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docx
5页教学内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三维教学目标1、通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学习,加强朗诵的练习,培养朗诵呈现、内容理解、情感识别有机融合的意识2、从抒情表达的角度,多练习新诗创作的实践教学重点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与诗歌的象、境、意的融合教学难点内容理解与清晰完整的表述呈现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札记【预习导入】 他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思索了片刻,对道:由于对句不凡, 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 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 对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这个人是谁呢?——郭沫若 2、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1892年,出生于四川1914年,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26年,投笔从戎,随国民革命军北伐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流亡日本1948年,当选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当选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1958年至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等职。
1978年,病逝于北京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炉中煤》等诗篇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3、作品介绍主要作品有诗歌《天狗》《诗的宣言》《凤凰涅槃》《血肉的长城》《炉中煤》《春莺曲》《莺之歌》《太阳礼赞》《天上的街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诗集有《女神》等;历史剧有《屈原》等;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1.思想内容上,《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2.艺术表现上,《女神》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它强烈的感情、唯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3.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树立了榜样它完全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诗歌特点主要有:1.形式自由;2.内涵开放;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3、写作背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当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诗人写下的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宏伟、强力、壮丽、炽热2、诗人是站在什么角度来抒发情感的?如何理解诗歌标题的含义?诗人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以浪漫主义者的激越情怀,把整个世界都当作自己的呼唤对象,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
放号”是欢呼、是呼喊、是呐喊、也是赞歌3、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这首诗将巨人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他站在地球的边缘,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了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为怒涌的白云、雄伟的北冰洋、试图将地球推开的太平洋欢呼雀跃,欢呼声从宇宙四面八方传来滔天洪水的洪流将巨大的破坏力与巨大的创造力结合在一起,这取决于人们能否掌握和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不断努力前行,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舞”,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解读诗歌】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1、作者眼前看到了什么景物?明确: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狂暴的太平洋滚滚的洪涛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2、这一段话有什么含义?毁坏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创造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并为之努力3、怎样理解“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的深刻含义?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
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应该指“时代的洪流、五四的精神、人民的觉醒、先驱的牺牲”4、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立在地球边上,把北冰洋、太平洋都放在脚下、眼底,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表示颂扬的先进知识青年形象主题探索】 郭沫若以巨人的慧眼和胆识,高瞻远瞩他目睹了“五四”浪涛对几千年封建沉渣的洗劫和吞噬,激情无限膨胀他跃然而起,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巅峰,用一种超越现实的浪漫,凌空呼啸,助威助兴,热情歌颂了“五四”对黑暗如漆的旧社会的荡涤,这种烈焰般不可抵挡的豪情壮志直冲霄汉,振聋发聩,代表时代,摧枯拉朽延伸拓展】 1、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诗中展现的空中云海,描绘的北冰洋、太平洋的滚滚洪涛,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的雄奇、壮阔、瑰丽、博大,气势磅礴B.“无数”“无限”这些词语,写出了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威力的自然形象,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C.诗人描写大自然,是把整个大自然当作“自我表现的全字宙的本体”,当作生命的化身,诗中对大自然进行了客观的描绘歌颂。
D.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2、下列对诗歌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A.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B.“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从仰视的角度写出了空中的壮阔景象,写出了诗人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C.这首诗鲜明地展现了郭沫若雄浑豪放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大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营造壮阔、恢宏的意境D.这首诗句式自由,节奏鲜明,是一首自由体的新诗,诗人采用了不受束缚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教学反思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