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发展认证机构原动力.doc
5页技术发展是认证机构强大的原动力院华200810摘要:认证机构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本文从认证的本质和使用价值、认证机构在 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技术发展在认证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结合国外认证机构发展轨迹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外认证示例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我国认证 机构技术发展方向和实施途径,要求认证技术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建立 经济的理念和价值观,采取借鉴与创新并举的方法开展技术发展工作,做强做大认证机构关键词:技术发展认证机构原动力正文:1 .概述认证,在国外12逾百年历史国际上,将认证认可体系、计量体系、标准体系视为国民经济发展 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设施”、市场经济的“高速公路”英、美、德等发达国家对认证认可发展战 略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始终予以了高度重视和控制话语权在我国,认证工作仅有三十年发展历程认证认可制度的建立起步晚,但起点高,基本保持着与 国际先进认证机构的同步发展1.1认证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市场机制的基本功能是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消费水平, 达到国民经济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该机制发挥作用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买方要有能力判断R莠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买方对商识的缺乏突发显现,很难对所需商符合性做出准 确判断,而仅靠卖方的信息又难以对商立信心,尤其是社会诚信体系尚待健全的交易环境 下,山独立于买卖双方的第三方根据特定标准和/或规范对商符合性做出判定,就变得不 可或缺,认证应运而生它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1.2认证的使用价值ISO/IEC17000: 2004《合格评定一词汇和通用原则》对认证定义为:与产品、过程、 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即认证机构)证明活动而认证机构提供证明是依赖于合格评定功能法开 展独立、客观评价活动的结果认证的本质是山认证机构从事合格评定活动;对象为产品、过程、管理体系和人员; 关键是有能力出具公正且可采信的第三方证明显见,认证的使用价值在于解决贸易活动中信息不对 称问题,并以文件和(或)标识形式提供信任实现其核心是技术和公正性山于经济、社会和环境是动态、迭代和发展的,认证技术与之相应地在变化中发展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2.技术发展在认证机构中地位和作用谈论“技术发展”在认证机构中地位和作用问题,不妨引入三个案例。
案例一:2003年欧盟颁布《废弃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所涉及的范围基本覆盖了我国对欧盟出口的所有机电产品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 贸易的快速发展,每年因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所造成的损失高达200亿美元,其中因我国认证机构缺 乏技术研发,没有应对的认证标准/规范,以及检测手段等合格评定因素占损失额的25%以上案例二:2003年5月,在国家科技部支持下,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等认证机构、研究单位协同技术开 发,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局域网认证标准,同年12月,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发 布对无线局域网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公告,从而有效延缓了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时间,促进了国 内高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在时间上、空间上为我国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良机案例三:2007年7月某认证机构对一家大型豆制品企业进行EMS认证审核组仅在现场核查了诸如“污 水(洗泡豆水)达标排放”、“固废分类管理(豆渣、废包装物等)”之类的环境管理活动实施情况, 未结合该行业及产品实现的特点,关注以1: 3洗泡大豆的每日百吨水资源的利用一同收一再利用, 以及“洗泡豆水”的营养价值、豆渣和高温蒸汽的利用等情况,降低了认证的价值。
承上启示,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工业经济的发展,认证机构的生 存和发展离不开技术与技术发展,只有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开发并创新适应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证 领域、制度和模式,扩大认证领域,促进国际贸易简化程序,降低成本,促进认证结果采信,掌握认 证领域的话语权,才能使认证机构真正做强做大同样,认证机构的技术发展是应对WTO《技术性 贸易壁垒协定》的主要手段,也是调节市场经济运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保护环境 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认证机构的技术发展还能促进组织、产:体系 的持续改进能力、减低风险和提高绩效在认证事业不断成熟的今天,进入了理性认证阶段,技术发 展是认证机构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是认证机构强大的原动力3.认证机构的技术发展工作从“技术发展”在认证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认识到开展“技术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不妨采用考察、借鉴的方法,了解具有百年历史的国外机构:案例一:集约化的战略、专业化的道路-TUV集团成立于1867年的“巴伐利亚蒸汽锅炉监督协会”,即现在人们熟知的TUV,历经百年锤炼,打 造了一家集约化的认证集团,但其并未放弃建立时市场认可•的技术专业性和权威性。
根据市场和自身 的技术能力,先后组建了专业子公司,如:T0V限公司、TOV限公司、TUV 限公司、TClV限公司、英国电信审核局(BABT),等等从集团组织上保证技术的专业性,从子公司运行上设立了各自专业的技术研发机构和人员能力评价系统,保 证了认证工作技术先行,既开拓了 “认证市场”、又确保了 “认证可靠性二案例二:以“数”服人一UL以产品安全认证闻名的"UL (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始建于1894年UL是美国产 品安全标准的创始者,致力于产品安全认证和经营安全认证标准/规则的开发和制定工作,为消除国 际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UL具有一•套严密的组织管理体制,为实情调研、标准/规则的开发和认证程序的建设 立了一•个山安全专家、政府官员、消费者、教育界、公用事业、保险业及标准部门的代表组成的理事 会,确保所开发的标准/规则、程序的科学性UL标志分三类,即列名标志(Listing Mark)、分级标 志(Classification Mark)和认川,组件标志(Component Recognition Mark),为此开发标准 1291 项。
目前,全球有71409家制造厂家生产其认证的产品、平均每年认证产品类型19140利L平均每年有 200亿个新产品标有UL标志显见:“百年老店”之所以能够百年不衰,并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注重“技术发展”、保证“技 术发展”、行先“技术发展”、益得“技术发展”3.1技术发展之道综观国外认证机构的发展历程,我国认证机构在“吸收、消化”国外经验的同时,应结合自身特 点和能力,做好技术发展工作,切实做到“道法自然”本文就普遍意义上谈一•些技术发展之道组织上,建立“技术发展”机制,包括设立机构(或部门),识别并确定--组具有不同专业背景、 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出、做得到的领军人物;建立山行业协会、技术专家、政府官员、标准化专家 等人员组成的顾问组,以及投入适宜的财力资源技术上,基于“合格评定功能法”和认证特征,积极开拓技术发展方向——横向思考:其一,对现有认证领域持续实施“工艺改造”,力求破除日趋严重的“同质化”,寻求 “同质异道”如:管理体系认证拟从提升认证人员能力、认证流程和程序优化肴手,确保认证人员 形成“一次做对(Right first time)”意识,切实使认证审核员从现场“书记员(或称速记员)”中 解放出来,改进审核方法,山过程方法进入到系统方法审核,使其更多、更好的观察、分析和建议; 使认证评定人员不仅仅关注审核工作质量的符合性,更关注审核质量的符合性,促进“认证保值”作 用;其二,遵循“借鉴、创新”思路,结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关注人身健康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等因素,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抓好“新品开发”工作,不求“时鲜”,但求“特色”;不求“大全”, 但求“自然”,量力而行,确保“认证增值”作用;其三,通过考察、洽谈、评估,开展合资/合作、 并购其他认证机构(包括国外机构),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道,加快拓展新业务领域及其能 力。
纵向思考:其一,从深度上,努力提高专业能力,以町靠的技术,确保“你我皆有”项目认证的 “竞争力”,所谓“求精”取胜;其二,从高度上,积极细致地开发高附加值的认证项目,以卓越的 技术所产生的市场形象,确保“我有你无”项目的市场“公信力”,可谓“求真”立足;其三,从广度上,基于PEST捕捉市场需求,拓展开发门类;借助LCA,力争全方位、多品利以适时弥补“你 有我无”项目的空缺,称之“补缺”生机诚然,不同的认证机构有其不同的技术发展之道,但切记:技术发展战略要有“特色”,战术要 有“特长”,方可“百战不殆3.2当今技术发展焦点英特网时代,为我们了解世界提供了 “高速公路”,诸如:• 欧美发达国家开展了各类“生态审核(Ecaudit)”,并采取技术和财力相结合的方式,鼓励 发展中国家开展CDM评价工作血我国的生态审核、CDM评价均处于起步、进展缓慢阶段,关 键是技术障碍• 全球热点——风险管理、社会责任IS031000、IS026000两项标准在呼之欲出的背景下诞生 了,尽管这两项标准并非认证标准,但是有关质量风险、生态风险、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 相应的评价认证已经相继到来,诸如证券交易所提出了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必须经 第三方评价认证,金融系统提出了风险和业务可持续性的评价认证。
为具有技术发展准备的认 证机构带来了新机遇济时代到来了,发达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0〜80% ,就业比重达到70%左 右,我国十一五时产值已占GDP的43%以上,在政府政策引导下,至2020年我国服 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超过50%同时,IS0/IEC17065标准即将颁证到了山雨 欲来、势在必行之际证技术成了燃眉之急认证机构应结合自身特长,调研市场,建立建设顾客关系管理(CRM)系统,捕捉既有生存空 间,又有发展前途的项目,进行技术开发,例如: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大量 产功能/性能需要第三方认证;济的发展,尤其是生的快速发展证需求极大;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其产业链上需要大量的、专业的第二方评价和第三方 认证工作;工业、科技园区的生态能力认证也必将随肴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而推广普及此外,过程 技术的认证,不容忽视,德国、英国、日本都已取得度好成效,在我国尚属空白,有相当的发展潜 力,我国有不少传统工艺、创新技术都有待认证得以发扬光大4.结语认证机构应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国际贸易等实际需求出发, 研究认证机构的技术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既符合国际基本准则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技术。
认证机构 的技术发展能力决定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价值,其生命力也在于此值得一提,技术发展的同时,应选取适当途径进行推广宣传,正如“类马太效应”指出,要努力 使自2的概念成为目标受众中的主流因为主流概念会变得越来越主流所以,首先要让受众熟悉, 越熟悉越容易产生好感,并觉得安全可靠,山此而选用你的技术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