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划分3类主体功能区资料.doc
5页广西划分 3 类主体功能区 明确 14 地市主体功能定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我区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提出了未来广西空间开发的战略目标,勾画全区人口、产业和经济空间布局,并明确了各县(市、区)的功能定位为方便读者更详细地了解《规划》,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就《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三大战略格局《规划》提出,我区将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土空间永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按照“ 两区一带”战略布局部署要求,着力构建全区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四群四带”城市化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依托中心城市集中布局,通过现代交通网络,构建北部湾城市群和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培育右江河谷走廊、黔桂走廊、桂西南和桂东北城镇带两屏四区一走廊”生态安全格局两屏,即桂西生态屏障、北部湾沿海生态屏障;四区,即桂东北生态功能区、桂西南生态功能区、桂中生态功能区、十万大山生态保护区;一走廊,即西江千里绿色走廊构建以“ 两屏四区一走廊”为主骨架,以其他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五区十五带”农业发展格局五区,即构建以桂北地区、桂东南地区、桂中地区、桂西地区和沿海地区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产品主产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发展战略格局。
十五带,即重点建设桂北、桂中、桂东南和沿海地区等优质水稻产业带;桂西南、桂中、桂东南和沿海地区等糖料蔗优势产业带;以桂北、桂东北、桂中地区为主的柑橘优势产业带;以沿海地区为主的香蕉优势产业带;以桂东南、桂西南和沿海地区为主的荔枝、龙眼优势产业带;桂西北、桂中和桂南等桑蚕优势产业带;以桂东南、桂西南、桂中和沿海地区为主的木薯产业带;以南宁、玉林、贵港、梧州和桂林等市为主的生猪优势产业带;玉林、梧州、桂林和南宁等市为主的优质肉鸡优势产业带;百色、桂林、河池、柳州和来宾等市为主的肉牛优势产业带;百色、河池、南宁、柳州和桂林等市为主的肉羊优势产业带;南宁、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市城郊奶牛产业带;北海、防城港和钦州市为主的海洋水产品产业带;桂南、桂东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产业带;以桂西、桂东北为主的油茶产业带三大主体功能区:耕地、绿地、建设用地划明界限连绵的山岭,起伏的丘陵,肥沃的平原,宽阔的海洋,广布的河流……这是我们居住的八桂大地《规划》中指出,我区自然资源丰富,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着耕地逐年减少、建设用地需求旺盛、土地利用方式粗放、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等突出问题广西既要用有限的国土资源“吃饱穿暖住好” ,又要守住耕地、保住绿色空间,这就必须优化国土空间结构,谋划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走一盘“ 好棋” 。
《规划》中提出,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对广西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基于广西的开发现状,以及广西还没有一个地区达到国家优化开发区域的条件等实际情况,按照开发方式,广西主体功能区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类区域(具体区划方案见下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标是:空间开发格局清晰,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缩小,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重点开发区域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主广西重点开发区域分为国家层面和自治区层面,共 47 个县级行政区,其中国家层面 17 个,自治区层面 30 个根据《规划》设想,到 2020 年,重点开发区域集聚的经济规模占全区 70%左右,人口占全区的 55%左右,城镇化率超过60%重点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主要是:统筹规划国土空间,完善提升城镇功能,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人口加快集聚,提高发展质量,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把握开发时序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四市所辖的 13 个城区,以及横县、合浦县、灵山县、东兴市 4 个县市,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的南端这类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国面向东盟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中国-东盟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我国沿海发展新增长极、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自治区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分布在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等区域,包括柳州、桂林、梧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 10 个区块限制开发区域保障农产品生产和维护生态根据《规划》,限制开发区域包括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广西限制开发区域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也分为国家层面和自治区层面,共 29个县级行政区它的功能定位是提供生态产品、保护环境的重要区域,保障国家和地方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可以大致划分为桂西生态屏障、桂东北生态功能区、桂西南生态功能区、桂中生态功能区、十万大山生态保护区、北部湾沿海生态屏障、西江千里绿色走廊等对这类区域,《规划》提出了发展目标,即生态服务功能增强,形成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的空间结构,形成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人口承载压力减轻,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等限制开发区域的农产品主产区包括 33 个县级行政区,其功能定位是全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这些主产区划分为:桂北、桂中、桂东南和沿海地区等优质粮食主产区;桂西南、桂中、桂东南和沿海地区等糖蔗优势生产区;南亚热带优势水果及柑橘生产基地;桂西北、桂中和桂南等桑蚕优势产业带;桂东南、桂西南、桂中和沿海地区为主的木薯生产区;桂南优势水产品产业带。
此外,还将重点建设以桂东为主的瘦肉型猪和三黄鸡产业带、桂西肉牛产业带、桂南肉禽产业带、以及南宁、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市城郊奶牛产业带重点发展桂南、桂东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禁止开发区域 基建项目不得穿越核心区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县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重要水源地等广西禁止开发区域不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进行划分,点状分布于重点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中,共 174 处,面积 2.69 万平方公里《规划》还规定,今后新设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自动进入禁止开发区域名录禁止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是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区域生态环境的核心区域禁止开发区域要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规划》提出了“十二五” 期间对禁止开发区域的规范任务,例如新建公路、铁路和通信、电网等基础设施要慎重建设,能避就避,不得穿越禁止开发区域的核心区,尽量避免穿越缓冲区等等14 市功能定位:北部湾大城市群与区域性城市组团《规划》还对我区 14 个市(区块)的功能定位或发展方向作出了规划。
作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将构建以南宁为核心、南宁至滨海为主轴、综合运输通道为纽带的北部湾城市群,形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大城市群柳州、桂林、梧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 10 个区块,将作为自治区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将推进城市组团式发展,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都将得到全面升级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南宁市按照 “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 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五象、相思湖、外东环、凤岭等新区建设,着力提升“中国绿城”,打造“中国水城”,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城市、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和广西首善之区北海市构建 “一带两湾”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海湾新城区、铁山港临港工业区、银滩旅游区以及涠洲岛旅游区,打造“ 北部湾休闲之都” ,建成区域性、国际化的现代产业集聚之地、旅游商贸物流中心、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和生态宜居文明城市 钦州市重点向东向南发展,实施“ 东进南拓、向海发展” 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打造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的宜商宜居城市防城港市主要向中部和东部发展,实施“ 三岛三湾一核心六组团” 的发展战略,建设成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城市,环北部湾地区重要临海工业基地和门户城市。
自治区层面重点开发柳州区块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商贸中心,建设成为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国际汽车城和山水工业名城,在全区率先实现工业化的示范城市中心城区重点建设柳东新区,柳江县以柳江新城开发为重点,鹿寨县以向东拓展县城城区为重点,加快建设柳州卫星城,推进城市组团式发展桂林区块包括桂林市 5 个城区和临桂 1 个县,面积 2782 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为建设全区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生态名城中心城区按照“ 保护漓江、发展临桂、拓展新区”的思路向西发展,临桂县充分利用桂林市城市发展战略调整的机遇,按照新的功能定位建设世界旅游城,成为桂林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商务和旅游中心,工业、物流、商贸基地梧州区块包括梧州市 3 个城区和岑溪市,面积 3878 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为打造成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具有岭南风情的区域性枢纽城市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中心城区建设依托西江黄金水道,以河西新区为重点,深度开发红岭新区、南岸片区,加速开发龙圩片区,以拉开大城市框架岑溪市依托特色产业和交通优势,有序开发,逐步扩大城市规模,打造副中心城市。
贵港区块包括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面积 3542 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为建设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逐步形成以港北区为核心,港南区、覃塘区为骨干的城镇体系玉林区块包括玉州区、北流市,面积 3719 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为建设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创业宜居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中小企业名城、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市百色区块包括右江区、平果县、田阳县,面积 8558 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为建设成我国生态铝产业基地、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和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河池区块指金城江区,面积 2336 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为建设成新型有色金属产业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城市城市建设向东西两翼拓展,城西新区建成以居住、商贸为主的综合型新城区,城东新区建成以行政、文化为主的新城区,在城东建设以一、二类工业为主的工业集中区贺州区块指八步区,面积 3130 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市在此期间,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新区,重点向西北、东部和西南三个方向拓展,加快推进“ 一江两岸三新区” 进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粤港澳“ 后花园”城市。
来宾区块指兴宾区、合山市,土地面积 4763 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为建设成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和富有浓郁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崇左区块 包括江州区、凭祥市,面积 3602 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为建设成全区重要的边境口岸以及进出口加工、国际物流、蔗糖等基地,成为重要的边关旅游文化城市和富有南国边关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新兴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