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山市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建议(高二).ppt
43页乐山市普通高中历史学科 新课程教学实施建议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历史组2011.9.2一、 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一)课程结构与设置1.课程结构 学习习模块块 必 修历历史Ⅰ人类类社会政治领领域的发发展进进程历历史Ⅱ人类类社会经济经济 与社会生活领领域的发发展进进程历历史Ⅲ人类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技领领域的发发展进进程选选 修选选修1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实践 选选修320世纪纪的战战争与和平选选修4中外历历史人物评说评说 选选修5探索历历史的奥秘 选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遗产荟 萃高中历史新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无论必修或选修,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三个必修模块共6学分,是全体高中生必须要达到的人文方向的学生还必须完成三个必选模块的学习,可获得6学分;理工方向的学生还必须完成一个必选模块的学习,可获得2学分2 .乐山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置方案学习习 内容学习习模块块学分文科方向 学生理科方向 学生必修历历史(Ⅰ):人类类社会政治领领域的 发发展进进程2必修模块块必修模块块历历史(Ⅱ):人类类社会经济经济 与社会 生活领领域的发发展进进程2历历史(Ⅲ):人类类社会思想文化和 科技领领域的发发展进进程2选选修Ⅰ 选选修 ⅠA选选修1: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必选选模块块任选选其中 一个模块块选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实践2选选修 ⅠB选选修3:20世纪纪的战战争与和平2任选选其中 一个模块块 选选修4:中外历历史人物评说评说2 选选修5:探索历历史的奥秘2 选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遗产荟 萃2选选修Ⅱ根据成都市社会、经济经济 、科技、文 化发发展的需要和各学校学生兴兴趣开 设设的选选修模块块。
学 习习 领领 域科 目模块块及学时时第一学年修 习习 方 向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上期下期上期下期上期下期学 段 1学 段 2周 学 时时学 段1学段 2周 学 时时学段 1学段 2周 学 时时学段 1学段 2周 学 时时学段 1学段 2周 学 时时周 学 时时人 文 与 社 会历历 史历历史 (I )2历历史(II )2人 文 方 向历历史(Ⅲ )选选修 ⅠA : 选选修 14选选修ⅠB中 任意一个模 块块4选选 修 ⅠA : 选选 修2总总复 习习5学校 安排一 定的选选 修课课程 ,同时时 安排总总 复习习5理 工 方 向历历史 (Ⅲ)2选选修Ⅰ中 任意一个模 块块13 .乐乐山市普通高中历历史课课程设设置及学时时安排指导导表(二)课程内容必修课程历史(Ⅰ)——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发展进程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重大的政治事件和重要的政治人物政治生活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通过本模块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活动,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要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汲取必要的经验教训,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懈努力的信念。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7.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8.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本模块有9个学习专题历史(Ⅱ)——人类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领域的发展进程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 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 的新变化”本模块共8个学习专题“国有企业改革”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历史(Ⅲ)——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技领域的发展进程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活动一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和文明进步的历程;也影响着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推动着文明的进步。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共同发展通过学习,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本模块包含8个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7.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8.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希智者运动及其代表人物普罗 塔戈拉;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以及雅典时期的斯多亚学派宋明理学选修课程本模块共9个学习专题• 梭伦改革 • 商鞅变法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王安石变法 • 欧洲的宗教改革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 明治维新 • 戊戌变法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本选修模块共有5个专题•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 神圣专制理论”;斯宾诺 莎的思想。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 死搏斗;法国民主力量 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欧美民主政治的扩大 ;政党政治;日本民主 政治的发展本模块共6个学习专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制下冷战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本模块共6个学习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东西方的先哲•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亚洲觉醒”的先驱• 无产阶级革命家•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本模块共7个专题• 走进历史• 文明起源的探索• 神秘的克里特文明• 非洲文明探秘• 三星堆的发现与古蜀文明• 玛雅文明的盛衰• 体验历史学的趣味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本模块分序言和8个学习专题• 世界的遗产,人类的财富 • 古老的埃及文明 •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结晶 • 欧洲文艺复兴的辉煌 • 地下军阵,地上巨龙 • 明清皇家宫殿、园林和陵寝 • 中国古代社会:人与环境 • 关注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 • 不可忘却的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上的调整和更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2.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
•3.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4.及时反映历史学科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二、教学实施建议 • (一)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1.更新学生观和学习方式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新课程下的学生观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2)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有:•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新学习方式十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表面上淡化了教师的作用,实则对教师的专业修养和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更新教师观和教学方式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教师的专业修养、育人理念和教学行为决定了新课程实施的效度和高度1 1)新课程下的教师观)新课程下的教师观①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知识获得的促进者②教师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者③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实现教学相长,发展自我、成就自我④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学习者、研究者,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和研究的意识⑤教师应努力成为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或教育家2)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化为实际行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地采用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手段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条件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感性、直观的学习材料• 有效的历史教学应当是内容真实可信、生动具体的教学• 有效的历史教学应当是有思想、有灵魂的教学• 有效的历史教学应当引导学生“神入”历史• 有效的历史教学还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突出时代性基于此,我们要讲“五种历史”,即过去的历史、现在的历史、未来的历史、身边的历史、学生知道的历史在优化教学方式的大前提下,应注意以下几点在优化教学方式的大前提下,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放弃课堂这个主阵地②合理使用现代媒体③高度重视材料教学法中材料选择和使用的适度性和科学性 ④关注教学的反馈(三)深入研究《课标》,用科学的历史观 指导教学,准确把握“人民版”实验教科书编 写意图1 .用科学的历史观指导教学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借鉴和吸纳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生态史观等。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 义)是指导高中历史教学义)是指导高中历史教学 的根本理论的根本理论2 .深入研究并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标》(1)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正确处理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要对“一标多本”下的教科书,取“为我所用”的态度,树立“尊重教科书,而不拘泥于教科书”的理念,灵活、创造性地使用好教科书,从“教教科书”向 “用教科书教” 转变3)重点研读课程标准的本体部分 《课标》大体是按“结果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来陈述,并确定相应的学习水平结果性目标”主要针对“知识与能力”目标,包括三个水平: 一是了解水平二是理解水平三是应用水平“体验性目标”主要是针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包括三个水平:•一是感受水平(体会、考察、感受等)•二是认同水平(欣赏、汲取、认识等)•三是内化水平(形成、树立、增强等)• (4)注意课程标准的弹性•内容标准的叙述比较概括,都是原则性的话,并不是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 《课标》中“教学活动建议”内容很多,这些活动不可能全部实施,具有较大的选择性• 使用《课标》 ,需要吃透它,在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3 .深入研究“人民版”实验教科书(1)“人民版”实验教科书的专题结构体系(2)“人民版”实验教科书课文内容的呈现方式(3)人民版”实验教科书“学习与探究”课的设置(4)“人民版”实验教科书注重学习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导向和促进作用(5)“人民版”实验教科书的“附录”资源不可忽视(6)“人民版”实验教科书的编写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留下了很大的自由空间(三)统筹规划、提高效率,合理解决内容多 与课时紧的矛盾1 .注重模块教学的整体设计,制定恰当的、留有余地的课时计划(1)在教学目标确定方面(2)在教学内容处理方面(3)在教学时间安排方面(4)在学习活动设计方面2以课标为依据,准确把握好教 学的“度”力求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或“ 复杂问题简单化” 3注重高、初中课程内容的衔接 ,大胆处理教学内容,创造性地 用好新教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