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一4单元练习(2).pdf
6页1 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二) 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总计 60 分)1.1912 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A.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 .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种规定的主要意义在于A.制约专制B.保障三权分立制度 C .体现主权在民 D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4. 1912 年 5 月 , 同盟会成员戴季陶在文章中写道:“熊希龄卖国 , 杀! 唐绍仪愚民 , 杀! 袁世凯专横 , 杀! 章炳麟阿权 ,杀! ”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并未下令追捕戴季陶据此可以推断A.民国初年 , 国民党与袁世凯存在着激烈冲突B.辛亥革命后, 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C.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坚决反对D.辛亥革命后, 大众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5.1912 年 3 月 11 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最初的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即从各方面设定条款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
其表现在A.在政体上采用了责任内阁制 B.规定了参议院拥有立法大权C.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严格限制了总统任职的期限6.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表述有误的是A.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B.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C.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 中华民国之政体实行总统制7.有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是指A.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B.由民主共和走向社会主义C.由愚昧、专制走向民主、科学 D.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8.1924 年孙中山指出: “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A.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B.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C.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二民土义,指导辛亥革命 D.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9.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国民大革命D.护国运动10.北京《晨报》发表了顾问、外交委员会委员林长民的文章,该文沉痛叹息“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作者发出这一叹息的背景之一是A.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B.清朝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C.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D.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11.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 年 5 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 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12.制作年代尺探究主要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为下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的空白处选一合适的内容A.开天辟地B.携手合作C.伟大转折 D .分道扬镳13.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依据所学判断,“新”表现在A.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B.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革命2 C.革命领导力量:工人阶级D.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4. 《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 以上是工农, 20% 以上是小资产阶级。
”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A. 1921 年 B.1925 年 C.1931 年 D.1939 年15.下列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副对联中,反映出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A. “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 “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 “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16.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指出:“近代中国在20 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促使中国实现“转折”的根本因素是A.五四运动的爆发 B .上海工人举行大罢工 C . “三罢”斗争出现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7.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红军长征的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8.1919 年的五四运动,犹如沉沉黑夜中的一声春雷,以前所未有的不妥协精神,给人以振奋和鼓舞,使中国的历史迈进一个新时代。
新时代“新”在A.广泛传播民主科学 B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领导力量发生根本变化19. “1926 年 9 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 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 1928 年 6 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A.国民党反袁斗争的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C.日本得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20.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得出这一历史结论的依据包括①促使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发生变化②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④具有以往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1. “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 ‘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报据上述表述可以推断,该时期指的是A.新文化运动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大革命时期D.土地革命时期22.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
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A.坚持“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23.“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C.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24.“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25.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来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3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26.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 年处应写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27. 《申报》刊登上海市抗敌后援会致江苏省政府的电文:“日来贵省沿京沪路密迩本市各县之居民,纷纷迁入我市,冀免战祸。
惟是本市人口膨胀,, 则粮食亦必发生恐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 B .南京沦陷 C .八一三事变爆发D.卢沟桥事变爆发28.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29.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的一张宣传画,画中文字意为“中国正在帮助我们”“救援中国!”这说明抗日战争A.是最早开始的反法西斯战争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C.是全民族联合一致的反侵略战争 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30.1940 年,八路军发动了一场重大的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蒋介石专门发来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你认为此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二、非选择题(40 分)1.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70 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摘自习近平2015年 9?3大阅兵重要讲话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 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材料四: 1945年 10 月 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中山堂举行,侵华日军投降代表安藤利吉在仪式上将投降书呈送给中国受降主官陈仪将军,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归中国版图——新华网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14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4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的世界意义及历史地位4 分)(4)回答材料四中日本侵占“台湾及澎湖列岛”的原因2 分)2. (14 分) 阅读下列材料:4 材料一民初的国歌歌词: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二“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 ——芮恩斯《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1913-1919》材料三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在这里,亡国论者与悲 观主义者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 “再战必亡” 、 学= 科-网的胡说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 ——毛泽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38年 10 月)请回答:(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指的是什么?(2 分)(2)材料二中“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指的是什么?(4 分)(3)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