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最新三年级上学期《论语》国学教案.pdf

24页
  • 卖家[上传人]:科***
  • 文档编号:315588196
  • 上传时间:2022-06-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2.02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 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语感,体会孔子对“礼”的态度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简单理解词句的意思,熟悉孔子对于“礼”的态度3、简单了解古代射礼及其表现君子风范的裨,并能说出身边、学校、家庭生活中的几种礼二、教学重难点: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2、感受文言文的语感,认识礼的重要性三、教法学法: 朗读法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经典引入:教师讲古代射礼的故事二)范读,带读礼: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四)朗读1、分组读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24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五)练习实践文后“神奇汉字”、 “日积月累”、说一说”2、 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对“乐”的评价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孔子对韶武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

      3、能举出生活中与乐相关的例子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孔子对音乐的态度2、能说出孔子对韶武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三、教法学法: 朗读法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24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一)经典引入:教师讲韶与武的故事二)范读,带读乐: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四)朗读1、分组读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五)练习实践文后“神奇汉字”、 “日积月累”、说一说”3、 为政以德教学设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24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诵读加强对“为政以德”的理解。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了解孔子对于“德” “礼” “刑”在为政中作用的看法3、知道北辰就是北极星,能举出至少一个以德治国的君主的例子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孔子对于“德”“礼” “刑”在为政中作用的看法2、过反复诵读加强对“为政以德”的理解三、教法学法: 朗读法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辅助模块“北辰”知识的讲解,引入对第一则的讲解二)识字诵读,带读为政以德: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四)朗读1、分组读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24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五)练习实践文后“神奇汉字”、 “日积月累”、说一说”4、 为政之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的为政主张。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举出几个孔子为政的主张,理解“欲速则不达” “身正,不令而行”包含的道理3、知道“千乘之国”的意思二、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感受孔子的为政主张2、简单了解孔子为政的主张、掌握文中出现的成语三、教法学法: 朗读法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24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通过辅助模块“日积月累”中讲解的“千乘之国”的文化知识的讲解,引入对第一则的讲解二)识字诵读,带读为政之法: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四)朗读1、分组读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五)练习实践文后“神奇汉字”、 “日积月累”、说一说”5、 圣人之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24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孔子对圣王的赞扬和推崇。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知道尧舜禹的故事和孔子对他们的评价3、能简单讲解禅让制二、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圣人功德2、了解孔子对古代圣王的态度,知道尧舜禹的故事三、教法学法: 朗读法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新课:通过辅助模块“日积月累”中讲解的禅让的故事讲解引出课文二)识字诵读,带读圣人之治: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三)内容感悟1. 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 学生一起说文意四)朗读1、分组读;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五)练习实践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24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文后“神奇汉字”、 “日积月累”、说一说”6、论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孔子对诗的态度,并背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两句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诗经的内容物质和学习意义。

      3、初步了解诗三百相关知识二、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通过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了解诗经的相关常识,知道学习诗经的意义三、教法学法: 朗读法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新课:利用“日积月累”部分“诗三百”的知识作为课文的导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24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二)识字诵读,带读论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三)内容感悟1. 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 学生一起说文意四)朗读1、分组读;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五)练习实践文后“神奇汉字”、 “日积月累”、说一说”7、 子以四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育读中感受文言文简洁、精当的特征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孔子提倡的几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24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学习内容。

      3、对古代“六艺”有初步认识,能说出“功亏一篑”的意思二、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通过诵读体会孔子的教学特征2、了解孔子要求弟子学习的内容,熟悉“六艺”知识三、教法学法: 朗读法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新课:利用“日积月累”部分“六艺”的知识作为课文的导入二)识字诵读,带读子以四教: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四)朗读1、分组读;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五)练习实践文后“神奇汉字”、 “日积月累”、说一说”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24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8、 学而不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悟孔子对于学的态度,并背诵课后古诗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几种孔子提倡的学习态度,指出这些内容对自己的启发。

      3、能简单讲出孔子学琴的故事二、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课文语言的朴素、言近旨远的特征2、体悟孔子对于学的态度,并背诵课后古诗三、教法学法: 朗读法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学习的态度,然后开始讲解孔子对学习的态度,引出新课二)识字诵读,带读学而不厌: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24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三)内容感悟1. 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 学生一起说文意四)朗读1、分组读;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五)练习实践文后“神奇汉字”、 “日积月累”、说一说”9、 学而时习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悟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背诵课文后的古诗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学习与思考、学习与温习之间的关系。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24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能简单讲述“推敲”的故事二、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语感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对自己有用的学习方法三、教法学法: 朗读法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新课:用奥运会开幕式“有朋自远方来”的歌舞视频引出新课二)识字诵读,带读学而时习之: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三)内容感悟1. 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 学生一起说文意四)朗读1、分组读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五)练习实践文后“神奇汉字”、 “日积月累”、说一说”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3 页,共 24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0、 有教无类教学设计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5.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数学试题.docx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1.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5.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docx 2.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12月)数学试题.docx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高中政治试题.docx 3.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数学试题.docx 12.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docx 天津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docx 4.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诊断数学试卷.docx 4.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3.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9.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期末数学试题.docx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9.重庆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4.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检测数学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