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精品解析:北京市密云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陶**
  • 文档编号:342616982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1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京市密云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作了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艺术性地表达了诗人对一物理知识的理解,这一物理知识是(  )A. 相互作用力B. 描述运动可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系C. 地理位置的东西方向如何判断D. 看云可以判断天气【答案】B【解析】【详解】A.全诗与相互作用力无关,故A错误;B.有前三句的参考物与最后一句的参考物的不同,可以看出这首诗涉及的物理知识是参考系的不同,故B正确;C.“不知云与我俱东”意思是“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仅仅提到云和我都往东走,并没有提到是由云判断出东方的方法,故C错误;D.“卧看满天云不动”意思是“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并没有讲如何判断天气,故D错误2.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这一理想化模型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用同样的方法建立的概念是(  )A. 位移 B. 弹力 C. 自由落体运动 D. 加速度【答案】C【解析】【详解】A.位移是描述物体移动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没有忽略次要因素,不属于理想化模型,故A错误;B.弹力是指发生形变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不属于理想化模型,故B错误;C.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真实不存在的描述物体的运动的模型,忽略了空气阻力,故C正确;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没有忽略次要因素,不属于理想化模型,故D错误。

      故选C3.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于1678年发现的实际上早于他1500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经学家和教育家郑玄就提出了与胡克定律类似的观点,他在为“量其力,有三钧”作注解时写到:“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驰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郑玄的观点表明,在弹性限度内(  )A. 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正比B. 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反比C. 弓的弹力与弓的长度成正比D. 弓的弹力与弓的长度成反比【答案】A【解析】【详解】A、B.“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说明每增加一石物体的重力,则再张开一尺,揭示了弓的弹力和形变量成正比关系,故A正确,B错误;C、D.“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指的是弓的形变量而非弓的长度,故C、D错误故选择A4.自然界中某量D的变化可以记为ΔD,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Δt;当Δt极小时变化量ΔD与Δt之比就是这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简称变化率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表达的物理量是(  )A. 位移 B. 平均速度 C. 瞬时速度 D. 加速度【答案】D【解析】【详解】A.位移是指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故A错误;B.平均速度定义式为:,即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表达的物理量,故B错误;C.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故C错误;D.加速度定义式为,即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表达的物理量,故D正确。

      故选择D5.“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m/s2,求3s末物体的速度”,对于该问题解答规范的是(  )A. 根据v=v0+at,得v=0+2×3m/s=6m/sB. 根据v=at,得v=2×3=6C. 根据v=v0+at,得v=0+2×3=6m/sD. 根据v=v0+at,得v=0+2×3m/s=6【答案】A【解析】【详解】A、D.要在整个结果后带上所求物理量单位,故A正确,D错误;B.应当有基础公式推导即从开始推导,B项中表达式没有单位,故B错误;C.在每一阶段的运算结尾都需要加上所求物理量单位,故C错误6.以下描述了四个不同的运动过程,加速度最大的是(  )A. 一架超音速飞机以500m/s的速度在天空沿直线匀速飞行了10sB. 一辆自行车以3m/s的速度从某一陡坡的顶端加速冲下,经过3s到达坡路底端时,速度变为12m/sC. 一只蜗牛由静止开始爬行,经过0.2s,获得了0.002m/s的速度D. 一列动车在离开车站加速行驶中,用了100s使速度由72km/h增加到144km/h【答案】B【解析】【详解】A.飞机为匀速运动,因此B.自行车的加速度为C.蜗牛的加速度为D.先把72和144进行换算得到20和4,然后进行计算得到动车的加速度为然后根据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出由此可以得出自行车的加速度最大。

      故选择B7.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中开创的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经,该研究方法是(  )A. 学习和研究 B. 分析和论证C. 实验和逻辑推理 D. 观察和实验【答案】C【解析】【详解】A.题目中并没有提到伽利略这个实验由哪里学习而来,故A错误;B.题目中除了降到论证理论以外,还着重讲了伽利略实验过程,该选项描述不全,故B错误;C.题目先是详细讲述了伽利略做实验的过程,再由此进行逻辑推理最终得出结论,故C正确;D.题目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逻辑推理,该选项描述不全,故D错误故选择C8.三个物体A、B、C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x-t图像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B. 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C物体走过的路程最长D. 三个物体在0至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物体A的图像的斜率不断减小,在x-t图像中斜率等于速度,则得知物体A速度不断减小,因此得出物体A做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物体B的图像的斜率不变,在x-t图像中斜率等于速度,则得知物体B速度不变,因此得出物体B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依题得: A、B、C沿同一条直线运动,因此他们的运动轨迹是相同的,由x-t图像可以看出物体A、B、C在内运动相同位移,因此三个物体走过的路程应该是相同的,故C错误;D.三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相同,根据得知三个物体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择D9.雨滴从空中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落下,若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重力保持不变,假设空气对雨滴阻力随其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图所示的图像中可能正确反映雨滴整个下落过程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雨滴下落的过程中受重力和空气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出随着速度增大,空气阻力增大,加速度减小,雨滴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到0时,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择C10.如图探究合力F与两分力F1、F2的关系实验,如果F1大小是3N,F2大小是4N,多次改变F1、F2之间的夹角,关于它们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一定大于4N B. F可以大于7NC. F可能等于0 D. F可能等于5N【答案】D【解析】【详解】当与方向相同时,达到最大当与方向相反时,达到最小由此可以得出的取值范围为,故选择D11.如图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可以看到两个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这时,测力计B受到A的拉力F,A则受到B的拉力F′,关于F与F′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 F与F′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总相等、方向相反B. F与F′是一对平衡力,只有两弹簧测力计均静止时才相等C. F与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大小总相等、方向相反D. F是主动力,F′是被动力,所以F一定大于F′【答案】C【解析】【详解】A、B.平衡力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受力物体是一个,与的受力物体不是同一个,故A、B错误;C.是测力计A对B的拉力,是测力计B对A的拉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正确;D.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之一是大小相等,因此数值上等于,故D错误。

      故选C12.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放一个小纸团,它只能被指针向左推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由零缓慢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开始运动前,摩擦力可以用公式计算B. 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C. 木块开始运动前,拉力小于摩擦力D. 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运动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会越来越大【答案】B【解析】【分析】明确最大静摩擦力的定义,知道当物体刚好开始滑动时拉力等于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详解】由题意可知,开始时木块保持不动,木块受静摩擦力,不可以用公式计算,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始终等于拉力,故摩擦力大小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当增大拉力达到某一大小时,木块开始滑动,此时说明木块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而由于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块移动后拉力将减小,运动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根据纸团的位置即可记录下最大静摩擦力,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静摩擦力的性质,知道物体保持不动时,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而物体刚好开始滑动时,拉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情况下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二、多项选择题13.生活中常用一根水平绳拉着悬吊重物的绳索来改变或固定悬吊物的位置。

      如所示悬吊重物的细绳O点被一水平绳BO牵引,使悬绳AO段和竖直方向成θ=45°角若悬吊物所受的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悬绳AO上承受的拉力最大B. 三根绳子上的拉力一样大C. 因为A、B两绳拉力的合力等于重力,所以A、B两绳拉力均小于重力GD. B绳上的拉力等于重力G【答案】AD【解析】【详解】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设细绳AO中拉力为,细绳BO中拉力为,吊重物的绳索的拉力为由于该状态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可得出:、有几何关系得:故选AD14.如图儿童在滑梯游戏时在滑板上匀速滑下,关于儿童在滑板上受力问题求解时,可以将滑梯抽象为一个斜面的模型,以正在匀速滑下的小孩为研究对象小孩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斜面的支持力FN和滑动摩擦力f,利用平衡知识求解三个力的关系,你认为下列受力分析及力的分解或合成示意图中符合规范的有(  )A. B. C. D. 【答案】BC【解析】【详解】A、B.图中重力G在x方向上的分力所表示的箭头应当恰好指在G做x轴的垂线与x轴的交点处,故A错误,B正确;C、D.由于小孩正在匀速下滑,因此合外力为0由于向下的力只有G,因此和的合力应当与G位于同一直线上即竖直向上,故C正确,D错误。

      故选择BC15.如图所示,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他稳定站立时,体重计的示数为500N,关于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起立”过程是超重现象,“下蹲”过程是失重现象B. “起立”和“下蹲”过程都有超重和失重现象出现C. 图记录的是他先“下蹲”稳定后又“起立”的过程D. “下蹲”过程先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基础素养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中考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监测数学试卷(二模).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2025年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数学试卷(二模)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绍兴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诊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ppt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猜您喜欢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doc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1 质点 参考系》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docx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doc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1. 时间 位移解析版.docx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练习解析版.docx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3 牛顿第二定律》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docx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精品解析:北京市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3.4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doc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doc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1.1 质点 参考系练习原卷版.docx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1. 时间 位移课件 5张PPT.pptx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4 力的合成和分解》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doc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4.1牛顿第一定律原卷版.docx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练习原卷版.docx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精品解析:北京市密云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原卷版.docx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名校名师PPT课件.ppt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1.1 质点 参考系练习)原卷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