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河北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附答案.pdf
7页2021 年河北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 共 24 分,每题 4 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毗连琵琶筚路蓝缕 B伶仃拎包身陷囹圄 C格式楼阁恪尽职守 D拾掇点缀忧心慑慑 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乖戾过谦荒无人烟 B松驰聒噪看风使舵 C聆听门禁天翻地复 D双赢户籍言简意骇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两支青年足球队旗鼓相当,比赛进行得非常剧烈 B大佛湾的上万尊雕像居然无一雷同,这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绝无仅有 C为了改变经济困难的现状,老李不得不明珠暗投,开始四处打工 D卢梭晚年写的?忏悔录?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名著 4依次填入以下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从巴丹吉林沙漠西端的戈壁向北张望,的戈壁一色铁青,稀疏的骆驼草棵棵憔悴,一棵 和另一棵之间距离很远, 像是的战士, 伫立在广漠的戈壁当中, 看日月轮转, 大风奔流, 饱受严寒和烈日侵袭,这仿佛是它们的宿命 A一望无边独树一帜根深蒂固 B阔大无疆孤立无援与生俱来 C阔大无树一帜与生俱来 D一望无边孤立无援根深蒂固 5以下句子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电影?侏罗纪世界?公映前一周,制片方为影评人和有关专家组织过小范围试映,结 果美言不多。
B要改变目前教学内容繁、难、偏、重的状况,就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冲出课本 和教学的误区不可 C科学家发现了大脑中能够控制恐惧的区域,这将有助于改良创伤后压抑症和焦虑症 的治疗方法 D代表们从尚法守信、励学思进、务实求真等方面对如何更好地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 问题进行了讨论 6将以下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贯穿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这种梦境往往会被顽皮的鱼鹰搅破 突然间鱼鹰变得异常机灵,抖着翅膀扑进水里去,山影一时都搅碎了 赶上天气晴朗, 水面平得像玻璃, 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 模模糊糊的, 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 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 竹筏子的梢上停着几只鱼鹰,神气有点迟钝 一转眼,鱼鹰又浮出水面,长嘴里咬着条银色细鳞的鲢子鱼,咕嘟地吞下去 江面上不断漂着灵巧的小竹筏子,老渔翁戴着尖顶竹笠,安闲地倚着鱼篓抽烟 A8 cD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10 题共 16 分,每题 4 分)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 我国古代人民早就认识到地 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关于地震前兆丰富的记载例如,1739 年宁夏银川地震后,有人 就总结出地震与井水变化、动物不安、天气反常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古书?隆德县 志?上也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那么说明,地震之 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 比拟常见的有, 井水陡涨陡落、 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 异常,临震前出现的地声和地光等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l975 年辽宁 海城 73 级地震和 1976 年松潘一平武 72 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阔群众曾观察到大 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信息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 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 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味可能 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 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 当成地下冒火球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 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 主 要包括以下四类:一是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 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二是地形变 化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 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信息,可 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三是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 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 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四是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岩层中所含的 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生和贮存的一些其他气体,都是地下流体用仪 器测量地下流体的化学成分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7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地震前兆是地震前地表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 B1739 年宁夏银川地震后,我国古代人民才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 C?隆德县志?最早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发生现象 D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证明了古人关于地震的某些认识是正确的 8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井水的涨落、泉水水温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地声和地光都属于地震宏观前兆 B根据大量的宏观前兆,有关部门成功预报出了 1975 年辽宁海城的 73 级地震。
C自然界发生“宏观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 D燃放烟花爆竹和发射信号弹等人为事件,有时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地震前兆 9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或推论,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来进行测量 B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以及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弱的变化 c利用精密仪器测定震源区的重力、地电和地磁,可以判断地震时地球的物理变化 D用仪器测量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物理量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的发生 10以下语句,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地震的预防 B地震的预测方法 C地震活动的异常情况 D地震的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 1114 题 25 分 人生识字糊涂始 鲁迅 中国的成语只有“人生识字忧患始,这一句是我翻造的 孩子们常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 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拟,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 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 喜欢陪客,那大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 比拟去弄得好,是终于能够有些懂,并且竞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然而到底弄不通的也多 得很 自以为通, 别人也以为通了,但一看内幕, 还是并不怎么通,连明人小品都点不断的, 又何尝少有?人们学话,学不会的是几乎没有的,一到学文,就不同了,学会的恐怕不过极 少数,就是所谓学会了的人们之中,请恕我坦白地再来重复地说一句罢,大约仍然糊糊涂涂 的还是很不少这自然是古文作怪因为我们虽然拼命地读古文,但时间究竟是有限的,不 像说话,整天的可以听见;而且所读的书,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 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 就是所谓“有所得这一种“有所得当然不会清清楚楚,大概是似懂非懂的居多,所以 自以为通文了,其实却没有通,自以为识字了,其实也没有识自己本是糊涂的,写起文章 来自然也糊涂,读者看起文章来,自然也不会倒明白因此我想,这“糊涂的来源,是在 识字和读书 例如我自己,是常常会用些书本子上的词汇的虽然并非什么冷僻字,或者连读者也并 不觉得是冷僻字 然而假设有一位精细的读者, 请了我去, 交给我一枝铅笔和一张纸, 说道, “您老的文章里,说过这山是峻噌的,那山是巉岩的,那究竟是怎么一副样子呀? 您不会画画儿也不要紧,就勾出一点轮廓来给我看看罢。
请,请,请这时我就会腋下 出汗,恨无地洞可钻 说是白话文应该“明白如话,已经要算唱厌了的老调了,但其实,现在的许多白话文 却连“明白如话也没有做到倘要明白,我以为第一是在作者先把似识非识的字放弃,从 活人的嘴上, 采取有生命的词汇, 搬到纸上来; 也就是学学孩子, 只说些自己确实能懂的话 至于旧语的复活,方言的普遍化,那自然也是必要的,但一须选择,二须有字典以确定所含 的意义 11第三段所说的“同样的方法是指什么?这种方法有什么局限?(6 分) 12作者认为,学话容易、学文难的原因是什么?(6 分) 13第四段中,作者为何会“恨无地洞可钻?(6 分) 1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让白话文变得“明白如话?(7 分) 四、 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7 题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 “吾欲用兵,谁可伐 者?大夫关其思对日: “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日: “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 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日: “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 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那么非知之难也 处知那么难也。
韩非子说难?) 15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联系这些语句的内容,说说胡国被消灭留下 的经验教训是什么8 分) 16文中“此二人说者皆当矣, “此二人指的是谁?(4 分) 17宋国的富人“智人疑邻表现了什么心理?(4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l819 题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众芳摇落:百花凋谢暄妍:明媚鲜艳霜禽:寒冷季节里的鸟儿合断魂:一 定会深深迷恋微吟:低声吟诵狎:亲近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 18诗人首联就将与比照,写出了梅的不同凡响、不染尘俗的风格与品质2 分) 19 第三、 四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梅花的?第五、 六句写梅花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7 分) 五、作文60 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暴雨中,100 多个孩子站成两排,手举雨伞,相向而立,搭起了一座近 200 米长的遮 雨“彩虹桥没带伞的孩子,可以通过这座“桥到食堂就餐近日,这组拍摄于某中学 校园内的温馨照片,在网络中引发热议局部网友的留言如下: 甲: “这是雨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乙: “这是不是学校在利用学生作秀? 丙: “我们为什么不能温情一点看待这件事呢?你没看见孩子们在欢笑吗?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B 6D 7D 8A 9C l0D 11第一问:孩子学话的方法 第二问:不容易全部学通 12学话的时间非常长;学文的时间有限 学话的语言环境有利;学文需要读的书时间跨度大、内容驳杂 13因为这两个词是从旧书上抄来的,作者自己也不曾深究其意,一经他人询 问,便有些羞愧难当 14尽量使用有生命活力的当代口语 谨慎选取,有根有据 四、 15翻译:从前郑武公想讨伐胡国,成心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主,以此 来使他心情愉快 胡国君主听说了此事,认为郑国和自己友好,于是不再防范郑国 经验教训:遇事要保持警惕,不要被假象蒙骗 16关其思;邻人之父 17相信亲近的人,疑心疏远的人 18摇落的众芳; 暄妍的梅花 19第一问:视觉角度;嗅觉角度第二问:拟人 五、作文 20(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