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美术特岗试题.doc
9页1、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 28940 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 2、仰韶文化彩陶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3、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白灰面),二是出现了(夯土台基) 4、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战国)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5、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6、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座丰碑的是汉代昆明池石刻牵牛像和织女像 7、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即《 洛神赋图 》《 列女列女仁智图 》《女史箴图 》 8、唐代画周昉,创造了“ 水月观音 ”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 周家祥 ” 9、 杜甫诗:“薛公十一鹤, 皆写青田真, ……”道出了画家(薛稷)笔下鹤的高昂神韵 而“穷羽毛之变态, 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边鸾的花鸟画 10、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 白画 ”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 白描 ”,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 》 11、突破“黄家富贵 ”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崔白 12、“南宋四大家”指的是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13、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 14、“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工笔重彩闻名,代表作品是《 剑阁图 》 15、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董其昌 16、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王时敏、王原祁为一种;王鉴、王翚 为一种 17、“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 苦瓜和尚画语录 》一书中提出的 18、清嘉道间两位著名的仕女人物画家是改琦与费丹旭 19、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 折中东西方 ” 20、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印制)开始,又学习(书法辞章) ,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21、美术又称为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具包括括绘画、雕塑 、建筑、工艺美术等 22、“元四家”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2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的三位画家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的代表性分别是最后的晚餐,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西斯廷圣母像 24、“六朝三杰”指: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25、“五墨六彩”:五墨: 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水墨画的色彩层次;六彩:黑、白、干、湿、浓、淡——中国画技法名 26、南朝谢赫六法: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
27、 德拉克罗瓦是浪漫主义画家, 列宾是现实主义主义画家, 普桑是新古典主义画家, 毕家索是立体主义画家, 夏加尔是现实主义画家 28、常用的美术字体有行揩美术字、 隶书美术字、 魏碑美术字以及姚体美术字 29、伦勃朗群像画《夜巡》 ,画面用一种舞 式的光线把众多人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构图,油画颜料的厚与 的对比使物体质感得到完美的表现 30、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 横幅 、 中堂 、 扇面 、 斗方 、手卷 等一.填空1、《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 知识传授 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 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新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 学科本位 、 科目过多 、和 缺乏整合 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使课程结构具有 均衡性 、 综合性 和 选择性 3、《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 接受学习 、 死记硬背 、 机械训练 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甄别与选拔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5、《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 集中 的状况,实行 国家 、 地方 、 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主动参与) 、 (乐于探究) 、 (勤于动手) 7、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教师提高 和 改进教学实践 的评价体系8、新的课程改革要促进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着眼于 认知 方面的发展9、课程往往是从 学习者 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1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2、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 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为中心的状况。
13、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 学科本位. 科目过多 和 缺乏整合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 九年制一贯 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综合课程 14、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 乐于探索. 勤于动手15、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评价体系16、各学科课程标准是 教材编写 教学评估 和 考试命题 的依据17、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评价的 甄别 与 选拔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18、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9、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教学内容 的呈现方式、 学生学习 方式和 教学中师生互动 方式的变革20、课程强调 学习者 作为学习的主体 t% {+ _% p- I! ]21、课程改革既是 社会发展 的需求,也是每个个体求得自身充分发展的内在需求。
22、学会 认知 、学会 做事 、学会 共同生活 、学会 生存 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23、地方课程具有 地域性 特征、 针对性 特征、 时代性和现实性 特征、 探究性和实践性 特征24、在教师角色转换中,应该由教学模式化向 教学个性化 转变,由居高临下向 平等融洽 转变25,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角色,具有三个特点a、积极地 旁观 ,b、给学生以 心理 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 学习气氛 ,c、注重培养学生的 自律能力 26、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a、由重传授向重 发展 转变,b、由统一规格教育向 差异性教育 转变,c、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 学 ”转变,d、由重结果向重 过程 转变,e、由单项信息交流向 综合信息交流 转变,f、由居高临下向 平等融洽 转变,g、由教学模式化向 教学个性化 转变27、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 教材 的处理上28、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 创造性学习 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向 教育促进者 转变29、《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造型.表现 欣赏。
述 设计应用 综合探索 四大学习领域30、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 教学方法 )和( 教学过程 )的改革6 U# g. K. N4 I2 q4 }6 b31、美术课程具有 人文 性质,是学校进行 美育 的主要途径32、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适应 (社会发展) 需要的人33、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34、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35、美术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5、改变过分强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37、改变过分强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38、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造就性和适应39、课程改革的目的: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40、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41、思维又可以分为(发散思维)思维和(收敛思维)思维两种类型,美术活动主动是(发散思维)思维活动42、艺术至高价值在于(创造),艺术教育的至高价值无疑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43、人的行为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性)行为,一种是(意志性)行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更多的调动学生的(情趣性)行为44、(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就是教育的过程与教育的目标的统一45、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6、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的学习内容是以四个领域来划分的,分别是(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究)47、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个部分组成48、(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49、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共分为(4个)学段50、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的第四个学段是(7—9)年级51、(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维的学习领域。
教心学部分六.简答题1.简述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解: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从教师与研究关系看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④从学习与社区的关系看 教师是社区型开放型教师2如何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欣赏.评述”?解: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欣赏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出除了欣赏获得审美感受,还应通过语言,文字等方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和理解3.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解:① 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②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③ 在广泛的情境中认识美术④ 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 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4.简述美育任务解: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得情感教育美育任务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②提高审美能力③培养审美创造力和塑造完美人格5、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