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原则.docx
5页勘查工程间距确定的原则勘查工程间距确定的原则5.2.1 根据勘查类型和勘查阶段选取相应的勘查工程间距5.2.2 详查阶段的工程间距,是矿床勘查的基本工程间距勘探 阶段的工程间距,原则上在基本工程间距的基础上加密预查和普查 阶段,因工程数量稀少,其工程间距不做具体要求,但应充分考虑与 后续工程衔接5.2.3 第III勘查类型勘探阶段的工程间距,是矿床勘查工程的最 密间距一些规模小、形态和组分变化都很大的矿床,按此工程间距 仍难获得理想勘查效果时,应及时转为“边采边探”方式,在采掘过 程中再对矿床产出的地质特征作进一步调查5.2.4 当矿体在走向上的变化比倾向上大时,工程可布置成短边 在矿体走向上的长方形网度5.2.5 圈定矿体的地表工程间距,一般为深部工程间距的二分之一D.2.2 确定间距的方法通常采用类比法,以相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工程间距稀密验证和已有的 探采验证资料类比等办法确定;也可以根据已有的勘查成果,运用地 质统计学方法或动态分维几何学方法(SD法)确定D.2.3 推荐的工程间距D.2.3.1 铁矿勘查工程间距见表D.4 表D.4 铁矿勘查工程间距勘查类型勘查工程间距(m)控制的沿走向沿倾向 I 400200〜40011200100〜20011110050〜100表D.1 铁矿勘查类型实例矿床名称确定勘查类型的主要地质因素勘查实况套用本规范矿体规模矿体形态矿体构造组分分布类型与网 度探采对比勘查类型确定依据类型工程间距 1.南芬铁矿沉积变质型 12.8 亿吨 3 (TFe): 31.82%主矿层(第三层矿):长度2900 m厚度6 m〜157 m,(平均87.8 m) 垂深〉1 145 m厚大、稳定、规则的层状矿体(由地表至-200 m,高差大于500 m, 厚度变化为:92 m〜88 m〜94 m间)呈单斜构造,沿走向、倾向均呈舒缓波状起伏。
矿体西北段顶部被断层F1切割,在详勘地段矿体中断层少矿石以磁铁石英岩为主,呈条带状构造,矿化连接,品位分布均匀1953〜1976年勘探第I勘探类型A2 200 mX200 mB (200 m〜230 m)X(200 m〜260 m)C1 (200 m〜350 m)X(200 m〜400 m)1976年已采12个露采平台,资料对比;面积重合率89 %平均品位绝对误差[3 (TFe)]为-1.43 %储量平均相对误差-3.16 % 矿体规模超大型、矿体形态和构造均简单、矿石有用组分分布均匀, 按本标志着5.1条定为:第I勘查类型I探明:200 mX2 m 控制:400 mX(200 m 〜400 m)大 型简单简 单均匀2.樊枝花铁矿岩浆晚期分异型10.8 亿吨 e (TFe): 33.23%露头长15 km,累计厚130 m,以主矿体计:长1000 m〜2000 m,厚〉15 m,有两个矿区矿体平均厚137 m〜164 m,垂深已控制300 m〜 650 m似层状断层发育,主要有NE向逆断层、SN向和NW向横断层三组: 均对矿体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主矿种元素(Fe)分布较均匀、但共伴生元素多而复杂(计12种可 综合利用元素)1955-1958年勘探第I〜II勘探类型A2 100 mX(50 m〜60 m)B 100 mX(100 m〜120 m)C1 200 mX(100 m〜120 m)1. 稀空200mX100m与A2对比:品位差 0.35 %储量差0.35 %已采地段与A2对比(段高15m), 5个台阶储量相对误差为1.07%、1.92 %、3.31 %、3.75 %、13.08 % 矿体规模、形态和主元素特征,可归入第I勘探类型;但共生组分和 构造均为中等复杂程度,后期断层影响了矿体的实际规模,是勘查工 作增加难度的主要原因,按本标准5.1.2条,定为:第II勘查类型II探明:100 mX(50 m 〜100 m)控制:200 mX(100 m 〜200 m)大 型简单中 等较均匀3.大庙铁矿岩浆分凝—贯入型4 657万吨co (TFe):25.69%由52个矿体组成,多数长度V1000 m主矿体8个:长 100 m〜300 m,厚 12 m〜100 m,斜深 200 m〜300 m透镜状、扁豆状、囊状、似脉状,分枝复合膨缩尖灭。
矿体大小悬殊,厚度变化大,地表几个矿体向深部可变成一个矿体常见后期岩脉(粗面岩和玢岩岩脉)切穿矿体,破坏了矿体的完整性 矿化连续,品位分布均匀全铁品位变化系数为20%〜50%1954〜1956年勘探第III、W勘探类型B (15 m〜50 m)X(30 m〜60 m) 坑探(坑道间距)C1 50X50 (钻探) 以24号矿体开采资料与勘探对比1. 面积重合率882 m以上:84 %872 m〜800 m; 53%〜74%800 m 以下;46%2. 储量相对误差77 %〜26 %平均16.8 %800 m标高以上:规模小,形态杂,岩脉破坏按本标志准第5.1.2和5.1.4条定为:第III勘查类型800m标咼以上III探明:50 mX50 m控制:100 mX50 m小型复杂中等均匀800 m标高以下:坑探加密其重合仍低,比第III勘 查类型更复杂800 m标高以下:稀疏工程控制边采边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