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新闻周刊》节目的分析.doc
6页关于《新闻周刊》节目的分析班级:jj新闻 姓名:杨莉 学号:3306020131摘要:在新闻信息过剩的时代,《新闻周刊》以其独特的选 择取得了成功《新闻周刊》是一本电视杂志,在45分钟 内,汇集、梳理并解读过去一周内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事件 作为对一周新闻进行回顾,它不仅仅要告诉观众过去的七 天都发生了哪些新闻,更希望和观众一起,站在七天的高 度,用七天的视点,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本文将会从 《新闻周刊》栏目的定位和栏目结构分析、取材偏向、评 论风格、主持人风格、栏目存在的问题以及栏目未来发展 六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栏目定位和栏目结构分析(-)栏目定位《新闻周刊》的栏目定位是:“眼下的中国,变化剧烈,选择什么样 的新闻,以什么样的眼光,能将过去七天的中国浓缩在一本45分钟 的电视新闻杂志里,是我们每天都在不停思索的问题我们经历过 痛苦、困惑,我们也拥有过快乐和自信,我们追求的是希望作一本 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而我们更 期待的是,能在与您的沟通交流中获得启迪,因为这是我们一起经 历的时代这个栏目的功能定位是:通过节目对受众关注的一周热 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与追踪,解答受众对于新闻的疑惑,并且引发 受众的思考和热议。
这样的定位抓住了受众需要获得信息的需求, 又那能引发受众的思考二)栏目结构《新闻周刊》由5个版块组成:《一周新闻回顾》、《本周视点》、《一周人物回顾》、《本周人物》和《本周特写》《一周新闻回 顾》是对一周重大新闻事件的梳理和重新解读,一般是三四条信息;《本周视点》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一则新闻,以全新的角度 进行深度解读,时长15-20分钟;《一周人物回顾》是对四个 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的论述,他们之中有公众人物也有普通人物, 涉及政界、商界和娱乐体育界等领域,通过他们和他们身上所发生 的新闻来反应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本周人物》是对一周内最具 影响力的人物进行深度解读;《本周特写》更重视对社会事件的描 述,其中很多都和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展现了多元化的社会现象, 暴露了许多社会问题二■栏目的取材偏向(-)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事件《新闻周刊》着眼于全世界,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大事都有选择的 予以报道,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分析各方利益或关系,基本能保证 与国内受众的立场一致,它们的评论与分析比较容易地得到受众的 认可二)关注时下社会热点事件《新闻周刊》是内地新闻评论栏目的风向标,立足于时下社会热点, 从新颖的角度对热点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和分析,最大限度地寻求解 决问题的方法,并积极引发受众对于社会事件的思考和认识。
这样 就提高了受众的参与性、互动性三)关注民众切身利益的事件民生的各个方面,包括民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事件、教育、医疗、就 业等等3月2 4日“一周新闻回顾”版块中,首先说的就是强制拆 迁房屋问题,房屋主人死于火灾,栏目中对政府给出的自杀结论提 出质疑,并提出是否存在官商勾结的内情的疑问像这样的类似事 情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下,在质疑声中,想必会有更多的人会持续关 注这件事这些都体现了《新闻周刊》作为一档新闻评论类栏目为 民请命的责任感,也说明这是一个有人文关怀、有情感的节目,而 不是一个冰冷的节目三.栏目的评论风格(一)把握新闻之间的关联性《新闻周刊》在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行解读时很注重关联性, 通过关联性把握所要播出的新闻之间的一些联系世界上的任何事 物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客观世界存在着普遍联系,新闻事件也不例 外,许许多多的新闻在相同的或者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发生着,它们 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诱发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些构成了以这 则新闻为中心的复杂网络《新闻周刊》做的是把这个看似杂乱无 章的巨型网络经过一番梳理、整合后,使它变得脉络清晰、一目了 然它通过现有的素材资源,把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新闻事件有机地联系起来,站在较高的角度,综合性地进行分析和评论,使观众 看到新闻背后的实质以及这些新闻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有栏目自己的观点《新闻周刊》在评述国际国内大事件时不是照本宣科地重复其他节 目的看法,而是从一个较高的高度,洞察大局对问题和事件有栏 目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样也体现出栏目的竞争力,栏目才会被人记住四.主持人风格冷静点评,引人思考白岩松已经主持这个节目12年,他已经和这个节目形成了一种一体 的感觉如果这个节目要换主持人,无论换谁,观众肯定不买账 央视优秀主持人白岩松他拥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他的语言里常常体 现出一定的文学色彩,严谨凝练又不失洒脱自然最精彩的往往是 他的串词,富于思辨性、见解独到、入木三分他冷静的主持风格 能带给人的是一种信任感这样的主持风格使《新闻周刊》具有了 人格化的魅力白岩松的主持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仿佛主持 人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在向我们讲故事,讲道理让我们认清事实举个例子:对于我国推出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他说了这样一段话:〃这个方案一推出,便被好多人认定,中国足球春天的故事真正的开始了方案一出,不仅国内媒体,连国外媒体都广泛关注,这其 中,不缺猛表扬、戴高帽的,比如,有媒体称,中国民间藏着7000 三十来年,足坛也就出了一个梅西,未来三十年中国能不能出一个 梅西,不仅靠按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办事,还得看天赋、看舞台。
个梅西,其实人家是比喻,是形容,还真不能当真马拉多纳之后更重要的是,足球进校园,让青少年爱上足球,首要目的不是出梅 西,或者说让国家队打出好成绩,我们有面子,而是足球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可以帮助中国的孩子明白,注重团队,迎接挫折, 懂得配合,健康成长而做好这一切,出不出梅西,国家队成绩如 何,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白岩松的这一段话,讲出了自 己的观点,也让我们对这个足球计划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们仿佛 看到了这个计划的初衷他在非常理性地剖析了各种观点之后,以 他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并得出自己的看法他用非常轻松,口语化 的语言,却让我们看到了他思辨的过程,给人一种警醒和反思我 想,这就是他的语言魅力所在,也是这档栏目的价值体现因为一 档有追求的栏目,它必须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引人向善,另一个是 引人思考,《新闻周刊》都做到了五、栏目存在的问题(一)“本周视点”这个版块所占时间太长,约占整档节目的二分之一 时长,使其它几个版块的时间安排显得有些仓促二)由于栏目开办已久,已经形成既有的模式,内容过于模块化, 创新的东西较少这样做虽然能够对节目的质量有所保证,不容易 流失原有的观众,但是,也很难吸引到新的观众,特别是很难吸引 年轻一代群体的关注。
三)栏目对内容的选择上,国内时事评论的内容过少,对于 的时政,栏目基本只述不评而不像台湾和香港的新闻评论类节目, 他们能够较多地谈论国家政治,并且提出自己的质疑或者观点,这 或许也是国内新闻节目的通病六.栏目未来发展初探(-)走媒介融合道路,扩大自身影响力说起媒介融合,听起来 总有点大而空,那么我先来举个例子,据我的调查,到目前为止, 虽然央视推出了自己的APP ,下载一个就能看到央视所有节目,但 是像《新闻周刊》这样的栏目在爱奇艺、土豆、腾讯等APP上搜索 到之后是跳转到网页上播放的,并且不能播放全屏在播放的过程 中,网页会跳岀许多广告,直接影响观看所以说,这档栏目由于 资源或者权限的问题,等于放弃了许多受众我认为,栏目的 下一步应该是主动地与国内更多的视频网站合作,实现视频资源的 更便捷共享就目前的社会情况来看,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只有 通过网络,才能争取到年轻一代的观众二)张开双手与百姓拥抱栏目要加强与老百姓的互动和交流, 建立沟通平台,不要再以俯视众生的角度去发现新闻,社会在发生 急剧的变化,不要想当然地去认为受众需要什么,而是要多与受众 取得联系,比如建立一个意见反馈平台和信息收集平台,征集一些 关于栏目的意见和看法,这样才能了解到百姓的想法和他们所希望 解决的事,才能真正地想百姓所想,才能更好地为民请命,这样才 能办成老百姓信任并且乐于接受的栏目。
总结:在这个资讯如此容易获取的网络时代我们早已不满足于告知式的新闻作为受众,更渴望从新闻中获得一些启发,一些思考《新闻周刊》自开播以来就以其特有的新闻观点和主持人自成一派 的评论风格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但是也要看到自身不足,要积极 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大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