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冲带变质岩特征-第1篇-深度研究.docx
42页俯冲带变质岩特征 第一部分 俯冲带变质岩定义 2第二部分 变质作用类型与机制 5第三部分 变质岩形成环境 12第四部分 变质岩矿物学特征 17第五部分 变质岩结构构造 22第六部分 变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28第七部分 变质岩与俯冲带关系 32第八部分 变质岩成因分析 37第一部分 俯冲带变质岩定义关键词关键要点俯冲带变质岩的定义与成因1. 俯冲带变质岩是指在板块俯冲过程中,由于地壳深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岩石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类型2. 这种变质作用通常发生在板块边缘的俯冲带,是地壳物质循环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领域3. 俯冲带变质岩的形成与板块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反映了地球内部深部过程的复杂性俯冲带变质岩的地质特征1. 俯冲带变质岩通常具有明显的层状构造,反映了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的变形和重结晶过程2. 这些岩石的矿物组合复杂,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等,且矿物形态和大小往往与变质程度有关3. 俯冲带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从基性到酸性均有出现,反映了地壳物质来源的多样性俯冲带变质岩的变质相与变质程度1. 俯冲带变质岩的变质相主要分为低温低压相、中温低压相、中温高压相和高温高压相。
2. 变质程度通常通过变质指数(如峰期温度、峰期压力)来衡量,反映了变质作用的强度3. 不同变质相和变质程度的岩石在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和化学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俯冲带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1. 俯冲带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其形成过程中的物质来源和演化历史2. 这些岩石通常具有较高的铝硅酸盐含量,反映了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和重熔作用3. 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分析为研究俯冲带变质岩的地球化学演化提供了重要手段俯冲带变质岩的地质意义与应用1. 俯冲带变质岩是研究地壳深部过程和地球动力学的重要窗口,有助于揭示板块构造演化历史2. 这些岩石在矿产资源勘探和能源开发中具有重要价值,如铜、铅、锌等金属矿产3. 俯冲带变质岩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是地质科学的前沿领域俯冲带变质岩的研究方法与技术1. 研究俯冲带变质岩的方法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岩矿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2.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地质雷达、地震勘探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了对俯冲带变质岩的认识水平3. 数值模拟和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为俯冲带变质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俯冲带变质岩是指形成于俯冲板块边缘的变质岩。
这类岩石主要形成于板块俯冲过程中,当较轻的板块向下俯冲进入较重的板块下方时,由于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使得原岩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矿物组合的变质岩俯冲带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阶段:1. 原岩形成:俯冲带变质岩的原岩多为沉积岩或火山岩,它们在板块边缘的沉积盆地中形成2. 板块俯冲:当板块俯冲时,原岩被拖入地壳深部,压力和温度逐渐增加3. 变质作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原岩发生变质作用,矿物成分、结构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4. 岩浆作用:在俯冲带深部,岩浆活动可能导致原岩的部分熔融,形成新的岩石5. 岩浆侵入:岩浆上升冷却凝固,侵入到变质岩中,形成侵入岩俯冲带变质岩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特征:- 片理结构:由于区域变质作用,变质岩常表现出片理结构,如板状、柱状或千枚状等 构造变形:俯冲带变质岩常伴随有复杂的构造变形,如褶皱、断层等2. 矿物组合:- 变质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等,这些矿物在变质过程中形成或转变 指示矿物:某些矿物如石榴子石、蓝闪石等,可以作为指示变质程度的标志3. 化学成分:-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俯冲带变质岩具有特定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如高铝、高钾、高钠等。
同位素组成:如锶同位素、铅同位素等,可以反映原岩的来源和变质历史4. 变质程度:- 低级变质岩:如绿片岩相,矿物组合简单,结构较原始 中级变质岩:如片麻岩相,矿物组合复杂,片理发育 高级变质岩:如榴辉岩相,矿物组合丰富,结构复杂5. 地质年代:俯冲带变质岩的形成年代通常与板块俯冲的时期相一致,因此它们可以提供板块构造演化的时间线索综上所述,俯冲带变质岩是地质学中研究板块构造、变质作用和岩石成因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类岩石的研究,可以揭示地壳深部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演化历史,为理解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重要信息第二部分 变质作用类型与机制关键词关键要点区域变质作用1. 区域变质作用是指在较大范围内,由于地壳深部热流和地壳运动引起的变质作用这种作用通常伴随着岩浆侵入和构造运动2. 主要特征包括:变质带的形成、变质相的变化和变质岩的分布规律变质相的变化通常与温度和压力条件密切相关3. 前沿研究关注区域变质作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以及变质作用对成矿作用的影响接触变质作用1. 接触变质作用是指岩浆侵入体与围岩接触时,由于岩浆热和化学反应引起的变质作用2. 主要类型包括热变质、化学变质和交代变质热变质主要表现为矿物成分和结构的改变;化学变质则涉及元素和化合物的交换。
3. 研究趋势集中于接触变质作用与成矿系统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接触变质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动力变质作用1. 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在构造运动过程中,由于地壳应力变化导致的岩石变形和变质2. 主要表现为岩石的塑性变形和矿物结构的变化,如片理化和片麻岩化3. 研究重点在于动力变质作用与区域构造背景的关系,以及变质作用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影响流体变质作用1. 流体变质作用是指在地质过程中,流体(如水、盐溶液、油气等)与岩石相互作用引起的变质作用2. 流体可以携带和传递热量、化学物质和应力,从而影响岩石的变质程度3. 前沿研究关注流体变质作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以及流体对变质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区域变质作用与构造演化1. 区域变质作用与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是地壳演化的重要记录2. 研究内容涉及变质作用发生的构造背景、变质作用对构造演化的影响,以及变质岩的构造解析3. 当前研究趋势关注变质作用与大型构造事件(如板块俯冲、碰撞等)的关系变质岩地球化学特征1. 变质岩地球化学特征是研究变质作用的重要手段,包括元素组成、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分布等2. 通过分析变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揭示变质作用的类型、温度、压力条件以及流体活动等。
3. 前沿研究关注变质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以及变质岩地球化学演化趋势变质岩是地壳深部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下,经历了矿物成分和结构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在俯冲带,变质作用尤为显著,其类型和机制复杂多样以下是对《俯冲带变质岩特征》中介绍的变质作用类型与机制的内容简述:一、变质作用类型1. 热变质作用热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变质作用根据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1)中低温变质作用:温度一般在300-500℃之间,主要表现为矿物成分的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和结构构造的改造2)中高温变质作用:温度在500-700℃之间,主要表现为矿物成分的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和结构构造的改造,同时伴随着岩石的变形3)高温变质作用:温度在700℃以上,主要表现为矿物成分的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和结构构造的改造,以及岩石的变形和流变2. 压力变质作用压力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在高压条件下发生的变质作用根据压力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1)低压变质作用:压力一般在200-500MPa之间,主要表现为矿物成分的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和结构构造的改造2)中高压变质作用:压力在500-1000MPa之间,主要表现为矿物成分的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和结构构造的改造,以及岩石的变形和流变。
3)高压变质作用:压力在1000MPa以上,主要表现为矿物成分的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和结构构造的改造,以及岩石的变形和流变3. 化学变质作用化学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在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下发生的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矿物成分的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和结构构造的改造4. 构造变质作用构造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矿物成分的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和结构构造的改造,以及岩石的变形和流变二、变质作用机制1. 热动力机制热动力机制是指岩石在高温条件下,由于热能的作用而发生的变质作用其主要机制包括:(1)热传导:岩石内部的温度差异导致热能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从而使岩石发生变质2)热辐射:岩石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辐射作用,使岩石内部温度升高,从而发生变质3)热对流:岩石内部的流体(如水、蒸汽等)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对流,使岩石内部温度升高,从而发生变质2. 压力机制压力机制是指岩石在高压条件下,由于压力的作用而发生的变质作用其主要机制包括:(1)压电效应:岩石在高压条件下,由于压电效应而产生应变,导致矿物成分的交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2)压溶作用:岩石在高压条件下,由于压溶作用而产生矿物成分的交代作用。
3)应力诱导相变:岩石在高压条件下,由于应力诱导相变而使矿物成分发生变化3. 化学机制化学机制是指岩石在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其主要机制包括:(1)交代作用: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下,与其他矿物成分发生交代作用2)重结晶作用: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下,发生重结晶作用,形成新的矿物3)结构构造的改造:岩石在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下,其结构构造发生改造4. 构造机制构造机制是指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其主要机制包括:(1)应力诱导相变: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由于应力诱导相变而使矿物成分发生变化2)构造变形: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构造变形,导致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的变化3)构造流变: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构造流变,导致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的变化综上所述,俯冲带变质岩的变质作用类型与机制复杂多样,涉及热动力、压力、化学和构造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变质作用类型与机制,有助于深入认识俯冲带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和演化规律第三部分 变质岩形成环境关键词关键要点俯冲带变质岩的地质背景1. 俯冲带是地球上岩石圈板块相互碰撞和俯冲的区域,这种地质活动为变质岩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环境。
2. 俯冲带地质背景下的变质作用通常伴随着高压和高温条件,这些条件是变质岩形成的关键因素3. 俯冲带地质背景的复杂性决定了变质岩类型的多样性,包括高压低温和高压高温变质岩等俯冲带变质岩的成因机制1. 俯冲带变质岩的形成与板块俯冲过程中的岩石圈深部物质流动密切相关2. 成因机制中,地壳和岩石圈深部物质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变化3. 研究表明,俯冲带变质岩的成因机制涉及多种地质过程,如折返、流体活动、构造变形等俯冲带变质岩的矿物学特征1. 俯冲带变质岩的矿物学特征反映了其形成过程中的地质环境和条件。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