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doc
10页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A.SO2 B.NO2 C.NH3 D.N22、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3、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4、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5、“神舟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则NiFe2O4在该反应中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7、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8、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A. B.C. D.9、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10、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 )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C.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越烧越短11、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2、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13、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B.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C.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D.-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14、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H2O2 C.H2CO3 D.SO215、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总质量16、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 ①量筒 ②试管 ③燃烧匙 ④集气瓶 ⑤烧杯 ⑥烧瓶A.②③ B.②③④ C.⑤⑥ D.②⑤⑥1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18、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C. D.19、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20、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④酒精易燃烧,⑤因此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⑥酒精在灯芯边汽化,⑦边燃烧,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描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___;(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 (5)描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现象的有__;(6)描述酒精用途的有_____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A~E共有_____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_____(填序号,下同);(3)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_;(4)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_;(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3、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 C ________ H _______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 ______ 填字母)(3)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 ______ 填仪器名称)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某同学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②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③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36.5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 发现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2、下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实验事实填写下表实验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处(CuO处)_________B处(石灰水中)_________C处__________(3)C处需点燃处理,其目的是_____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3)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2、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
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的混合物(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这种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0g摩擦剂加入到盛有36.5g稀盐酸的烧杯中,立即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量在以后的6min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结果如下:时间/min0123456质量/g46.545.544.944.644.444.344.3请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2)求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D3、A4、A5、C6、C7、D8、A9、D10、C11、B12、B13、B14、A15、A16、A17、C18、B19、C20、C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①②③ ④ ⑥ ⑦⑨ ⑧ ⑤ 2、4 二 得到 BD AE C ACE 3、试管 酒精灯 铁架台 E 量筒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2、排净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 黑色固体变红色 变浑浊 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尾气处理、燃烧掉一氧化碳防止污染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质量和化学性质(2)1.6(3)5%2、(1)2.2(2)解:设: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为xx=5g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答: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