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经营管理故事之六.ppt
9页庆功宴后 汉高祖刘邦如何 展开绩效评价为摆脱困境巩固国家政权 刘邦身陷“绩效门”危机• 西汉建国之后,刘邦为了尽快稳定这来之不易的 大好局面、避免再起战火,立即根据将士们的绩 效贡献进行封赏首先,他对在打败项羽的战争 中具有突出贡献的、相对独立的各路军事统帅进 行分封,给予最高封赏,即所谓的“封异姓王”因为这个群体功劳最大,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 然后,是分封爵位这个过程充满了争议,焦点 是“一线业务人员”与“二线的支持与管理人员”的绩效贡献大小问题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 ,所以得到的封赏应该最多而一线的功臣们则认为,自己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却没有一个舞文弄墨的行政后勤官员得到的多,大呼不公这 样争争吵吵持续了一年,才封了二十几位功臣, 其余的人仍然没有得到封赏舆论导向开始对刘 邦不利,未被分封的大臣们开始抱怨刘邦“所封皆 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中 国历史上颇具领导人格魅力的刘邦身陷“绩效门” 危机 为摆脱困境,巩固国家政权,刘邦针对绩效评价 的各关键环节采取应对措施 • 第一,明确绩效标准,区分战略绩效与执行绩效 由于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对绩效评价的标准存在 较大的争议。
焦点问题是文官萧何的绩效评价高 于所有武官的决议,这遭到了武官们的集体反对 面对大臣的质疑,刘邦举了个不是很恰当,但 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有效的区分了战略绩效与 执行绩效的差别刘邦说:“你们知道打猎是怎么 回事吗?”大臣们说:“知道刘邦又问:“那你 们也知道猎狗吧?”大臣们说:“也知道刘邦说 :“这个打猎呢,追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指明野兽、兔子的位置的,是猎人你们这些能够抓到野兽的,只不过是功狗罢了 ,而萧何能够指出野兽的位置、适时放出猎狗, 则是功人!”这样一来,大家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第二,注重绩效沟通,适时传递评价信息 刘邦是一位注重沟通的领导,能够利用各种机会 与大臣们交换关于绩效评价的看法,以减少偏差 在一次请大臣们饮酒的场合,刘邦要求他们如 实地分析为什么刘邦能够得到天下而项羽却没有 大臣们的分析更多的关注刘邦本人的行为,即“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 同利也”,对刘邦的激励手段给予了高度的称赞而高祖却华丽转身,避而不谈自己的领导才能, 借机会将张良、萧何、韩信三位取得卓越绩效的 功臣推向前台,表达自己对绩效评价的观点,为 自己的分封行赏决策奠定舆论基础,减少冲突的 发生。
刘邦还向自己的重臣了解其对各官员的看 法,拓宽绩效评价的角度,减少偏差例如,“韩 信带兵,多多益善”就发生在刘邦与韩信的一次绩 效面谈的过程中 • 第三,关注绩效评价反馈,保持绩效评价策略的 灵活性 刘邦在办公室的楼梯间里看见外面有一些将领在 一起窃窃私语,就问顾问张良:“这些人在嘀咕什 么呢?”张良说:“陛下,您还不明白么,他们是 在谋反啊刘邦说:“天下马上就要安定下来了 ,为什么还要造反呢?”张良说:“陛下您原来就是个老百姓,靠着这帮人得到了天下,而您现在 给跟您关系比较近的萧何、曹参都封了大官,把 跟您结仇的人都给杀了现在朝廷在搞绩效评价,大家都知道,您就是把天下都送出去,恐怕也不够这些人分的,所以,这些人担心不 但得不到封赏,反而担心自己因以前得罪过您而 被您杀掉,所以,他们就商量着要造反刘邦忙 问:“那怎么办?”张良说:“陛下现在最憎恨的人 是谁,而且,得大家都知道这事儿刘邦说:“雍齿跟我有过节,曾经有几次都让我很没面子, 我很想杀了他,但考虑到他还有些功劳,所以有 些下不了手张良说:“那你就先封他吧,这样大家看到陛下封了自己的仇人,心里就不会担心自己没有封赏和被杀了刘邦听了马上着手落实有关部门为雍齿确定绩效成绩并封侯。
没有被封的大臣们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得喝酒庆祝 • 回到现实,关注绩效评价的关键环节 :无论是传 说,还史实,都证明做好绩效评价,要注意以下 问题:绩效评价是一把手工程,制定评价体系和 对关键岗位的绩效评价需要领导者亲历亲为;绩 效评价的内容需涵盖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包括业绩、能力与态度;绩效评价决策的制定要 听取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保证决策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