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20页DOC).docx
20页……………………………………………………………最新资料推荐…………………………………………………从《经济研究》与AER发文比较分析看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 李子奈 霍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Comparison Study on the Econometric Papers in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and AER摘要:论文对《经济研究》和AER20余年发表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论文进行了多方面的统计分析;然后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都出了若干关于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的启示和结论㈠ 问题的提出⒈ 计量经济学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人们一般认为,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R.Frish)于1926年提出“Econometrics”, 1930年12月29日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和由她创办的学术刊物《Econometrica》于1933年正式出版,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正式诞生了计量经济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经过40、50年代的大发展和60年代的大扩张,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
正如著名计量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R.Klein)在《A Textbook of Econometrics》的序言中所评价的,“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P.Samuelson)甚至说,“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应该说,到60年代,作为一个学科已经成熟R.Frish、T.Haavelmo、L.R.Klein分别获得1969、1989、198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活动复杂性增强和计量经济学应用领域的扩展,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计量经济学家两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0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于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J.Heckman(赫克曼)和D.McFaddan(麦克法登),R. F. Engle(恩格勒)和C.W. J. Granger(格兰杰)由于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而于2003年获奖现代计量经济学(也称非经典计量经济学)已经形成了微观计量经济学、现代宏观计量经济学、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平行数据(Panel Data)计量经济学等分支。
⒉ 计量经济学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课程,在我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相关专业中开设,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它的重要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在第一次会议上,讨论并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其中包括《计量经济学》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在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开设,教师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基础,尤其是数学和理论经济学基础得到了加强而应用研究也已经普遍开展,翻开国内主要的经济类学术期刊,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已经成为论文的主体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关于中国的主流经济学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描述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现代宏观、微观经济学?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但是,对于以计量经济学为主要理论方法的经济数量分析,意见是一致的,应该加以发展与应用⒊ 争论仍然存在争论之一是目前中国的经济研究是否已经“过度数量化”这一争论是与关于主流经济学的争论相联系的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主流经济学的学者,在指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在数学方面用得不够,只注重定性分析而缺少对现实问题的定量分析,这是需要加强”的同时,提出了必须反对“经济学的过度数学化”倾向。
争论之二是关于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是否已经过时的争论这一争论出现在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内部,是否只有应用现代的复杂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才具有高水平?是否应该将现代计量经济学大量引入本科教学之中?⒋ 本文的目的本文并不试图明确地回答上述争论,只是试图通过事实给出一些启示所谓事实,就是关于中国的《经济研究》和美国的《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ER)近20余年发文的统计分析为什么选择这两份刊物,一是它们分别是各自国家的最权威的经济学学术刊物,二是它们是综合性经济学刊物,反映各自国家的经济学研究总体水平㈡ 《经济研究》发文统计分析⒈ 说明我们对《经济研究》1984年第1期到2004年第12期刊载的论文进行调研,统计了其中计量经济学论文的数目,考察这20多年来计量经济学论文数目的变动趋势这里的计量经济学论文是指运用了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严格意义上的计量经济学论文,对于其它的经济数量分析的论文并没有统计进去因为经济数量分析的范畴很宽泛,《经济研究》中涉及数量分析的文章数目相当多,如果将它们和严格的计量经济学论文混杂在一起,对于考察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意义不大。
只选择计量经济学论文便于我们分析,也是我们的目的所在在所谓的“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包括以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研究为主的论文,更多的是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研究某个领域的实际经济问题为了方便,简单统称为“计量经济学论文”⒉ 数量变化趋势图1 论文数量变化趋势 图2 论文比例变化趋势图1显示了从1984年到2004年每年所发表的计量经济学论文的数量变化趋势,从1984年的0篇,到2004年的61篇图2显示了从1984年到2004年每年所发表的计量经济学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的变化趋势,从1984年的0%,到2004年的40.4%⒊ 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研究将这些计量经济学论文分为理论方法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通过对这21年《经济研究》上刊载的文章的统计分析,关于理论方法的论文数目基本上没有,所看到的文章都是应用研究的计量经济学论文,如图3所示图3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研究论文数量⒋ 研究领域分布将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的研究对象划分为如下七类:宏观经济、金融与金融市场、财政与公共经济、国际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其它从1984年到2004年《经济研究》刊载的计量经济学论文按应用对象的分析结果见图4。
从图中可以看出,过去的21年来,《经济研究》刊载的计量经济学论文按应用对象划分,以研究金融与金融市场的为最多,占论文总数目的30%其次是以宏观经济为研究对象,占24%然后依次是其它、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国际经济和财政与公共经济图4 全部论文按研究对象分布⒌ 研究领域变化趋势按应用对象对论文数量进行时序分析,可以看出从1984年到2004年,各个不同领域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发展趋势图5 变化趋势分析1图5列出的是论文数量处于前四名的研究领域计量经济学论文的数目变化趋势宏观经济和金融与金融市场都属于跳跃式的增长趋势,研究产业经济的论文数目也在平缓的增加,但是增长幅度不如前两者其它对象的研究在2000年之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说明计量经济学应用领域的扩张现象图6显示了论文数量处于后三名的研究领域计量经济学论文的数目变化趋势以财政与公共经济和国际经济为研究对象的计量经济学论文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数量一直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上与此不同的是,研究区域经济的计量经济学论文数目近几年来出现迅速增加的趋势图6变化趋势分析2⒍ 应用模型类型分析将计量经济学论文应用的模型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经典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Panel Data模型、离散被解释变量模型、受限被解释变量模型、非参数模型、非线性模型和其它。
其中,经典模型又分为经典单方程模型和经典联立方程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分为宏观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其它时间序列分析模型;Panel Data模型分为宏观Panel Data模型和微观Panel Data模型;离散被解释变量模型分为离散选择模型和计数数据模型;受限被解释变量模型分为选择性样本模型和持续时间模型;非参数模型分为完全非参数模型和半参数模型;非线性模型分为简单非线性模型(可化为线性)和复杂非线性模型(不可化为线性)分类中考虑到但实际没涉及到的模型最后不再标明图7显示将1984-2004年全部计量经济学论文按照模型类型分类的分析结果经典单方程模型仍然是计量经济学论文最常用的模型方法,占论文总数的63.8%;其次是宏观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占论文总数的7.2%;位居第三的是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占论文总数的6.5%;位居第四的离散选择模型,占论文总数的5.5%;位居第五的是宏观Panel Data模型和其它模型,都占论文总数的4.8%;排在后面的依次是微观Panel Data模型、经典联立方程模型、其它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简单非线性模型、复杂非线性模型和完全非参数模型。
图7 按模型类型的截面分析根据模型类型的截面分析结果,将这12种模型类型按论文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分成三组第一组包括经典单方程模型、宏观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考察使用这4种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论文数量在1984年—2004年的变化趋势,结果见图8第二组包括宏观Panel Data模型、其它模型、微观Panel Data模型和经典联立方程模型,结果见图9第三组包括其它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简单非线性模型、复杂非线性模型和完全非参数模型,结果见图10 图8 各类模型应用趋势分析1 图9 各类模型应用趋势分析2 图10 各类模型应用趋势分析3㈢ AER发文统计分析⒈ 数量变化趋势图11显示了从1984年到2004年每年AER所发表的计量经济学论文的数量变化趋势,从1984年的32篇,到2004年的38篇图12显示了从1984年到2004年每年所发表的计量经济学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的变化趋势,从1984年的23.5%,到2004年的40.4%图11 计量经济学论文数量变化趋势图12 计量经济学论文比例变化趋势⒉ 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研究将这些计量经济学论文分为理论方法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
各自的变化趋势如图13所示图13 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研究论文数量⒊ 研究领域分布同样将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的研究对象划分为如下七类:宏观经济、金融与金融市场、财政与公共经济、国际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其它从1984年到2004年AER刊载的计量经济学论文按应用对象的分析结果见图14从图中可以看出,过去的21年来,《AER》刊载的计量经济学论文按应用对象划分,以研究其它方面内容的为最多,占论文总数目的32%其次是以宏观经济为研究对象,占27%然后依次是产业经济、金融与金融市场、国际经济、财政与公共经济和区域经济这充分说明,在西方国家,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再仅仅拘泥于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和应用 图14 应用领域分布⒌ 研究领域变化趋势按应用对象对论文数量进行时序分析,可以看出从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