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教育发展比较分析.doc
9页教育发展参考长沙市教育发展水平比较分析朱昌球2006年底颁布的《长沙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说年规划》从教冇自身发展速度的角度, 总结了 “十五”期间长沙市教育高速发展的成绩:“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10吆和99.玖,较2000年分别提高1.28个和 0. 3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总量达到25. 7万人,较2000年 增加6. 4万人,增幅为32 8%,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6.4%,较2000年增长13个百分点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达到105所,在校生总数达到10. 7万人,普职分流比达到54:46” “高 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吆,比2000年增加12个百分点 “45岁幼儿入园(班)率和残少 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74.莎和8%比2000年分别提高12和18个百分点衡量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主要是看她在相关城市或地区中所处的教冇发展的 位置,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教育发展的位置又由该城市或地区的教育发展指数來确定我们选 择了中部六省和泛珠的7个省的省会城市进行研究,以作参考教冇发展指数包括教冇存量指数、教冇增量指数、教冇资源指数和教冇贡献指数教育 发展指数的构建应以“有据”“合理”“适用”为原则。
我们的基木思路是,从教育内部均衡 发展的角度,拟构建出“教冇存量” “教冇增最” “教冇资源” “教冇贡献”等四项比较指标 但大量的数据在现有的统计机制下是无法获得的,我们只能在各省会城市统计局发布的《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基础上,根据教冇发展指数有关指标对《公报》的可比较数 据进行再统计,然后对长沙市的教育发展水平作出大致的定位分析具体如下:一、统计结果表一 2006年中部六省会及“ WZ省会城市教育发展水平数据统计城市人 口(万)高校学 生(万)高考录取(万)中职(万)普高比例技校(万)高中录取义务教育(万)利中请专利授权科技成果广州975. 4661.9481,6%17. 4921.660. 446515. 3295. 93%106.97122966399海口150. 866. 464.065.460. 42642& 5631514545南宁671.8920. 2811.2411.930.48512. 8768. 0%86. 2969031853长沙631.041.8114. 809.490. 60931.8752. 5247003100238南昌483. 9616. 7765. 5%9.515. 480. 380383. 4%合肥469. 8527. 2910. 114.470.41105& 22723武汉818.8474.7214.417.500.451484.5981252855359郑州724.34&417326.80.392290.5033611526119太康344. 2726.279. 1210. 640.46153. 1986. 2%45. 131458成都1103.451.4138.9 (普通中小学生)90245133320昆明615.220. 6479.71 (普通中小学生)19461126注:贵阳和福州的2006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无法找到,故缺。
太原广州海口南宁_ — 丨0・ 7630,9 2_ = 0. 66850. 6625一 二 0. 6349一 10. 5808一 | 0. 46580. 4282一 =0.3465_ 二0・ 3395I Rif) 1 A I i i□武汉 □太原 □郑州 ■长沙 □广州□合肥0 0. 2 0.4 0.6 0. 8 1□成都太原郑州 南昌 武汉 南宁南昌 合肥 广州 太原 长沙■系列2 □系列1□海口2006年十一个城市中每1力人口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比(力一)长沙排名第四位2()06年每十万人口髙中(普职)在校学生比(万)□太原 □海口 □郑州 □合肥 □南昌 □广州 □武汉 ■长沙□南宁2006年九个城市中毎十力•人口高中(普职)在校学生比(万)长沙排名倒数第二位表4 2006年中等职业和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比例2006年九个城市中中等职业在校学生比例长沙排名倒数第一位2()06年九个城市中每十力-人口义务教冇在校学生比(力)长沙排名倒数第一位2006年每十万人科技成果占有量推名□武汉 ■长沙 □海口 □成都 □郑州 □南宇 □昆明 □太原 □合肥 □南吕2006年六个城市中毎十力•人科技成果占有量长沙扌IF名第二表7 2006年每万人专利申请占有量排名广州 成都 郑州 昆明 南宁 南昌□广州 □武汉 □成都 ■长沙 □郑州 □太原 □昆明 □海口 □南宁2006年九个城市中每力人专利申请山冇最长沙排名第四。
2006年九个城市中毎万人专利授权占有量长沙排名第二二、数据分析从己经在网上公开发布的2006年中部六省会城市和“9+2”省会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到“十五”结朿,各省会城市的幼儿入园率均在90%左右,义务教 育已基本普及,这样,从比较的角度,高中教冇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往往决定了城市的教 育发展水平但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有的公报缺失高中教育的数据,所以,我们只能有选 择性地对冇关数据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1、 对表1的分析“高校学生(万)” “高考录取”反映高等教育的增量水平普高(力)” “中职(万)” “普高比例” “技校(万)”“高中录取”反映高中教育的增量水平义务教育(万)”反映 初等教冇的增最水平专利中请”“专利授权”“科技成果”反映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水平高等教冇的增量水平,高中教冇的增量水平,初等教冇的增量水平,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水平都应以人均占有量来衡量所以,表1中所佶数据都是以下各表分析的总依据2、 对表2、表3、表4、表5的分析2006年,长沙市的高等教冇增量水平在+—个城市中居第四位前三位依次为武汉、太 原和郑州在十一个城市中,长沙的位次属于中等偏上;但与位居第一的武汉差距较大。
2006年,长沙市的高中教育增最水平在九个城市中居笫八位,仅高于最后一位的广西南 宁前七位依次为太原、海口、郑州、合肥、南昌、广州和武汉长沙与前三位的太原、海 口、郑州相距甚远2006年每十万人口高中(普职)在校学生比率的大小固然决定于1987 年、19丽年、1989年三年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但2004年、2()05年、2(X)6年高中(尤 其是职高)的录取率、巩固率的高低也是紧密相连的从普高与中等职业教冇在校学生比例上看,在九个城市中,长沙的中等职业教冇在倒数 第一位前七位依次为南昌、郑州、合肥、海口、广州、武汉、太原和南宁,且都在“五五”分流以上,南昌、郑州“普职”分流在“四六”以上,长沙在“六四”以上高等教育增最水平、高中教冇增最水平与初等教育的增量水平在教冇增最指数中举足轻 重,但真正能反映本地人11的教育增量水平还是高中教冇的增量水平与初等教冇的增量水平 从长沙市的高中教冇增量水平和中等职业教冇增量水平在九个城市中所居的位置上看,中等 职业教育的增量水平又制约了高中教育的增量水平高中录取率在80%以上的城市“普职” 分流都在“四六”左右,高中基木普及的广州市实施的实际上是“普职技”三分流(见表1 )。
而且更有说服力的是,广州的高中录取率是95. 93%,高考录取率也达到了 81.6%从巩固“普 九”成果和普及高等教育两个角度上看,高中教冇的增量水平在教育增最水平中比高等教冇 增量水平更是举足轻重每十力•人口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比(万)反映义务教育的增量水平在广州、海口、南宁、 长沙、合肥、武汉、郑州、太原、昆明等九个城市中每IT;人口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比(力) 长沙扌||:•名倒数第一位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城市的初等教育的增量水平下降,反映了 城市人口白然增长率的下降,但对教育发展来说,也预示了 3—6年内高中教育增量的减少3、 对表6、表7、表X的分析对教育贡献水平的判定比较侑说服力的重要数据之一就是对科技进步和发展的贡献 2006年六个城市中毎十万人科技成果占有量长沙扌IF名第二,略低于排名第一位的武汉在九 个城市中每力人专利中请占有量长沙排名第四前三名依次为广州、武汉和成都长沙与位 居第一的广州相比,每力人专利申请占有量还不足广州的三分Z二但每万人专利授权占有 量在九个城市中长沙位居第二,与位居第一的广州相羌不到四分之一4、 分析小结长沙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在中部六省会及“9+2”省会城市中仅从“教冇增量”和“贡献指 数”(“教育存量”和“教育资源”指数缺乏可供比较的数据)来看,目前属于中等水平;但 在高中教冇增量(主要是中等职业教冇)相对落麻和初等教育的增最市于“不均衡性”而减 少的情势下,单从教冇增量上看,3—6年内位置有下滑的趋势。
三、对策研究1、减最提质,开展小班化教学研究和实验根据中小学生在校人数的统计,3-6年内,长沙市的初高中学生人数有逐年递减的趋势, 而3—6年后,长沙市的初高中学生人数又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学校规模随人数变化而变化, 教学质最随人数变化而变化,办学效益也会随人数变化而变化在一段时间和一定范围内, 适当、适时地开展小班化教学研究和实验,是教育提质的必要举措十五”期间,北京、上 海等大城市抓住人I」白然增长率下降而初等教冇增量减少的机遇,实施了 “减量提质”的基 础教育发展策略,推行小班化教学,让许多闲置的教育资源发挥了很好的教冇效益长沙教育要想有稳步的发展,也可实施“学位虽减量,教学要提质”的基础教冇发展策 略,并相应地出台一些“最的指标为辅,质的指标为主”的教育发展督导政策对“教冇资源”也要进行重新认识教育资源应包括“经费”“师资”和“生源”培植 优质工源是实现优质教育的基础优质工源的配置也应成为实现教育内部均衡发展从而达到 教冇公平实现和谐教育的重要课题2、 比例调整,扩大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高中招工中的普职比例要调整,尽快解决普职比例倒挂现彖,以走出沿袭千年的“科举 取士”找唯一岀路的个人发展的高考模式。
对职业教冇进行重新定位,要消除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技术工人的粗浅认识,要增加职业 教冇的科技和文化存量,提高职业教育的普适性、发展性和开放性在职业教冇中,一定得 突出高新科技的教冇让接受了高新科技教育的人冇事做,让高新科技的岗位有人上二战后西徳的T业崛起,得益于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对城市职业教冇发展要加强引导 提升城市职业教冇水平,让人们享受职业教冇的实惠,是扫除职业教育发展障碍的当务之急 河-南省的职业教育是与就业、科普、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的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貝需 缴纳一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