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安全技术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docx
7页1•爆炸性气体、蒸气按()分为IIA级、IIB级、IIC级A. 引燃温度B. 爆炸极限C.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D. 闪点答案:C【解析】爆炸性气体、蒸气按最小点燃电流比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分为II级A、IIB级、IIC 级爆炸性粉尘、纤维按其导电性和爆炸性分为IIIA级和IIIB2.对危险物质进行分类、分组,目的在于便于对不同的危险物质进行管理,在划分的过程中, 主要将爆炸性危险物质划分为三类:1类、II类、III类下列属于II类危险物质的是()A. 矿井甲烷B. 氢气C. 可燃性粉尘D. 人造纤维飞絮答案:B【解析】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如下:1类:矿井甲烷II类:爆炸性气体、蒸气III类:爆 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3•爆炸性气体、蒸气按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分为IIA级、 IIB级、IIC级下列关于这三个级别的危险气体危险性排序正确的是()A. IIA 级 >IIB 级 >IIC 级B. IIA 级VIIB 级VIIC 级C. IIA 级VIIC 级VIIB 级D. IIB 级>IIA 级>IIC 级答案:B【解析】IIA级、IIB级、IIC级对应的典型气体分别为丙烷、乙烯和氢气。
其中,IIB类危 险性大于IIA类,IIC类危险性大于前两者,最为危险4•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对危险场所分区,分为0区、1区、2区根据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范围典型示例图(下图)中可以看出,图中为易燃物质 重于空气、设在户外地坪上的浮顶式贮罐,箭头标记处应划分为的区域为()贮缝妃堤 贮薙丸块A. 0区B. 1区C. 2区D. 3区 答案:A【解析】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可 划为 0 区,例如,油罐内部液面上部空间;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 区域可划为1 区,例如,油罐顶上呼吸阀附近;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及时出现也只可能是短 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可划为2区,例如,油罐外3m5. 对爆炸性粉尘环境,需要根据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 度进行分类若在正常运行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 与空气混合物或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此类爆炸性环境应确定为 ()A. 1 区B. 2 区C. 20 区D. 21 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危险物质及危险环境。
20 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 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或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 场所及容器内部6. 通风条件和释放源的等级综合决定了环境的爆炸危险性同时,释放源也是划分爆炸危险 区域的基础下列关于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和释放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级释放源是连续、长时间释放或短时间频繁释放的释放源B. 包含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0区C. 二级释放源是正常运行时周期性释放或偶然释放的释放源D. 包含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0区答案:C【解析】释放源有以下几种情况:(1) 连续级释放源:连续、长时间释放或短时间频繁释放的释放源2) 一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周期性释放或偶然释放的释放源3) 二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不释放或不经常释放且只能短时间释放4) 多级释放源:包含以上两种以上特征 存在连续释放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0区;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分为1区;存在 第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2区7. 对于有爆炸性危险的环境要使用与其危险相对应的防爆电气设备下列关于防爆电气设备 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I类电气设备适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II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甲烧意外的爆炸性气体环 境B. III类电气设备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C. 对于II类电气设备分级中,保护等级的排序为GaVGbVGcD. 对于III类电气设备分级中,保护等级的排序为Da>Db>Dc答案:C【解析】用于煤矿有甲烷的爆炸性环境中的I类设备分为Ma、Mb两级;保护级别Ma>Mb。
对于II类电气设备分级中,保护等级的排序为Ga>Gb>Gc;对于III类电气设备分级中,保护等级的排序为Da>Db>Dc8. 在电气设备发生爆炸时,其外壳能承受爆炸性混合物在壳内爆炸时产生的压力,并能阻止 爆炸火焰传播到外壳的周围,不致引起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防爆电气设备是()A.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B. 充油型防爆电气设备C. 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D. 充砂型防爆电气设备答案:A【解析】按照防爆结构和防爆性能的不同特点,防爆电气设备可分为隔爆型、充油型、充砂 型、通风充气型、本质安全型、无火花型等隔爆型是指在电气设备发生爆炸时,其外壳能承受爆炸性混合物在壳内爆炸时产生的压力,并能阻止爆炸火焰传播到外壳的周围,不致引 起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9. 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程度,避免在正常或规定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电弧、火花或可 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的电气设备称为()A.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B. 增安型防爆电气设备C. 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D. 充砂型防爆电气设备答案:B【解析】增安型电气设备是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程度,避免在正常或规定的过载条 件下出现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的电气设备。
10.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用字母()标识A. iB. dC. eD. p答案:B【解析】防爆电气设备按防爆结构分类:隔爆型(d)、增安型(e)充油型(0)、本质安全 型(i)、正压型(p)、无火花型(n)11. 防爆电器应有具体的标志并且应设置在设备外部主体部分的明显地方以ExdIlBT3Gb 例,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表示该设备为正压型“d”,保护级别为Gb,用于IIB类T3组爆炸性气体环境B. 表示该设备为正压型“d”,保护级别为IIB,用于Gb类T3组爆炸性气体环境C. 表示该设备为隔爆型“d”,保护级别为Gb,用于IIB类T3组爆炸性气体环境D. 表示该设备为正压型“d”,保护级别为IIB,用于Gb类T3组爆炸性气体环境答案:C【解析】ExdIlBT3Gb表示该设备为隔爆型“d”,保护级别为Gb,用于IIB类T3组爆炸性 气体环境12. 防爆电器应有具体的标志,并且应设置在设备外部主体部分的明显地方设备为正压型保 护等级为DB,用于IIB类T3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防爆电器,下列编号正确的是()A. ExdHBT3DbB. ExpHBT3DbC. ExoT3DbIlBD. ExdT3DbIlB答案:B【解析】设备为正压型,保护等级为Db,用于IIB类T3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防爆电器编号 为 ExpIBT3Db。
13. 具有爆炸性危险的环境需要根据环境危险等级需求,使用专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及管线 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具有严格的要求,防爆电器线路的敷设也有严格的要求下列关于防爆 电气设备的选择和线路的敷设要求中,错误的是()A. 危险区域划分为0区的,使用II类电气设备时,需使用Ga的防护类别B. 电气线路应敷设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距离释放源较远的地方C. 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及保护管、电缆或钢管在穿越爆炸危险环境等级不同的区域之间的隔墙或楼板时,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封堵D. 煤矿井下可以使用铜芯或铝芯导线作为电缆材料答案:D【解析】危险区域划分为0区的,使用II类电气设备时,需使用Ga的防护类别;危险区域 划分为20区的,使用III类电气设备时,需使用Da的防护类别故A选项正确爆炸危险环 境危险等级为1区的范围内,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电缆煤矿井下不得采用铝芯电缆14. 爆炸性粉尘环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 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根据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 的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厚度进行分类,将爆炸性危险环境分为()A. 00 区、01 区、02 区B. 10 区、11 区、12 区C. 20 区、21 区、22 区D. 30 区、31 区、32 区答案:C【解析】根据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 粉尘层厚度进行分类,将爆炸性粉尘环境分为20区、21 区和22区。
15. 划分爆炸危险区域时应综合考虑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先按释放源级别划分区域,再根 据通风条件调整区域划分关于爆炸危险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 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35%以下为通风良好B. 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75%以下为通风不良C. 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2区D. 存在连续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2区答案:C【解析】良好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25%以下;存在连续 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分为1 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区域 可划为 2 区16. 不同火灾场景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剂,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是灭火的关键下列火灾中,能 用水灭火的是()A. 普通木材家具引发的火灾B. 未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C. 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D. 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火灾答案:A【解析】不能使用水扑灭的火灾包括: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液体;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 灾;硫酸盐酸硝酸引起的火灾;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高温状态下的化工设备17•电气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用“IP+数字+数字”表示。
下列对标志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 是()A. “IP45”表示”防止工具接近危险部件,防止直径不小于2.5mm固体异物;防喷水”B. ”IP34”表示”防止工具接近危险部件,防止直径不小于2.5mm固体异物;防淋水”C. ”IP65”表示”防止直径不小于1.0mm的金属线接近危险部件,尘密;防短时间浸水”D. ”IP51 ”表示”防止直径不小于1.0mm的金属线接近危险部件,防尘;防止垂直方向滴 水”答案:D【解析】参考教材,两表中关于第一位特征数字和第二位特征数字的防护等级说明1. 当电缆发生短路、过载、局部过热、电火花或者电弧等故障状态时,所产生的热量远远超 过正常状态电缆火灾的常见起因有()A. 电缆接头的中间接头因压接不紧、焊接不良和接头材料选择不当,导致运行中发热B. 电缆绝缘损坏导致绝缘击穿发生电弧C. 电缆头故障使绝缘物自燃D. 堆积在电缆上的粉尘起火E. 局部放电引起的电缆过热答案:ABCD【解析】(1) 电缆绝缘损坏电缆绝缘的机械损伤、运行中的过载、接触不良、短路等都会使绝缘 损坏,导致绝缘击穿而发生电弧2) 电缆头故障使绝缘物自燃施工不规范,质量差,电缆头不清洁等降低了线间绝缘。
3) 电缆接头存在隐患电缆接头的中间接头因压接不紧、焊接不良和接头材料选择不当, 导致运行中接头氧化、发热、流胶;电缆盒密封不好,进入了水或潮气,引起绝缘击穿产生 电弧将其引燃4) 堆积在电缆上的粉尘起火可燃性粉尘在外界高温或电缆过负荷时,在电缆表面的高 温作用下,发生自燃起火5) 可燃气体从电缆沟窜入变、配电室引起火灾爆炸6) 电缆起火形成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