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陕西省咸阳市师院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55241806
  • 上传时间:2022-0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5.7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陕西省咸阳市师院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吗”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参考答案:C2. 有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④掌握司法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3. 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是指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挺进大别山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共的十年对峙。

      依据材料“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征途漫漫的撤退”可知,材料中的“行军”是指1934—1936年的红军长征只有C项符合题意,正确;A、B、D三项均排除4. 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这一看法(  )A.客观中肯,切中时弊B.背离事实,无端歪曲C.过于拔高,服务现实D.标新立异,创新史观参考答案:C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没有认识到其局限性,故不是客观中肯,故A错误;这一看法并未完全背离事实,故B错误;梁启超这一看法过于拔高,是服务于维新变法的现实,故C正确;梁启超这一看法并非创新史观,故D错误5. 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合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公平参考答案:B6. 据史书记载:“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

      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参考答案:知识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从唐朝以后,中国再未出现长期分裂的状态,原因在于“中国文明规模巨大”,“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可见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消除了”割据基础,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符合史实,但不是材料所指,排除7.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参考答案:C8.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 A.天行有常B.小国寡民C.“仁”D.以法治国参考答案:C9. 下图为古代传说的神兽獬豸(xièzhì),拥有很高的智慧,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獬豸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

      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据此说明A.法权神圣不可侵犯B.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C.神权为王权服务D.中国古代司法由神主宰参考答案:C依据题意可知神兽獬豸代表的是神权,它由统治者饲养,惩罚有罪的人,维护统治,故正确答案为C项A、B两项在题中没有表述;D项对题意理解错误10.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的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A.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C.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因素参考答案:C11. 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C.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参考答案:C12. 英国诺丁汉大学一位学者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

      作者对“这个思想”的评价是①给中国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②为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④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A13. 《海湾战争参战各方伤亡情况统计》发生上表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伊拉克地势平坦        B.伊拉克军队仓促应战C.美军人多势众          D.美军广泛使用高科技参考答案:D14. 列宁的《四月提纲》最初被彼得堡委员会以13票反对、2票赞成、1票弃权否决但是,列宁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思想主张,频繁地向中央委员会的同志们宣传和解释,并在不同的组织层面上进行辩论,终于赢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多数票通过这表明(  )A.俄国不具备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B.列宁的革命主张在党内并没有获得支持C.俄国从此后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D.列宁的执着精神有利于十月革命的爆发参考答案:考点:俄国十月革命.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正确解读能力.解答:从材料中“列宁的《四月提纲》最初被彼得堡委员会以13票反对、2票赞成、1票弃权否决.但是,列宁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思想主张,…终于赢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多数票通过”,说明正是由于列宁的执着精神,才使布尔什维克党通过了十月革命的决定,故D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正是由于俄国革命的条件成熟,才是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并且成功,故A排除;B项与材料“终于赢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多数票通过”不符,故排除;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是“七月流血事件”,故C排除.故选D.15. 列宾是同果戈里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同他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

      他以我们无可比拟的勇敢……一头扎进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利益他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19世纪80年代初最出色的一幅批判现实主义油画,该画不能说明A.俄国的工业革命缺乏自由劳动力B.俄国的交通运输业落后C.农奴制和成为俄国发展的严重障碍D.俄国还未出现机器生产参考答案:D16. 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和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参考答案:D17.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或者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可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参考答案:D18. 肖邦的祖国波兰在近代曾被外国瓜分,他在巴黎完成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舒曼曾称赞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这体现出(  )A.肖邦的音乐作品具有明显的民族色彩B.波兰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缓慢C.波兰音乐在肖邦生活的时期走向巅峰D.民族乐派的音乐充满感伤情绪参考答案:考点:IB:浪漫主义音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近代文学艺术相关内容﹣﹣肖邦的音乐作品,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词“波兰在近代曾被外国瓜分”、“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解答:根据题干材料“波兰在近代曾被外国瓜分”、“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可以看出肖邦的音乐作品具有明显的民族色彩,故A项表述符合题意;BCD三项题干材料都不能反映.故选A.19.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参考答案:C20. “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①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问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C21. 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佛说万理俱空,吾儒说万理俱实他认为“人心”和“理”是一体的,而佛教“人心”和“理”是分离的这反映了朱熹A.主张人放弃一切欲望B.吸收了佛教有益成分C.倡导和谐的社会秩序D.反对佛教的禁欲主义参考答案:D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知,朱熹认为“人欲”和“天理”是一体的,反对佛教把“人欲”和“天理”分离开来,据此可知朱熹反对佛教的禁欲主义,故选DA项说法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可以排除;BC两项的说法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可以排除22.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B.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C.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D.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督参考答案:答案:A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