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义水浒传序阅读题及答案.doc
4页忠义水浒传序阅读题及答案 李贽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贤圣,不愤那么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是故愤二帝之北狩,那么称大破辽以泄其愤;愤南渡之苟安,那么称灭方腊以泄其愤敢问泄愤者谁乎?那么前日啸聚水浒之强人也,欲不谓之忠义不可也是故施、罗二公传《水浒》而复以忠义名其传焉 夫忠义何以归于《水浒》也?其故可知也夫水浒之众何以一一皆忠义也?所以致之者可知也今夫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理也假设以小贤役人,而以大贤役于人,其肯甘心服役而不耻乎?是犹以小力缚人,而使大力者缚于人,其肯束手就缚而不辞乎?其势必至驱天下大力大贤而尽纳之水浒矣那么谓水浒之众,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可也然未有忠义如宋公明者也今观一百单八人者,同功同过,同死同生,其忠义之心,犹之乎宋公明也 独宋公明者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那么忠义之烈也。
真足以服一百单八人者之心,故能结义梁山,为一百单八人之主最后南征方腊,一百单八人者阵亡已过半矣;又智深坐化于六和,燕青涕泣而辞主,二童就计于混江宋公明非不知也,以为见几明哲,不过小丈夫自完之计,决非忠于君义于友者所忍屑矣是之谓宋公明也,是以谓之忠义也!传其可无作欤!传其可不读欤!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读,一读此传,那么忠义不在水浒,而皆在于君侧矣贤宰相不可以不读,一读此传,那么忠义不在水浒,而皆在于朝廷矣兵部掌军国之枢,督府专阃注外之寄,是又不可以不读也,苟一日而读此传,那么忠义不在水浒,而皆为干城心腹之选矣否那么不在朝廷,不在君侧,不在干城腹心,乌在乎?在水浒此传之所为发愤矣假设夫好事者资其谈柄,用兵者藉其谋画,要以各见所长,乌睹所谓忠义者哉! 注:阃(kǔn),指城门的门槛阃外,指朝廷之外的地方州县 1.以下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夫忠义何以归于《水浒》也 归:归属 B.二童就计于混江 就:听从 C.不过小丈夫自完之计 完:保全 D.假设夫好事者资其谈柄 资:资助 2.以下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使大力者缚于人 晋人御师必于殽 B.是之谓宋公明也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传其可无作欤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D.是以谓之忠义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3.以下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A.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
因为自从宋朝廷不振作,本末倒置,大贤人身处下位,无德无才之人身居高位 B.是故施、罗二公传《水浒》而复以忠义名其传焉 因此施、罗二位先生为水浒写传而又以忠义命名,使它能够千古流传 C.今夫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理也 道德不高的人受道德高尚的人役使,不贤之人受大贤之人役使,这是事理所在啊! D.否那么不在朝廷,不在君侧,不在干城腹心,乌在乎?在水浒 不这样,那么(忠义)就不在朝廷,不在国君的身旁,不在国家的保卫者中,(忠义)在哪里呢?在水浒 4.以下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作者认为《水浒》像《史记》一样,是发愤之所作,肯定了《水浒传》的创作意旨和思想内容 B.宋江并非不知二童等人的所作所为,然而他并不挑明,也不加以阻拦,这是他明哲保身的计策 C.为国家社稷着想,有国者和各级官吏都应当读《水浒》,让水浒之忠义在朝廷、在君侧、在干城腹心 D.因为不肯甘心服役受辱,不肯束手就缚受命,所以大力大贤的一百单八人尽纳水浒,成就忠义之名 1. D 2. C 3. B 4.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