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放射医学技术中级专业知识CR.doc
7页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放射医学技术中级专业知识CR计算机X线摄影(简称CR),是光激励存储荧光体(Photost i mu I able Storage Phosphor, PSP)成像CR利用IP取代传统的屏/片体系,进行病人影像的高敏感性记录尽管看上去与传统的增感屏很相似,但其功能有很大的差 异,它在光激励荧光体中记录X线影像,并使其影像信息以电信 号方式提取出来,是实现常规X线摄影数字化的最早成像技术一、成像原理(一)工作流程1、信息采集(acquisition of information) 传统的 X线摄影都是以X线胶片为探测器,接受一次性曝光后,经冲洗形 成影像,但所获得的影像始终是一种模拟影像CR系统实现了用 成像板来接受X线的模拟信息,然后经过模/数转换来实现影像的 数字化对IP的曝光过程就是信息采集2、信息转换(transfonnation of information) 是指存 储在IP上的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的过程CR的信息转换部 分主要由激光阅读仪、光电倍增管和模/数转换器组成IP在X 线下受到第一次激发时储存连续的模拟信息,在激光阅读仪中进 行激光扫描时受到第二次激发,而产生荧光(荧光的强弱与第一 次激发时的能量精确地成比例,呈线性正相关),该荧光经高效 光导器采集和导向,进入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相应强弱的电信号, 然后进行增幅放大、模数转换成为数字信号。
3、信息处理(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是指使用不同的相关技术根据诊断的需要对影像实施的处理,从而达到影像 质量的最优化CR的常用处理技术包括有谐调处理技术、空间频 率处理技术和减影处理技术4、信息的存储与输出(archving and output of information)在CR系统中,IP被扫描后所获得的信息可以同时进行存储和打 印影像信息一般被存储在光盘中,随刻录随读取一张存储量 为2G的光盘(有A、B两面),在压缩比为1:20的前提下,若每 幅影像平均所占据的存储空间是4M,那么,每张盘可以存图像5000幅而且能够长久的作为网络资源保存,以供检索和查询为 医学诊断提供希助)成像原理在CR成像系统中,成像板(IP)作为一种辐射接收部件替代 了常规X线摄影用的胶片,成为影像记录的载体成像板上涂有一层“光激励荧光体(PSP) ”,选用的材料必 须具有“光激励发光(PSL) ”的特性许多化合物具有这种特性, 但适宜X线摄影所需要特性的却为数不多最接近X线摄影要求 的化合物是“碱土卤化物”,如BaFBr:Eu2\ BaF(BrI) :Eu2\ BaSrFBr:Eu2+o微量的Eu"混杂物加在光激励荧光体中,以改变它的结构和物理特性。
微量的混杂物,也叫作活化剂,替代了晶体中的碱土, 形成了发光中心曝光后的成像板,由于吸收X线而发生电离,在光激励荧光 体的晶体中产生电子/空穴对(陷阱)一个电子/空穴对将一个 Eu24跃迁到激发态Eu七 以俘获电子的形式存储的能量形成潜影, 也就是说,光激励荧光体的晶体结构“陷阱”中存储的是吸收的X线能量,所以有时称作“存储”荧光体当Eu"在适当波长的附 加可见光能量的激励下,再返回到基态Ei/,时,会将俘获的能量 以可见光的方式被释放出来曝光后的成像板在读取仪内,经过用低能量高度聚焦和放大 的红色激光扫描,一种较高能量低强度的蓝色光激励发光(PSL) 信号被释放出,它的强度与接受器中吸收的X线光子的数量呈正 比蓝色的光激励发光(PSL)信号从红色激光中分离,导入一个 或多个光电倍增管最常用的激光是HeNe ( \ =633nm)激光和“二极管”(人=680nm)激光,光激励发光的波长为390nrrr-490nm范围,恰好与光电倍增管(PMT)光电阴极探测敏感度的波长(400nm)相匹配光电倍增管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压,电压经过增幅, 输入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通过采样和量化,以数字影像矩阵 的方式存储。
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影像分析,确定有用影像的相关区域,按照用户选择的解剖部位程序将物体对比度转换成模仿模拟胶片 的灰阶影像最后,重建出影像在监视器上显示或通过打印机打 印出照片影像影像读取过程完成后,IP的影像数据可通过施加强光照射来消除,这就使得IP可重复使用三)相关概念解释1. 扫描方向 又称激光扫描方向或称快速扫描方向,指的是 沿激光束偏转路径的方向2. 慢扫描方向又称屏扫描方向或称副扫描方向,指的是成 像板传送方向IP的传送速度根据不同的IP尺寸来选择,使扫 描和副扫描方向上的有效采样尺寸相同3. 激励发光信号的衰减 当激励光停止后,光激励发光的信 号即刻由强变弱直至消失,此过程称之为衰减各种荧光物质的 荧光衰减时间长短,用衰减时间常数表示成像板中氟漠化钥: 钥(BaFBr:Eu2+)晶体的光激励发光信号的衰减时间常数约为0. 8mso这是一个限制读出时间的主要因素,它制约了激光束横越 荧光体板的扫描速度4. 模数转换速率 指模/数转换器在单位时间内将输入的模 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频率在CR系统读取中,模数转换器转 换光电倍增管(PMT)信号的速率远大于激光的快速扫描速率,是 快速扫描速度的2000倍,约与扫描方向的像素数相对应。
5. 自发荧光消退 曝光后的成像板中已形成潜影,既便成像 板未被读取,仍在暗盒内存放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俘获的信号 会呈指数规律逐渐消退,这种现象称为自发荧光消退一次曝光后,典型的成像板会在10分钟到8小时之间损失25%的存储信号,这个时间段之后逐渐变慢信号的消退在读取时 表现出曝光的不足,故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对曝光后的成像板及时 读取,以消除自发荧光消退的影响二、四象限理论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应用数字成像处理技术把从IP上阅读到的X线影像数据变换为能进行诊断的数字图像,这些数据能够 在CRT上显示,也可以通过胶片进行记录当X线采集条件在不 理想的情况下,导致过度曝光或曝光不足,但CR系统能把它们变 成具有理想密度和对比度的影像,实现这种功能的装置就是曝光 数据识别器(Exposure Data Recogn i zer EDR)EDR 结合先进的 图像识别技术,诸如:分割曝光识别、曝光野识别和直方图分析 来很好地控制图像的质量一)EDR的基本原理EDR是利用在每种成像采集菜单(成像部位和摄影技术)中X线影像的密度和对比度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来运作的,EDR数据 来自于IP和成像菜单,在成像分割模式和曝光野的范围被识别 后,就得出了每一幅图像的密度直方图。
对于不同的成像区域和 采集菜单,直方图都有不同的类型相对应由于这种特性,运用 有效的成像数据的最大值S1和最小值S2的探测来决定阅读条件, 从而获得与原图像一致的密度和对比度阅读条件由两个参数来 决定,阅读的灵敏度与宽容度,更具体地说是光电倍增管的灵敏 度和放大器的增益调整以后,将得到有利于处理和贮存的理想 成像数据EDR的功能和CR系统工作原理将归纳为四个象限来进行描述,如图11-1-1所示I 10-1四象限理论示意图(一)第一象限 涉及IP的固有特征,即X线的辐射剂量与激光束激发IP的光激励发光(PSL)强度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大于1:104- 的范围是线性的该线性关系使CR系统具有高敏感性和宽动态范(二)第二象限涉及输入到影像阅读装置(image reader, I RD)的光激励发光强度(信号)与通过EDR决定的阅读条件所获得的数字输出信 号之间的关系o IRD有一个自动设定每幅影像敏感性范围的机制,根据记录在IP上的成像信息(X线剂量和动态范围)来决定影像 的阅读条件图11-1-1中所示,例1的读出条件由A线指示,使 用了较高的X线剂量和较窄的动态范围;例2的读出条件由B线 指示,使用了较低的X线剂量和较宽的动态范围。
由于在第一象 限中IP性质的特性化和在第二象限的自动设定机制,成像与显示 的特征是分别独立控制的读出的影像信息被馈送到第三象限的 影像处理装置中三)第三象限涉及影像处理装置(image Processor, I PC)显示出适用于诊 断的影像也就是说,显示的特征是可以独立控制的,可根据诊 断要求施行谐调处理、空间频率处理和减影处理等,使影像能够 达到最佳的显示四)第四象限涉及影像记录装置(image recorder, IRC)馈入IRC的影 像信号重新被转换为光学信号以获得X线照片o IRC对CR系统使 用的胶片特性曲线自动实施补偿,以使相对于曝光曲线的影像密 度是线性的这样,第四象限决定了 CR系统中输出的X线照片的 特性曲线和常规X线照片的特性曲线不同CR系统的特性曲线是 依据X线剂量和成像范围自动改变的上述四象限理论中,第一象限涉及IP的固在特征,在系统运行中是不能调节的第二至四象限则在系统运行中可充分调节, 实施影像处理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