵房、电房等生产用房生活区设置工人宿舍、娱乐室、厨房、厕所、浴室等为加强文明施工管理,作业场地地面硬化项目经理部组织架构图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后 勤 组机 械 水 电 组预 结 算 组材 料 组技 术 组质 安 组施 工 组第四章 施工目标1. 工程质量目标: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施工规范施工,确保达到优良等级。
2. 安全施工目标:采取有效安全措施,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轻伤事故不超过13. 施工工期目标:总工期76个日历天,其中:地面施工36天4. 文明施工目标:确保达到文明施工工地,争创广州市文明施工样板工地第五章 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设计要求一、 深层搅拌桩1) 沿场区四周布设紧密搭接的单排深层搅拌桩,其中场区外周边(除幼儿园用地凹进部分)布设的搅拌桩须紧靠钻孔灌注桩间外侧布置以达到止水效果;2) 搅拌桩单排咬合型,除北侧中部(即幼儿园用地凹进部分的三面)平均桩长为9m外,其它部位平均桩长为10.0m,保证穿过透水层或软弱土层不少于1000mm;3) 深层搅拌桩的直径为Φ550mm,搅拌桩搭接宽度为150mm,桩间距为400mm;4) 搅拌桩水灰比宜控制在(0.5~0.6):1,喷浆压力为05~0.7Mpa,提升速度不大于1.0m/min桩机垂直度偏差不在大于10%,桩位偏差不大于10mm,桩与桩搭接时间间隔不应大于24小时,如果间隔太长,搭接质量无保证时,应采取局部补桩等措施;5) 水泥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根据施工情况确定添加化学外加剂以改善流变性能搅拌桩水泥土抗压强度为qu≥0.5Mpa时方可进行基坑开挖;6) 深层搅拌桩底部如果由于地质条件影响不能施工时,其下部以旋喷桩进行搭接,搅拌桩水泥掺入比12~15%.二、 钻孔灌注桩(1) 沿场区外周边(除幼儿园用地凹进部分)布设排桩的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直径为Φ600mm,桩心间距为1200mm。
支护桩长度约为100m,桩端嵌入深度约45m;支护嵌入土层深度可按现场实际情况而确定;(2) 成孔时,孔口宜采用钢板护筒,护筒中心与桩中心偏差于不得大于50mm,护筒埋设深度不少于15m,并保证桩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浇注砼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少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灌注第一斗砼时,导管下端离孔底宜控制在300mm左右,且第一斗砼用量须使投入后进入长度达80cm以上,在以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不宜少于2m,并保证砼浇注时的连续性.(3) 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纵向主筋接头采用单面焊,其焊接长度为10d,但同一截面内纵筋接头面积不得超过50%;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应采用焊接4) 桩顶浮浆凿除清理干净,纵筋伸入冠梁应符合设计要求三、 锚管1、 锚管沿基坑垂直方向布设4排,水平间距为1.4m,垂直间距为12m,设计孔径100mm,使用高频振动打入式,杆体为Φ48×3钢管2、 杆体入土端1/3杆长范围内设注浆孔,孔径为10mm,侧刺全长呈螺旋状设置,间距50cm3、 锚管浆体采用纯水泥浆灌注,水泥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1:2,注浆压力为0。
5~10MPa,锚管每米注浆量不宜少于0.01m3.4、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地质情况与原地质报告不符,必须及时通知设计人员,以便修改设计,保证施工安全5、 开工前,要仔细测量地下管线与基坑边线的距离,调整好锚管施工角度,以免锚管施工时对周边管线造成影响6、 锚管及锚喷面固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开挖下一层四、 预应锚索(1) 锚索沿冠梁布设一道,锚索采用钢绞线Фs152,锚索成孔按设计要求以Φ130mm口径钻至终孔,钻孔角度为:30°,孔深按设计要求;(2) 钢绞线使用前应除油污、除锈、并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下料时须考虑施工操作段;(3) 钢绞线应平直排列,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15m设置一个隔离对中架,杆体的保护层不小于2.0cm,杆体自由段外套波纹管,两端用铅丝绑牢密封,锚杆穿过钢筋砼冠梁处用Φ150PVC管预埋;(4) 注浆材料采用M30水泥浆,采用二次注浆工艺,第一次注浆自孔底上行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为05MPa,二次注浆压力宜为15Mpa,第二次注浆须等一次注浆浆液初凝后终凝前进行,浆液硬化后不能充满锚固体时,应进行补浆,注浆充盈系数不小于1:1;(5) 锚杆张拉与锁定:A、 压顶圈梁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在80%后方可进行锚索张拉;B、 锚索张拉前,应该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C、 注浆后14天,锚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