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崇德尚学自强笃行资料.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102129173
  • 上传时间:2019-10-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崇德尚学,自强笃行姓 名: 系室(班级): 联系方式: 崇德尚学,自强笃行王 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经典《大学》中的名句,讲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古之大学与今之大学形式上已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但究其本质也只是功能上的扩充,大学的办学宗旨不外乎立德树人、培育人才我校的校训“明德任责,好学力行”充分体现了勉励学生完善思想品德,勇于担当责任,学习实践并重的办学宗旨我校建校之初,就勉励学生“为一身计,则勉立修名;为豫生计,则谋臻乐利;为全国计,则图进富强”,要求学生完善品德,以祖国富强为己任,努力学习抗战期间,学校又以“焦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我;工程建设,当前责任不让人”之气概,激励全体学生胸怀天下、勇担重任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更是要求学生融入时代洪流,志存高远,心怀大爱,好学力行,报效祖国。

      无论在任何时期,我校的育人理念始终以道德与责任为先,知行并重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也是一种办学文化,更代表了一个社会的先进文化方向作为当代大学生,崇德尚学应当是我们最张扬的风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正是我们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首次以这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它是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同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构成了完整的价值体系其内容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分别代表了三个层面上的价值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2014年5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期间曾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原话这样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作为当代大学青年,以德为先,明理修身,当牢记于心,践行于实际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改变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矛盾化等特点,而且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足够的认同,对德育的轻视,已不是个别现象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员,越是在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当代大学生越是应该深刻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德惟馨,好学力行,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十八大的报告把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要求,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应当如何做到“明德修身”?1、 立德,从习惯开始一个人品德的建立,首先应该从习惯开始改变,从改变固有的观念开始改变当今社会正处于深化改革的调整时期,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各种意识形态鱼龙混杂,社会充斥着各种不正常的价值观,屡见不鲜的“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当下受到热捧的“厚黑成功学”,以及校园内外弥漫的急功近利的“成功秘诀说”、“教育谋官论”等,使得越来越多青年学生受到这些功利思想的侵蚀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缺失与扭曲,使得这种情况愈发普遍当代学生在道德价值方面的缺失往往是源于从小建立起的各种不正常的习惯开始的,所以,立德必须从习惯的改变开始。

      《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把“习惯”比喻为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你的方向盘你会变成怎样,习惯将起到潜在的决定作用从习惯的表现形式上,有两个层面需要改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习惯也许,一个人通过自制与理智可以改变现实中的做法,却无法控制自己大脑中的想法,如果只是一时行为上的勉强改变,并不去努力使思与行一致,那么这样的改变将没有任何的持续性,终有一天行为还是要回归于思想,所以,改变必须先从惯有的思维开始,重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是非观再则,就是从行为层面改变固有的习惯,笃行于实际,只有将精神层面的东西表现出来,才算是完成了一次真正的改变2、 明德,从细微处起德行的建立是一个缓慢而又永无止境的过程,小德虽小,确如星星之火,若引导得法便可燎原明德,正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要将自己的德行展示出来,给予阳光,使其茁壮成长当今社会是一个道德迷失的境况,很多人不再提倡美德,不再相信德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道德的影响,我以为从细微小事处最易见效必须承认,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与人之间始终难以做到真正的相互理解,而且,在这个快节奏的当下,人与人的心灵交流可谓少之又少,那么,如何才能让别人感受到你身上的“德”,认同这种“德”呢?我以为,比起苍白无力的语言交流,见于实际的切实行动更易让人感受到。

      比如说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你未必需要为其他人做多少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持续不断的为他人做一些小事有人说现代人是孤独的,对此,我深有体会在学校或社会中,越来越缺少像亲人一样关心你的人,很多所谓的“关心”也只是说说而已,其实,我们需要的也只是一杯热水的温度,“孤独”的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份稳定的关心德,并无大小之分,只在于能否被人感受、理解,你认为的“德”若不能被人感知、接受,也不过就是自诩清高罢了所以,不要小看这些隐藏于生活中的小事,小事虽小,却极有可能改变你3、 崇德之下,尚学为先 德行兼立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始终是第一要务,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今大学校园里,充斥着一种浮躁、轻视学术、急功近利的学风,学生们不再为了获取知识、提高技能而努力,学习成了一种厌倦,上课成了一种形式,考试成了一种应付,论文成了一种抄袭,逃课成了一种惯例,恋爱成了一种必修,网络成了一种本能我不禁要问,这样的生活真的是你要的吗?四年过后,留下的恐怕也只有空虚吧虽然很俗套,但这句话无可置疑:学习是为了自己,与他人无关当然,也有人会把读书无用论搬出来,认为学习好不如关系好、成绩好不如家世好、能力好不如嫁得好。

      我则以为,在其位,谋其职,学生也是一种职业,既然身为学生,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责也只有一个“学”字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诸君皆系学生,然所谓大学者,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也诸君在此校肄业,须尊重道德,专心学业庶不辜负大学生三字这是我们所必须坚守的大学教育之精要4、 心系国家,青春梦想“青年者,国家之魂”未来,要靠青年去创造;历史,要靠青年去书写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不可能置身事外;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唯有在青年的奋斗中才能变为现实;中华民族的梦想,必将寄望于青春的力量心系国家,投身中国梦,不能简单理解为奉献,它也是为个人奋斗赋予更大的意义和价值青年人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收获者、享用者青年的命运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运,青年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我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决定着国家未来的走向一切着眼未来的民族,都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只有植入奋斗的基因,青春之树才会枝繁叶茂,只要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正值青春芳华的我们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将自己的青春火力投入到文化学习、道德建立、回报社会、关心国家上来,让自己有无可置疑的资格与能力投入到未来的梦想实现中去,闪耀我们的“青春梦”,将我们的青春正能量注入到我们的“中国梦”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崇德,以立人;尚学,不存疑;自强,不退缩;笃行,当努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当以这八个字为立人修身之本,全面发展,担起我们的国家责任,用“青春梦”支撑起“中国梦”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