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地理基础知识提纲荟萃.docx
14页七年级上册地理基础知识提纲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是球体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方→借鉴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2、证明地球形状的生活例子:a.海边看远航归来的船只先见帆,后见船身 b.登高望远3、地球大小: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4、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5、制作简易的地球仪,地轴与底座成66.5°夹角6、纬线和纬度:①纬线的形状为圆;②纬线的长度不等长,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③纬线相互平行,指示东西方向;④纬度的起始线为赤道,即0°纬线,向北向南各划分为90°;⑤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⑥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⑦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界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界线7、经线和经度:①经线的形状为半圆;②所有经线等长,约2万千米;③所有经线相交于两极,指示南北方向;④经度的起始线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该经线过英国伦敦,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80°;⑤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往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到160°E为西半球8、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经线圈能把地球平分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1、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自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从极点看南顺北逆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一年意义昼夜更替;时间差异,东早西晚;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2、东经增大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3、①:节气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太阳光线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昼长达一年中最短南半球相反②:节气为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③:节气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南半球相反④:节气为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4、每年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12、次年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5、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但四季分明6、时区: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我国全国用北京时间,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3、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大的,表示实地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实地范围大,内容简略4、地图上的方向①一般地图:面对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按指向标判别方向,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纬网图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5、选择适用的地图:根据使用目的选择时,去公园游览,选择导游图;外出旅行确定行程,选择交通图;了解某个国家或地区,选择世界政区图根据范围大小选择时,范围大的,选择比例尺小的地图;范围小的,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2、等高线就是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等高距就是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度差。
默认单位是米海平面的海拔为0米3、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4、判断地形部位:①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③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④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⑤鞍部:两个山峰中间相对低缓的地方,形似马鞍5、陆地的地形类型:①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宽广平坦②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广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和缓③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④丘陵:海拔200-500米之间,地势起伏较大⑤盆地:四周高,中间低6、分层设色地形图: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丘陵,黄褐色表示高原,棕褐色表示山地,白色表示冰川积雪,蓝色表示海洋7、地形剖面图:更直观地表示地面沿某一方向地形地势起伏的大小和坡度的陡缓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1、世界海陆分布:海洋占71%,陆地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大陆2、全球共分为七大洲①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②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欧洲、北美洲;③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南极洲;④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⑤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⑥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⑦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⑨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美洲⑩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3、主要大洲的分界线:①亚欧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②亚非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③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④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⑤欧非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4、四大洋:①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②跨经度最广且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③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2、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重要证据:大西洋两岸,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海岸线十分相似,两岸许多生物都存在亲缘关系,两岸的岩石、古老地层有许多相似性3、板块运动学说:①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分为六大板块②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③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4、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板块运动:①张裂运动,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②碰撞挤压运动,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山、阿尔卑斯山脉;板块碰撞的另一种现象:海洋消亡,如地中海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1、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如明天大风降温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昆明四季如春2、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力共分为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大如:表示北风6级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为1—50,空气质量状况为优,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状况为良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度污染5、影响空气质量的方式:燃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烟尘、烧煤取暖等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中,记做“℃” 2、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或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作气温日较差3、气温的描述:20℃以上叫高温,0℃以下叫寒冷,0-20℃叫温和一年中最冷月的平均气温都大于15℃,描述为全年高温。
4、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南半球相反;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5、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小闭合的等温线,如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就是高温中心等温线大致沿东西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6、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①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因素—纬度因素②同一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影响因素—海陆因素7、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因素—地形因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2、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3、降水类型:月降水>100mm为多雨,月降水<30为少雨,30-100为湿润,共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全年湿润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4、降水的分布规律可概括为“四多四少”:①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④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5、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6、世界上的“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上的“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1、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温度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广大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亚欧大陆西岸、内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面积最大 温带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回归线—35º大陆东岸,如中国、美国、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沿海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北纬40º—60º大陆东岸,如中国北方地区、朝鲜半岛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º—40º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典型温带海洋性气侯全年温和湿润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典型内陆温带大陆性气侯夏热冬冷,全年少雨南北纬40°~60°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 寒带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两极地区高原山地气候全年气温低,降水较少高山、高原地区,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4、气候类型的判断:分析气温曲线判断温度带,然后分析降水量柱状判断气候类型。
判断内容判断依据判断结论所属半球气温值6、7、8月气温高北半球12、1、2月气温高南半球所属温度带最热月和最冷月气温最冷月大于15℃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在-15℃—0℃之间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最热月气温低于10℃寒带气候5、气候变暖:原因:①人类燃烧矿物燃料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②砍伐森林:极地的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措施:①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②植树造林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