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6受力分析-力的平衡-初高中.docx
6页专题6受力分析研究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 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 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 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 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把研究对象从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先已知力,再重力;再弹力;然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 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最后其它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3. 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 现重复二、典型例题1. 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2了雀万F’张丙下壽正汞丰面上的物体(3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1 )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球(5)随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6 )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运 动的物体F>G2. 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1 )沿斜面下滚的小球, 接触面不光滑.(4)在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各接触而均光注的物块A(6)沿传送带匀速上滑(3)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球三、练习一1.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B进行受力分析,在下列情况下接触面均不光滑.(5)(1 ) A静止在竖直墙面上(2) A沿竖直墙面下滑(4 )静止在竖直墙面 上的物体A在推力作用卞沿竖直墙面下滑的物体A(6)向上爬杆的运动员(7)光滑小球(8)静止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B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1 ) A、B同时同速向右行AB⑸均静止(2 ) A、B同时同速向右行⑻A、B、相同且静止二二三二二A二一h二!}二(10)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9) A、B、C相同且静止ABC二三三三(11 )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3.分析下列物体所受的力(竖直面光滑,水平面粗糙)il-4、分析各物体的受力情况C1)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物体(2)随传送带一起由静止向右加速起动物体 n⑹A球静止且各接触面光滑(8)静止的球C9)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分析人和木块的受力(10)、如图所示,分析电梯上的人受力。
~四、练习二1.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加, 且M、〃相对静止,小车后来受力个数为()A. 3 B. 4 C. 5 D. 62.如图2-2-21所示,在固定的斜面上叠放/、B两物体,若在B物体上加一水平向右的 推力F(F#0),两物体均静止,则B物体受力的个数为()A. 一定是6个 B.可能是4个C.可能是5个 D.可能是6个3.如图所示,A, 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4、B的质量分别均为"严10kg, mB=2Q kg, A, 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轻绳一端系住物 体厶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匀速向右 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的大小,并画出A, B的受力分析图.(4Xg=10m/s2, sin 37 =0.6, cos 37=0.8)4.如图,A、B两物体质量相等,B用细绳拉着,绳与倾角0的斜面平行A与B, 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若A沿斜面匀速下滑,求动摩擦因数的值7)放在斜面上相对斜面静止和向上运动、向下运动的物块1、B 2、CD 3、解析:A. B的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对力应用平衡条件Tsin 37。
殆=“皿1 ①Tcos 37+FN!=mAg@m^g联立①、②两式可得:/Ni=^^=60NFfi=juFNi=3Q N对B用平衡条件F=77i+殆=77i+“FN2=〃+“0Ni+wg)=277i+“wg=16ON 答案:160 N图见解析4、[解]取A为研究对象,画出A受力如图2,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据物体平衡条件Fx=mgsin 9 -fi-f2=0 (1)Fy=N1-NB-mgcos 0 =0 (2)其中 fj= u Nj (3)f2=uNB (4)由 B 受力知 NB=mgcos 0 (5)U =业联立上面式(1) (2) (3) (4) (5)得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