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后人对颜真卿的评价.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1518****093
  • 文档编号:237126696
  • 上传时间:2022-01-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52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后人对颜真卿的评价   颜真卿是我国历史上闻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字体对我国的书法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人们是如何评价颜真卿的呢?以下是由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对颜真卿的评价,希望能帮到你   历史人物评价颜真卿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书画圈网我查阅资料发觉,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138种书画圈网我网上检索发觉,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是极具特性的书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行草书有《祭侄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其次行书;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裴将军帖》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吸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概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人称;颜体;。

      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他的;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一代大书法家,看看历史人物都是怎么评价他的!   《乞米帖》   李隆基:;朕不识颜真卿形态何如,所为得如此!;   李萼:;闻公义烈,首唱大顺,河朔诸郡恃公为长城   卢杞:;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祭伯父文稿》   李适:;故光禄大夫、守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公颜真卿,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属贼臣扰乱,委以存谕,拘肋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   殷亮:;昨段秀实奋身击泚首,今颜真卿伏缢烈庭,皆启明君臣,发挥教训,近冠青史,远绍前贤   裴敬:;以忠烈称者,颜鲁公、段太尉   刘昫等《旧唐书》:;国,是武之英也;苟无杨炎弄权,若任之为将,遂展其才,岂有朱泚之祸焉!如清臣富于学,守其正,全其节,昌文之杰也;苟无卢杞恶 直,若任之为相,遂行其道,岂有希烈之叛焉!夫国得贤则安,失贤则危德宗内信奸邪,外斥良善,几致危亡,宜哉噫,‘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二君守道殁身,为时垂训,希代之士也,光文武之道焉。

      自古皆死,得正为顺二公云亡,万代垂训   《干禄字书》   欧阳修等《新唐书》:;当禄山反,哮噬无前,鲁公独以乌合婴其锋,功虽不成,其志有足称者晚节偃蹇,为奸臣所挤,见殒贼手毅然之气,折而不沮,可谓 忠矣详观二子(段秀实、颜真卿)行事,当时亦不能尽信于君,及临大节,蹈之无贰色,何耶?彼忠臣谊士,宁以未见信望于人,要返诸己得其正,而后慊于中而 行之也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郭家庙碑》   王应麟:;颜鲁公为《郭汾阳家庙碑》云:‘端一之操,不以险夷概其怀;坚明之姿,不以雪霜易其令rsquo;斯言也,鲁公亦允蹈之颜真卿、郑畋以兴复为己 任,倡义讨贼,其志壮矣真卿权移于贺兰进明,畋见袭于李昌言,功不克就故才与诚合,斯可以任天下之重   徐钧:;一曲霓裳失太平,渔阳鼙鼓暗风尘君王只识杨丞相,不识平原老守臣   赵秉文:;陛下勿谓书生不知兵,颜真卿、张巡、许远辈以身许国,亦书生也   《郭已虚墓志》   王夫之:;颜鲁公谓卢杞曰:‘先中丞传首至平原,真卿以舌舐其面血,公忍不相容乎?’近世高邑赵冢宰以魏广微叔事逆奄,而欢曰:‘昆溟无子。

      rsquo;鲁公陷死于贼中,冢宰没身于远戍,取祸之繇,皆君子之过也   蔡东藩:;拚生一击报君恩,死后千秋大节存试览《唐书》二百卷,段颜同传表忠魂颜真卿奉敕宣慰,不受李希烈胁迫,且累叱四国使臣,直声义问,足 传千古至朱泚窃据京城,复有段秀实之密谋诛逆,奋身击笏,事虽不成,忠鲜与比唐室不谓无人,误在德宗之信用奸佞,疏斥忠良耳......故本回可称为 颜段合传,其余皆主中宾也   颜真卿的书法评析   颜真卿的楷书最大的特点是:笔画清劲丰肥,间架严整茂密,气概宏伟磅礴,字字端正庄重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笔画改变多端,笔法敏捷运用如;横;画的写法就有如下几种:   (1)逆锋落笔,裹住笔锋运行,微微右上,至收笔处稍稍提笔,紧接着又用力按笔,继而回峰收笔,形成强壮有力、端重浑厚的;横;画,如;一;、;十;笔   (2)逆锋落笔,然后缓缓提笔,甚至用毫尖运行,至收笔处重按   笔,形成右端略粗、中间稍细的;横;画,如;黄;、;其;等字;   (3)轻落笔,渐渐加力行笔,至收笔处又重按回锋,形成左端略   细、右端稍粗的;横;画,如;重;、;祥;等字。

        (4)当;横;画与;竖;画组合在一起时,则;横;画让;竖;画,;横;画较;竖;画纤细一些,形成两者粗细、主次分明,如;南;、;当;等字   总之,;横;画的写法许多,随字而不同,姿态多样又如;捺;画,其写法是,落笔逆锋而入,慢慢加重笔力,缓缓向右下运行,至收笔处又稍驻笔以重按,然后又渐渐提笔,直到;捺;势欲尽即收笔从而,形成极为自然且犀利如刻刀状,如;之;、;夜;等字;又当它与;撇;画结体时,则往往把;撇;画写得相对地细瘦一些,形成;撇;稍细、;捺;略粗的显明对比,使字生气勃勃有精神,如;夫;、;金;等字   颜真卿对宋四家的影响   被误会的蔡襄   从书法面貌来看,蔡襄无疑是与;颜体;最为接近的,尤其是他曾经为颜真卿的《自书告身》题跋(图1),两者在结体上的相像之处观者一目了然然而从目前的史料来看蔡襄并没有学习颜真卿的记载,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他在结体上与颜真卿有较多的相像之处呢?曹宝麟先生认为:;(蔡襄书法中)颜体可谓是宋绶书法中徐浩成分的进一步扩充,徐与颜的区分,除了徐较攲侧之外,用笔也轻灵因此,蔡氏即使是跋颜真卿《自书告身》时竭力追摹颜的神韵,终觉与颜真卿浑茫苍劲的气息存在较大的差距。

      [1]假如说蔡襄学颜真卿没有历史依据,但好像结体和用笔法上又有些形似之处,那么我们说它主要是通过他老 师宋绶,间接的受到了某种影响看看别人对蔡襄的评价,我们就能明白蔡襄追求的意境与颜真卿是截然两途黄庭坚在《题蔡君谟书》中曾说:;君谟书如蔡琰胡笳十八拍,虽清壮顿挫,时有闺房看法[2] 米芾曾说:;蔡襄书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多饰名花[3]陶宗仪《书史会要》:;(蔡襄)笔甚劲,而姿媚有余[4]蔡襄在审美风格上更多的接近虞世南(图2,图3),黄庭坚曾说:;蔡君谟真行简札能入永兴(虞世南)之室也[5]而;闺房看法;;少年女子;;体态娇娆;;姿媚有余;等评价明显与颜真卿;雄浑刚劲;的风格相去甚远,如此看来,蔡襄非但没有接受颜真卿雄浑的风格,而是走向了他的反面   言行不一的苏轼   颜真卿之所以拥有崇高的书学地位,苏轼应当是第一功臣是他在《书吴道子画后》:;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至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6]的一句具有总结性的话将颜真卿的书法推倒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就象对待杜甫的看法一样,苏轼的言论有时并不一样,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说: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

      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7]   苏轼何尝意识不到颜真卿书法存在的缺陷,在这一点上他与米芾对颜真卿的尖锐指责依照的是同一个标准他曾雄心壮志地说:;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8]可见他对魏晋风格仰慕至极他在元丰五年(1082)曾劝告米芾改学晋人,;米元章元丰中谒东坡于黄冈,承其余论,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9]他自己应当说也是竭力上追这一志向的因此,他推崇颜真卿目的是想以颜真卿为中介上攀王右军[10]他在《题颜鲁公书画赞》中说:   颜鲁公允生写碑,惟《东方朔画赞》最为清雄,字间栉化,而不失清远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非自得于书,未易为言此也[11]   他认为在颜真卿众多风格不一的作品中《东方朔画赞》(图4);不失清远;,这一风格正是颜真卿学习王羲之《东方朔画赞》的结果,表面上;大小相悬;但;气韵良是;。

      这一段话对我们理解苏轼的诗词及书法艺术的追求极为重要,苏轼的诗不正有;清雄;的特点么?   因此,苏轼接受颜真卿绕开了人们的视线,选择了颜真卿早期与王羲之风格面貌更为接近的《东方朔画赞》而没有选取颜真卿晚年风格成熟时期苍茫雄浑的一面   苏轼在大字的面貌(图5)上有《东方朔画赞》的影子,黄庭曾有论述:;东坡尝自评作大字不若小子,以余观之诚然然大字多得颜鲁公《东方先生画赞》笔意,虽时有遣笔不工处,要是无秋毫流俗[12]但是《东方朔画赞》(书于754年)是颜真卿早年的作品,此类风格与颜真卿之所以成为颜真卿的晚年风格距离应当是不小的   苏轼在结体上明显没有选择颜真卿的平正宽博,在这一点上好像与以攲侧取力的徐浩(图6)有更多相像之处,苏轼自己却不承认,;昨日见欧阳叔弼(欧阳修第三子)云:‘子书大似李北海rsquo;予亦自觉其如此世或以为似徐书者,非也[13]他的儿子苏过更是对此进行过辩驳:;俗手不知,妄谓学徐浩,陋矣[14]看苏轼的小字(图7),与王僧虔(图8)甚至于魏晋时期的风格多有默契   黄庭坚的独特视角   黄庭坚品评书法的最高标准是;韵;,而;韵;应当是后人对晋代书风的评价,清人梁巘在《评书帖》中曾对上不同历史时代风貌做过一个概括:;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15]黄庭坚就是用这个字来评价晋人风格的,他曾在《题绛本法帖》中说;观魏晋间人论事,皆语少而意密,大都犹有古人风泽略可想见论人物要是韵胜为尤难得,蓄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16]追求;韵;首先要脱掉俗气,刘熙载在《艺概》中说;黄山谷论书,最重一‘韵’字,盖俗气未尽者,皆不足以言韵也;[17]那么从整个唐代来看,不合流俗的人也就只有颜真卿了,如他评价颜真卿的《蔡明远帖》:;笔意纵横,无一点尘埃[18]应当说黄庭坚之所以推崇颜真卿,主要是看中了颜真卿的不合流俗的品行,当然人品因素亦自然包括其中   与苏轼不同的是,黄庭坚选择了颜真卿的《宋璟碑》(图9)作为学习王羲之的中介苏轼选择了颜真卿还没有形成自己风格时的《东方朔画赞》,而黄庭坚选择的却是他写于772年的成熟期作品,黄庭坚初学苏轼但风格取向最终分道扬镳,两者的区分大体可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