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体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研究.doc
7页个体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研究个体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本文遵循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的思路,根据陕西省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行为的调研结果,对陕西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陕西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在股票投资过程中的行为与投资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我国政策因素以及投资者自身情况等密不可分且陕西省个体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研究 本文内容:摘要:本文遵循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的思路,根据陕西省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行为的调研结果,对陕西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陕西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在股票投资过程中的行为与投资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我国政策因素以及投资者自身情况等密不可分且陕西省部分投资者存在缺乏对股票投资相关知识的学习、技术分析能力较低等问题关键词:个体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研究一、引言个体投资者是股票市场上的最主要力量截止2008年12月份,我国上证股市场累计开户数为6395.46万户,其中个人开户数6365.40万户,占总户数的99.52%而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其本身的心理因素、投资决策习惯以及市场噪声的干扰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行为。
个体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是否良好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投资者是否理性地投资因此针对个体投资者在各种投资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及心理模式进行分析,是证券市场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维护个体投资者利益的重要研究内容陕西省在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处我国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分,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外加这几年我国对“一路一带”政策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对陕西省的扶持力度,为陕西省金融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机因此对陕西省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颇具特殊意义为此本文以陕西省个体投资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描述统计分析的方法,基于调研数据,对陕西省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二、文献综述最初对投资者心理行为的理论研究是Keynes(1936)的“空中楼阁”理论,他从心理因素的角度出发,着重强调心理预期在人们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行为金融理论真正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1985年Debondt和Thaler发表了题为《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引发了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复兴。
在这之后,Thaler(1987,1999)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投资者“心理账户”以及“行为生命周期假说”等问题Shiller(1989)从证券市场的波动性角度,揭示出投资者具有非理性特征Delong(1990,1991)给出了噪音交易者模型,认为理性的行为具有相似性,非理性的行为却各有特点国内的李心丹和饶育蕾(2003)对行为金融学有较全面介绍李心丹(2002)通过“投资者行为心理实验”,“投资者交易账户实证检验”和“投资者行为问卷调查”,发现并揭示了中国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十种认知偏差李爱梅、凌文栓等(2007)在国内发放了一千多份调查问卷,根据对调查问卷收集上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绝大部分人们的心理账户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在对过度自信研究中,薛斐(2005)指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对股票市场上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现象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对损失厌恶的研究中,刘欢等(2009)发现损失厌恶与收益乘数和损失乘数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获益乘数大于或者等于损失乘数,则损失厌恶的现象就不会存在;损失乘数越少,则人们对其心理感受强度就会越低由于国外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开始时间早于我国许多年,所以国外对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相对更加完善,也更成体系。
目前,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落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国外学者所发现的行为偏差进行检验的层面上,缺乏理论上的创新,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显得不足我国大部分的研究文献侧重于分析投资者行为的理论结果,而忽视了对投资人行为过程的研究,缺乏对投资者决策过程的揭示,缺乏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来对这些行为进行解释本文将更多地运用行为金融学知识对投资者决策过程进行研究并解释三、陕西省个体投资者行为特征分析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个体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相关数据,通过问卷数据,分析陕西个体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星”软件发放,共回收问卷124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18份,问卷有效率为95.2%一)投资者基本信息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在118份问卷中男性占61.9%,女性占38.1%投资者的年龄为18-25岁占14.4%,26-35岁占23.7%,36-45岁占33.1%,46岁及以上占28.8%由此可见,陕西省个体投资者中男性占多数,中年人是陕西个体投资者中的主力军二)投资者行为特征1.风险意识当被问到“您认为在股票市场上投资风险很大”时,39%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很大风险;41.5%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一定风险;有6.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确定;12.7%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风险。
数据表明,约有八成以上的陕西个体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但仍有一成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2.分析能力当被问到“您注重技术分析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时,76.2%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一定的技术分析能力;15.3%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需要技术分析能力;有8.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确定数据表明,陕西个体投资者在对股票市场进行分析时,比较注重技术分析能力约有近80%的陕西个体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但仍有近20%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调查结果还显示,近51%的被调查者关注利率政策的变化这说明陕西个体投资者在对投资对象进行选择时,比较注重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3.心理特征当被问到“亏损50元钱与盈利200元后再亏损50元钱,您认为第一种情况会比第二种情况更令您心痛”时,27.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符合”,31.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一定”,40.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符合”由此可见,陕西省近三成的个体投资者在感知价格时,具有不同的心理账户当被问到“您认为自己买卖股票的能力高于大部分人”时,68.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符合”,11.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一定”,19.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符合”由此可见,陕西省大部分个体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时,具有过度自信的心理。
在118份问卷中,当被问到“当您刚刚购买的股票连续两天大跌时,您会选择继续持有”时,45.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符合”,18.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一定”,35.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符合”由此可见,陕西省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存在损失厌恶的心理当被问到“您关注您所投资公司的主要股东变动情况”时,23.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符合”,26.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一定”,5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符合”这说明陕西省个体投资者中近半数的被调查者的跟庄心理并不明显当被问到“您会选择投资社会普遍认为投资前景比较乐观的公司作为您的投资对象”时,5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符合”,15.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一定”,34.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符合”由此可见,陕西省个体投资者中约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存在从众心理四、对个体投资者的建议(一)提升个人投资素养从调研数据来看,部分陕西个体投资者仍然风险意识薄弱,且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作为个体投资者,应培养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不仅要充分认知风险程度,还应增强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才能在风险来临之际妥善处理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体投资者的资金量不够雄厚,信息的获取量也往往不够充分,在这些劣势面前唯有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才能及时有效的抵御市场风险。
二)正确认知心理偏差本次调研数据表明,陕西个体投资者存在比较明显的非理性心理,这会影响他们做出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因此,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中投资者必须端正心态,正确认知自己,尽量纠正自己的心里偏差五、结论本章主要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得出的陕西省个体投资者股票投资的行为特征相关结论一)投资者的结构特征从性别的角度来看:男性个体投资者所占的比例(61.9%)远高于女性占的比例(38.1%);从年龄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个体投资者的年龄处于26岁到45岁之间,陕西省个体投资者中中年人是主力军二)投资者行为特征在风险意识方面:陕西省个体投资者普遍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但仍有小部分人风险意识薄弱;在分析能力方面:陕西省个体投资者普遍比较注重技术分析能力,且比较关注市场利率的变动在心理特征方面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约占三分之一陕西省个体投资者对价格的感知,具有不同的心理账户,但是他们的心理账户偏差并不严重;第二,陕西省个体投资者存在较明显的过度自信现象;第三,陕西省个体投资者中有接近半数存在损失厌恶心理,这些人在面临损失时,更倾向于风险寻求;第四,陕西省个体投资者的跟庄心理并不明显,仅有极少部分的个体投资者非常关注股东的行为;第五,陕西省个体投资者群体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从众心理。
作者:李艳珍 陈子宇 胡丁超个体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研究 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