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辅导研究.doc
2页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研究 小学美术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最终目的,而是尽量让学生通过美术活动接受美的熏陶对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既激化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得到美的享受同时,学生不但提高了美术学习成绩,兴趣特长也得到了培养下面我就优化课堂作业中的一些见解与同行们共同讨论研究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观察方法关系到作画的表现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作业的质量,表现方法又是形成观察方法的因素观察最根本的一条是以整体出发,树立整体观念,先整体后局部,再回复到整体有时学生拿起笔就画,往往画不像,原因是没有认真观察分析透彻,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观察是一定画不像的所以在学生动笔之前,先引导他们把被画物分析透如:这种物品是什么名称?由哪几部分组成?整个大概的形状是什么?每一部分象什么形状?等等如果每一次作业都这样分析,久而久之,培养观察分析的习惯,对提高临摹的准确性,是有很大好处的如画汽车时,让学生分析车身,概括形状是长方形的,但多少长,绘画不讲尺寸,只能讲比例,启发学生用正方形做标准,车身相当于几个正方形长……学生在临摹范作之前,教给学生看画时要把弯弯曲曲的地方,看成直线,学习把被画物看成一个概括的形体。
这样一讲学生就容易接受,容易理解,也容易表现了学生之所以有畏难情绪,就是因为被画物弯弯曲曲的地方太多了,再加上学生容易局部观察,掩盖了物体本身的大体外形,只在小处的弯曲和转折上做文章,所以没法画像了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培养,能使学生养成对被画物的分析习惯,逐步能自己正确分析画画的步骤建立了正规的观察方法以后,学生拿起画来自己就能分析出来,第一步,第二步怎样做,从而提高了学生绘画的积极性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对画画儿产生了兴趣之后,积极性是很高的,有很多学生不满足于老师说第一步他们走一步,有时他们要求带一步后,他们自己走第二步,第三步……所以这时应尽可能给学生机会,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比如:二年级画“牛”,分析讲解方法之后,我告诉学生可以在这只老牛的里面再添加一只牛增加层次感,只露出一部分头和身体,学生对这种遮掩关系是不会处理的,往往画成背顶着脚,脚蹬着背,用遮掩关系能把层次表现出来,但不见得非把“遮掩”这个词讲出来,说明意思就行了远处添些小牛,题目可以自己改,这时学生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课堂气氛大不一样,他们纷纷举手,有的说:“老师,我在里面添一只大牛,旁边跟着两只小牛,改题目叫‘牛的一家’。
有的说:“我让里面的那只牛的头朝外,再在前面画一只小牛,牛妈妈在和小牛亲热呢?”有的说画树、画花、画草,顿时一幅幅浮现在学生的眼前一经老师的启发,他们的思想就活跃起来了,绘画的兴趣浓厚了,为优秀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觉得对学生的作业技法,不应要求过高、过苛,甚至有时学生画得头大身子小,但只要能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就应予肯定,多求其意,少求其形要求过高,往往使学生畏手畏脚,放不开胆子不敢画,不敢画以后就不敢想,这也不敢,那也不敢,无形中捆住了手脚,这时需要的是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我在课堂上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表扬鼓励,向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使他们感到自己的画有希望画好,而不是自己笨,不会画,重新鼓起了他们的勇气,使他们有信心完成好自己的作业 四、指导学生创作要有步骤地进行 创作选题不要毫无边际,毫无目的,“你们要画什么就画什么”,这样效果一定不会好,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创作题材,内容要给学生创造条件,尽量在活动之后搞创作如:学校组织学生春游海宾公园,我抓住这个机会事先向学生讲了,回来要搞创作,并告诉学生要观察海宾公园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公园春天自然界是什么样的;并要观察记住去过的每个地方的特色。
我和学生一起参加了活动,这样学生到过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我心里都有数,便于有的放矢地我是这样分四个步骤指导的: 1.定内容:让学生回忆去过的地方,然后让学生从这么多的地方中选出一个最喜欢最爱玩,最有意思,也就是印象最深的地方,定题《春天的海宾公园》、《石雕美人鱼》、《渔船》…… 2.定时间:活动时的季节,要在画面上反映出来,让学生讲春天的特点 3.定地点:告诉学生每个地方有其特点要区别开来,如聂耳像这在别处没有的,画出特定的环境 4.人物:启发学生讲哪些人来过,学生能讲出许多人,这些人在干什么学生列举出许多关于人物游公园时的动作、神态 这样的作业,学生亲身去过,亲眼见过,就有内容可画在这方面创作时我曾经一度总怕学生不会画各种动作,而为学生画各种动作的范画,其结果学生的画面人物动态都会和范画一样这种包办代替的办法产生的效果反而不好倒不如启发他们回忆真实的活动场面和生动的形象,这样题材反而多样,效果会更好一些可以使学生能较好地反映事物,增强记忆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作为素质教育阵地的美术教师要强化自身素质,提高自身水平,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中的作业更加科学、适度、生动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在轻负担、高质量的轨道中向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