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届高考地理微考点多维练(地形塑造)4河流袭夺-解析.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刚**
  • 文档编号:201748225
  • 上传时间:2021-10-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2M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微点练4 河流袭夺一、单项选择河流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河流抢夺过来,使原来流入其它流域的河流改向流入切穿分水岭的河流,这种现象叫河流袭夺左图到右图为某河流袭夺过程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袭夺河与被袭夺河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①流量大的河流袭夺流量小的河流; ②侵蚀力强的河流袭夺分水岭另一侧的河流;③弯曲河道的河流袭夺平直河道的河流; ④河谷地势较低的河流袭夺河谷地势高的河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上图中最终可能发育成为湖泊或者沼泽的河段是( )A.甲 B.丙 C.丁 D.乙1.D 图示分析可知:侵蚀力强的河流袭夺分水岭另一侧的河流;河谷地势较低的河流袭夺河谷地势高的河流;而与流量的大小和河道形状关系不大2.B 丙地有水源流入,地势较低,但是河流被袭夺,经较长时间积水,有可能形成湖泊或沼泽;而甲丁位于坡地上,不易积水,乙地为河谷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最终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图2是图1中方框处的分水岭迁移图,分水岭从I经Ⅱ演化到Ⅲ,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

      读图完成3~4题3.图1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a B.b C.c D.d4.图2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3.A 根据图2可知,分水岭西高东低,所以ab流向cd而发生河流袭夺现象,导致ab下游的a段水量减少4.C 该区域河网密集,流水作用明显,分水岭从I经Ⅱ演化到Ⅲ,最终被切穿,是流水的侵蚀作用造成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河流抢夺过来,使原河流改向的现象叫河流袭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青衣江历史上就发生过,最终整体上由原来的纵向水系演化成现今的横向水系,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导致青衣江水系切穿两处背斜山地的过程为( )A.地壳抬升、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侧蚀导致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侵蚀、地壳下沉,内外力共同作用D.褶皱导致山脉断裂,背斜断裂处形成河流6.有利于青衣江纵向河被横向河袭夺的自然条件是( )A.横向河的流量较大 B.纵向河流量较大C.纵向河侵蚀力较强 D.横向河区域侵蚀严重7.图中最终可能发育成为湖泊或者是沼泽的河段是( )A.纵向河上游 B.纵向河下游 C.横向河上游 D.横向河下游5.A 由图可知图中山脉为褶皱山,青衣江水系要想切穿两处背斜山地,就必须发生侵蚀作用。

      该地在地壳抬升下,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增强,逐步将山脉切开,由此而发生河流袭夺,A正确6.D 河流流量与河流袭夺没有关系,A、B错误纵向河侵蚀力强,会导致纵向河河床变深,纵向河河水不易流入横向河,不利于纵向河被横向河袭夺,C错误横向河区域侵蚀严重,将加速切穿分水岭,有利于纵向河被横向河袭夺,D正确7.B 纵向河被横向河袭夺之后,河流流向发生变化,纵向河上游河水流入横向河,原河道下游的水则与河流断开了连接,容易发育成湖泊或沼泽,B正确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致其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关于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地势低袭夺乙河 B.甲河侵蚀力大袭夺乙河C.乙河流量大袭夺甲河 D.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9.图中M处后期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 )A.河道变窄泥沙堆积严重 B.河道两侧岩体崩塌泥沙堆积严重C.上游水量减少,泥沙堆积严重 D.风力沉积加重致其堆积严重8.D 根据材料及图示分析可知箭头示意水流,甲河的水从图示中部河段,流入乙河,说明乙河地势低,侵蚀力大,袭夺甲河,D项正确,A错。

      在发育的过程中,是低位河流具有较强的侵蚀力,袭夺高位河流,甲河地势高,不能袭夺乙河,B错乙河流量不一定大于甲河,C错9.C 结合上题分析,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河流袭夺,甲河部分河流流入乙河,导致上游水量减少,水流减慢,泥沙堆积严重,C项正确河道两侧岩体崩塌,与水量减少,泥沙堆积严重无关,B错泥沙堆积易导致河道变浅,水量小,河道变窄,A项错风力不是堆积严重的原因,D错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袭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某地区河流袭夺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河流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A.ab段 B.bc段 C.cd段 D.ef段11.河流袭夺发生后( )A.ab河段流速变慢 B.cd河段径流量增多C.ef河段水流变细 D.cg河段含沙量减少12.有利于该区域河流袭夺发生的自然条件是( )A.地壳出现沉降运动 B.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C.被袭夺河流速大 D.cg河段的岩体较破碎10.C 河流袭夺前,被袭夺河流向东北方向,袭夺发生后,袭夺河水位低,河水流向袭夺河。

      出现倒转的河段是cd段,C对ab段、bc段没有改变流向,依然流向东北方向,A、B错ef段没有发生转变,依然与被袭夺河流流向一致,D错11.C 河流袭夺发生后,被袭夺河流有部分水量汇入到袭夺河内,对于袭夺河的水量会增加,原袭夺部位以上河段补给没有变化,流量不会发生变化,但是被袭夺河段的下游ef段水量变小,C对ab段落差没有发生变化,流速不会发生变化,A错cd段流向发生变化,在c流向袭夺河流,会导致cd流量变小,B错cg段水量较袭夺前大增,含沙量增加,D错12.D 有利于沂河上源被东周河袭夺的自然条件是cg河段附近的岩体较破碎,易被侵蚀,D对该区域没有地壳沉降运动,A错流城内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B错袭夺河流流速大,侵蚀强烈,容易发生袭夺现象,C错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存在差异,侵蚀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山东省某区城等高线分布略图,该地东周河袭夺了沂河上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沂河上源被袭夺后( )A.ab河段流速降低 B.ac河段流量增加 C.ad河段流向倒转 D.ef河段含沙量增加14.导致沂河上源被东周河袭夺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坡向 C.植被 D.降水量13.C 读图可知,沂河上源被袭夺后,ab河段地形坡度并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流速并不会降低,A错误;沂河上源被袭夺后,ac河段的流域面积及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流量不会增加,B错误;沂河上源被袭夺前,ad河段流向为由a流向d,沂河上源被袭夺后,ad河段河水流入ab段,因此流向由d流向a,流向发生了倒转,C正确;沂河上源被袭夺后,原来e以上的河水泥沙不再进入ef河段,因此含沙量可能减少,D错误。

      故选C14.A 读图可知,沂河ef河段海拔明显高于东周河ab河段,使得东周河落差更大,流速更快,流水侵蚀力更强,东周河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沂河上游河段,从而形成河流袭夺,因此导致沂河上源被东周河袭夺的最主要因素是海拔,与坡向关系不大,两河流流域的植被、降水量差异不大,不是河流袭夺的主要影响因素,A符合题意,排除BCDM河不断向河源地侵蚀,最后切穿M、N两河的分水岭,导致N河上游径流注入M河,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我国山东丘陵某河流袭夺处附近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5.发生袭夺前,M河的上游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16.袭夺后,两河山区段发生的变化是( )A.M河河床侵蚀加强 B.M河汛期提前C.N河水位变化加大 D.N河阶地发育停止15.C 从图可知,①应为N河被袭夺前的河流阶地,因N河被袭夺成为断头河,不会是M河的源头,A错误②为M河的支流,通过溯源侵蚀袭夺N河,B错误③溯源侵蚀N河,故应为M河的源头,C正确④应为N河的源头,D错误16.A 袭夺后,汇入M河的水量增加,M河床侵蚀加强,A正确汛期受当地的降水季节影响,与袭夺无关,B错误。

      N河由于水源大部分流向M河,水量减少,水位变化减小,C错误N河水流虽发生改道,但河流阶地会继续发育,D错误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区域地形及河流略图,不久后该区域发生了袭夺现象,袭夺点在甲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①、②两河段汇合处有三角洲形成,是因为②河段( )A.流速快 B.流速慢 C.流量大 D.流量小18.袭夺发生后流量减小的河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19.袭夺发生后乙河段比袭夺前( )A.流速加快 B.流速减慢 C.流量加大 D.流量减小17.B 三角洲的形成,是流水堆积作用的结果,两河交汇处能形成三角洲,离不开流水堆积作用发生的条件:流速减慢,这就要求河段②流速慢,从等高线看,河段②比降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D 从图中等高线可知,③河为“侵蚀力强的河流”袭夺发生后,③河抢夺了④河段的上游,流量增加,而④河段因失去袭夺点上游来水而流量减小;其他①、②两河段均在袭夺点上游,流量不受发夺影响。

      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A 乙河段为④河段支流根据上题结论,袭夺发生后,④河段流量减小,水位下降,从而加大了乙河段到交汇处的水位落差,使乙河段流速加快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20~21题20.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21.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A 由于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即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故X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从地形上看,X地属于河谷地带,故该地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背斜谷,A选项正确21.B ①③两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故支流相连后,河水流量不会发生改变;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c河河床地势高于a河河床,故a、c两河的支流相连后,c河支流上游的河水将流向a河支流,则②地河水流量显著增大河流袭夺是河流水系演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读河流袭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22.河流袭夺过程①袭夺河向下和向源头侵蚀分水岭 ②伴随着峡谷地貌的形成③袭夺河最终归属于其他水系 ④袭夺河的流域面积不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3.结合下图,若长江在历史时期发生过河流袭夺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干流的A.重庆至宜昌段 B.宜昌至武汉段C.武汉至湖口段 D.湖口以下河段22.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