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概念.docx
25页河南省泊安机械设备有限公培训资料2016年8月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概念第一章 总述1.1 名词解释1.1.1 停车场 按有关规定设置的供车辆停放的各种类型的停车场所,包括路外平面停车场、 立体停车库及路内停车场等这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对车场的定义,与国 外有些国家对停车场的定义不同1.1.2 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利用机械来存取停放车辆的整个停车设施叫做机械式停车库,以立体化存放 的机械式停车库叫做机械式立体停车库一般情况下,作为停车库,除了机械式停 车设备外,还应包括有关的车道、出入口前的空地、管理办公室以及通风设备、照 明设备、报警设备、电源设备、排水设备、消防设备、出入口控制设备、收费设施 等辅助设备1.1.3 机械式停车设备 用来存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叫做机械式停车设备它是一种集机、 电、液、仪一体化的成套设备1.1.4 车位在机械式停车设备中用来停放车辆的各具体位置1.1.5 搬运器在机械式停车设备中,用来运送车辆使之打到指定车位的装置或机具1.1.6 水平会转台 在机械式停车设备中,可将车辆水平回转一定角度以改变车辆方向的机械装 置1.1.7 存容量一套机械式停车设备能同时存容的车辆数。
1.1.8 单车最大进(出)时间 指从给出一个进车(或出车)指令开始,将车停放到该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最不利位置(或将车辆从最不利位置取出),直至该停车设备能进行下一个进车(或出车)指令为止所需的时间(不包括辅助时间)1.1.9 满负荷运行时全部车辆入库时间即从存车库处于空载状态开始,以连续入库的方式工作,直到存车库达到满 库状态为止所需要的时间1.1.10 满负荷运行时全部车辆的出库时间 在停车库的出入口处于不存在交通堵塞的情况下,即从存车库处于满库状态 开始,以随意的连续出库的方式工作,直到存车库达到空库状态为止所需要的时间1.2 不同停车方式及其优缺点比较1.2.1 不同停车方式以目前的停车状态区分,基本可分为自走式停车方式和机械式停车方式两种 自走式停车方式:自走式停车方式包括平面自走式和立体自走式平面自走式 停车就是驾驶员将汽车直接驶入(出)平面停车泊位的方式,包括路边停车、地下 停车场平面停车和地上停车场平面停车等立体自走式停车方式就是驾驶员通过多 层停车空间之间的倾斜车道,将汽车开到立体化的停车楼或停车平台上停车的方 式,包括钢筋水泥建筑的自走式停车楼和全钢结构的自走式停车平台两种型式。
机械式停车方式:机械式停车方式中,包括机械式平面停车和立体两种机 械式平面停车主要是为充分利用土地面积而减少车道,采用机械设备将汽车在平面 上摆置存放的方式机械式立体停车就是用机械设备将汽车存放到立体化的停车车 位中或从停车位取出的方式机械式停车设备的类型很多,可适用于多种地形条件1.2.2 不同停车方式的优缺点 自走式停车方式的优点是停车方便,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一般设计中可按轿 车平均每个车位占地22 计算这一计算面积包括2.5MX6M的停车面积加上停 车所需的车路面积,但目前一般按25 m2计算自走式立体停车的优点相对于单层平面停车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增加了停车 数量机械式停车方式的优点是减少了车道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管理方便 尤其是机械式立体停车具有较多的优点,主要有:•节省占地面积,充分利用空间一般来说,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占地面约为平面停车场的 2/1---1/2.5,空间利用率比较建筑自走式停车库提高了 75%.•相对造价低机械式停车设备每个泊位投资约 2 万---10 万元,而建筑自走式 停 车库每个泊位的造价约为 15 万元以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靠、安全、存取车快捷。
一般一次存(取)车时间不超过 120S•减少了因路边停车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增加了汽车的防盗性和防护性•改善了市容环境机械式立体停车方式是全自动化的停车方式,是今后停车改革的主要方向尤 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采用机械式立体停车方式,显得尤为必要但设备制造、 安装、运行要求较高,设备的运行保养费用、故障率比平面停车和自走式立体停车 高1.3 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发展状况1.3.1 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出现停车问题是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静态交通问题静态交通是相对于动态交通而存 在的交通形态,二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对城市中的车辆来说,行驶时为动态, 停放时为静态停车设施是城市静态交通的主要内容随着城市中各种车辆的增多, 对停车设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两者之间失去平衡,停车设施难以满足车 辆增长对停车空间的需求,就会出现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最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平均在 10%--15%,而城市道路平均增 长速度只有2%---3%,特别是大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和交通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交通 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如北京市,在20世纪90年代,小汽车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 30%左右,尤其是私人轿车增长更快, 1990-1995年年递增长率达到100%,但城市 道路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2%,道路面积增长率为3.7%。
在国际上一般认为城市道 路面积率(城市道路面积与城市总面积之比)应当在25%为宜目前美国华盛顿市 为43%,纽约为35%,英国伦敦市为23%,日本东京为13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日 益剧增,很多大城市不仅出现了道路上动态交通的严重堵塞,而且占用道路停车和 占用居住区绿地停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交通的拥挤,破坏了城 市的居住环境现在城市的停车难、乱停车的状况日益严重,已经影响到投资环境 和城市的形象,引起了各方人士的普遍关注从总体上看,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出现 主要表现在停车需求与停车空间不足的矛盾、停车空间扩展与城市用地不足的矛盾 上.城市中各种车辆在数量上增长和品种上的增多,反映了城市的反展和进步, 汽车的出现和迅速普及,使城市在 20 世界发生了不同于过去几百年的根本性变化 汽车发明与1883 年,100 年后的 1985年,全世界已有各种汽车4.6 亿辆,平均每 11人 1辆,其中私人轿车 3.6 亿辆,占总数的 78%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比发达国 家滞后,汽车的使用也不及发达国家普遍但近几十年来发展迅猛从2000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到黄金10年汽车保有量从1600万辆攀 升到1亿多辆。
截止2013年末,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3741万辆,私人 轿车保有量也已突破641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拿河南省为例, 近10年间,全省小汽车增加了 800多万辆截至目前,河南省省机动车保有量达 1870多万台,居全国第三,具有机动车驾驶证的人达I960万人,居全国第四 省会郑州的机动车增长速度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一直领先,从2005年年初到2014 年年底,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从76万辆增至278万余辆,10年增长了 200余万辆 截止到2015年4月份郑州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92万辆,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名 列第一,与广州等一线城市持平,超过了西安、武汉、合肥等周边省会城市从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律来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是轿车进入家庭的 起跑线,达到3000美元时,轿车将大规模进入家庭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013年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6000美元,到了轿车进入家庭的 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汽车市场由小变大,2010 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比原先普遍预测的 2015 年提早了整整5 年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 平均值约140 辆,中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大约为 90 辆左右,而美国千人汽车保 有量为800多辆,欧洲为600多辆,日本和俄罗斯为200多辆。
因此,中国千人汽 车保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更远远低于欧美日发达国家的汽车现 代化水平城市车辆的增多,如果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并且没有超过城市空 间理论容量所能容纳的限度,即属正常现象,而由此直接导致的停车空间需求量的 增长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研究两者的关系时,应考虑到三种情况,第一是车辆 的停放时间一般比行驶时间长的多,除了公交车以外,一般情况下,汽车行驶时间 只占 10%,有 90%的时间都处于停泊状态第二个情况是无论采取何种停放方式,都需要利用一定的空间,即停车车位 和进出车通道所需要的空间,这个空间的面积比车辆本身的水平投影面积大2---3 倍第三是每辆车需要的停放空间不止一处,因为除车辆的所有者需要一定的停 车空间外,在其驾车出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停放,而且不止一处,前者为专用停车, 后者为共用停车(或称社会停车)以上三种情况的综合表现就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不 断增加,城市停车设施的增长往往落后于车辆的增长,导致城市停车问题的解决经 常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当城市中汽车还不太多时,道路相对比较宽裕,在路边停车既简单方便,也不 影响交通但当车辆多到一定程度时,原有道路供车辆行驶已不敷使用,若一部分 道路面积被停放的车辆占用,则动态交通状况更为恶化。
目前我国很多大、中城市 都出现了这种情况如 1997 年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曾对全国 15 个城市停 车状况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15 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之比为 4.84: 1,也就是说,停车位的满足率只达到 20%,其中深圳市为 28%,哈尔滨为 8%,广 州市为 7.8%,南宁市为 3.6%,杭州市为 3.2%,由于停车位的严重不足,迫使机动 车非法停放,占道停放,如北京市为 70%,南京市为 67%,上海市为 64%、天津市 为 60%、广州市为40%, 而美国占道路停车面为 16%,香港为 17%改革开放以来, 很多大城市高楼大厦、居民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可是商业大厦、高级写字 楼和居民小区设有停车场的却很少,有的名义上有停车场,实际上也是楼前便道上 那一点点地方,停不下几十辆车;有的商业大厦即便设有地下停车场,也被出租改 为它用了这些情况说明,在城市车辆增长过程中,如果城市停车空间的扩大不能 满足停车需求的提升,必然出现城市停车困难的现象,这是造成城市停车难问题的 主要原因8月13日,郑州市刚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市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其中说明:按照相关城市规划要求计算,郑州市中心城区 应该有169・4万停车位,除去现有的50多万个和开发项目配建的98.9万个,大约 还需要建设公共泊位20・5万个。
1.3.2 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发展概括城市停车不但要占用相当规模的土地和空间,而且停车空间的分布和集中程度 与城市土地级差收益的等级划分情况是一致的,这就是说,城市中土地价值最高的 地区,也正是停车需求量最高的地区,因而使停车空间的扩展相当困难,需要付出 很高的代价、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应用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解 决停车难问题,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采取的措施有所不同但立体化停车是各个国 家都很积极采取的措施,尤其是全自动化的机械式停车库,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得 到了快速的发展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应用已有近 40 年的历史了发展较早、较好的有日本、韩 国、德国等在亚洲,机械式停车设备采用较早、应用较普遍的是日本、韩国和我 国台湾省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发并使用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的机械式停车设 备当时日本全国汽车保有量约为500 万辆,采用的大多是垂直循环式停车设备 80 年代开始向韩国、中国和我国台湾省出口产品和技术 90 年代初,其汽车保有 量达到 6200 万辆,机械式停车设备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年递增率达到 30%以上, 品种也从单一的垂直循环式发展为多种形式,至今已开发生产出九大类近百个品 种,还包括停放自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