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张琪结石治疗.doc
5页国医大师张琪治疗肾结石经验尽管手术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开展体外碎石,但是中医药治疗肾结石仍然有其独到的优 势对于结石不甚大,尿路梗阻不甚严重,尤其是高年体虚不宜手术的病人,中药治疗不仅 可以避免手术对肾实质的损伤,而且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肾积水的吸收,感染的消退,以及肾 功能的恢复肾结石往往虚实夹杂,又经常并发血尿、肾积水,治疗并非易事著名老中医 张琪教授,从事中医内科疑难病研究多年,尤其对于肾结石的治疗具有真知灼见,以疗效持 久显著闻名于杏林笔者有幸随师同伺诊,受益良多,现将导师治疗本病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以飨同道1虚实夹杂周密辨证张教授强调首先要认清病因病机,本病相当于中医之“石淋”范畴中医理论认为,石 淋多由膀胱湿热久蕴,煎熬水液,口积月累,聚为砂石而成砂石阻塞尿路,则排尿艰涩中 断结石积于膀胱则影响其气化功能,尿出不利,甚则欲出不能,窘迫难受,痛引小腹;结 石滞留于肾,则影响肾司二便Z职,砂石阻滞,则气血运行不畅而阻滞,故不通则痛砂石 伤络则出现尿血,若久病耗伤肾中阳气,不能正常运化水液,则水湿停聚,而发为肾积水 导师认为本病的辨证要点,首先要区分证候的虚实一般来讲,实证起病急、病程短,疼痛 程度较为剧烈,发作大多较为频繁,往往尿血颜色鲜红,小便灼热疼痛,或小便突然中断, 尿路疼痛难忍,甚则表现为瘾闭等。
虚证大多为久病不愈,正气虚损,往往疼痛并不特别剧 烈,尿色淡红或夹有血丝,同时伴有脏腑气血虚损表现就疼痛发作的性质和表现来讲,一 般胀痛、钝痛多为实邪湿热阻滞气机,病在气分;阵发性腰腹绞痛,或痛引它处,或小便突 然中断,尿道有如刀割,多为有形实邪阻滞水道,气血阻滞,筋脉拘挛所致;如果痛如针刺, 固定不移,按之痛甚,或可触及有形包块者,大多为砂石盘踞,气滞血淤停聚所致如果疼 痛绵绵发作,喜揉喜按,伴有腰部长期酸楚不适,不耐劳累,则多为气血亏虚,腰腹失养所 致另外,对于尿血情况也要注意辨别,尿血实证大多由于砂石损伤或湿热灼伤血络,迫血 妄行所致;虚证则由于病情迁延,肾阴不足,虚火伤络火气血耗伤,脾不统血而成如果尿 色鲜红,小便灼热疼痛,多为下焦湿热,迫血妄行,尿色淡红或夹有血丝,多为湿热余邪不 尽或虎火灼伤血络,腰酸乏力,以镜下血尿为主,大多为气血虚耗,脾不统血,尿血紫暗, 或有血块,少腹硕满,多为内有淤血如果尿血发生于疼痛或劳累之后,多为砂石活动,损 伤血络所致对于女性患者,如杲平素尿血、腰痛,月经过后,明显减轻者,多为淤血阻滞; 若月经过后尿血、腰痛明显加重者,则大多为气血不足本病初起多为实证,久病伤及正气,或为气虚,或为阴虚,或为肾气不足,而砂石未去,故为虚实夹杂Z证。
在治疗上必须消补 兼施,寒温并用,方能取效2破淤活血,贯穿始终张教授在结石的治疗川,强调活血化淤张教授发现结石为形实阻滞于肾,病势已较严 重,仅用一般活血药桃仁、红花、丹参Z类,恐难收效,必须应用三棱、莪术Z类破血祛淤 之品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医学衷中参西录》谓:“三棱,为化淤之要药,性非猛 烈而见功甚速,化淤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若结石体积大难以排出, 则可加入甲珠、皂刺以助其散结消坚之力”《本草纲目》谓“穿山甲能窜经络而达于病所也”《更学衷中参西录》谓“穿山甲,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 络,透达关窍,凡凝血血聚为病皆能开Z另外,王不留行、川牛膝活血通经,利湿通淋, 二者药势趋下,相须为用,导石下行《本草新编》谓“王不留行,其性甚急,下行而不上 行者也,凡病逆而上冲者用之可以降,故可待之作臣使之用也若尿路疼痛,腰痛明显, 可加元胡,其活血行气,有解痉镇痛之功,对于缓解尿路痉挛而致的疼痛有显著疗效《本 草纲目》谓“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导师治疗肾结石喜用芒硝、大黄张老认为结石阻滞于肾,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积聚。
芒硝 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本经》谓“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结 石”《别录》谓“主五脏积聚,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拎,通经脉,破五淋,推陈致 新”《珍珠囊》谓“芒硝其用有三,去实热,一也;涤肠中宿垢,二也;破坚积热块,三也大黄泻热毒,破淤腐积聚,推陈致新”《药性论》谓“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破留 血人黄具有较强的活血化淤作用,无论新淤、宿淤均可应用这里取芒硝化石消坚破淤, 配以活血化淤,破积滞,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具有较好的化淤排石作用但芒硝、大黄为 攻下之峻剂,不宜用量过大,一般以5〜lOg为宜另外,应注意辨别病人体质,以年轻体 健实证明显者,用之为宜年老体虚者则不宜应用病理研究发现,长期结石刺激可以促进尿路鳞状上皮广泛变性,而发生癌变药理证明, 活血化淤药能够改善微循环;抑制纤维母细胞合成胶原,对发生透明均质样变的胶原纤维可 以使其疏松化或恢复正常;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渗出,促进炎症吸收,并使炎症的病灶局限化, 抑制炎性肉芽肿形成,因而能充分降低感染过程的病理损害;还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吸 附功能以及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使血肿以及其他坏死组织易被巨噬细胞吞噬吸收。
同时,莪 术、三棱等活血破淤药具有明确的抗癌作用,能有效保护局部上皮,防止其发生癌变另外, 结石阻滞H久,往往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大量临床实践实明,化淤、破气Z药三棱、莪术、 青皮、枳实Z类,有利于黏连松解,砂石排出;但化淤破气Z品有耗伤正气Z弊,对于年老 体弱者,应注意适当加入黄罠、党参、生晒参之类以鼓舞正气3通淋涤石衷中参西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导师发现本病起病多由膀胱湿热久蕴,煎熬水液,日积月累,聚为 砂石而成砂石阻塞日久,进一步壅遏气血,郁而化热,二者Z间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而导致砂石体积日益增大,数目增多,促进病情进一步恶化张老虽为全国名老中医,但是 并不拘泥于传统的理法方药,相反对于西医的病理药理成果主张中西汇参,衷中参西就本 病的并发症和预后来讲,西医强调除了常见症状疼痛和尿血之外,由于长期尿路梗阻,往往 继发感染,部分患者可以并发严重的肾积水,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因此,导师强调,利水 通淋、清利下焦湿热为治疗木病的又一重点环节实践证明,对于缓解症状、促进溶石排石、 改善预后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张教授临床善用海金砂、石韦、车前子、瞿麦等《本草纲目》谓“海金沙,甘寒淡渗, 除小肠膀胱血分湿热,治肿满五淋茎痛”。
《本经》谓“石韦,主劳热邪气,煙闭不通,利小 便水道《本经》谓“车前子,主气瘟、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为治疗石淋要药 其中车前子经现代药理证明,具有促进输尿管蠕动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输尿管结石;滑石 甘寒滑利,利尿通淋,为排石常用之品《医学启源》谓其“治前阴窍涩不利”另外瞿麦 除利水通淋外,尚有活血通经之功《本经》谓“主关格瘾闭,小便不通《日华子本草》 谓“催生,治月经不通,破血块,排脓,薦蓄利尿、清热、杀虫”《滇南本草》谓“利小便, 治五淋白浊,热淋,疲精涩闭关污用于本病伴有湿热之象者,用之尤宜药理研究证明 利水通淋淸热药不仅木身能抑菌杀菌,而且可以清除细菌产生的内毒素中药对内毒素导致 机体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有4个方而:直接清除内毒素;抗内毒素诱发的细胞因子或炎性因 子作用;改善微循环和血流变作用;对脏器和组织细胞的保护作用4消坚排石专方专治众所周知,治结石必用“三金”,即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如具体为胆结石则加郁 金、香附等开郁行气之品;肾结石则加木通、滑石清热利水通淋之品,但临床疗效往往不 尽人意张教授提出,结石停留必使气血阻遏,而结石的排出又必须依赖气血宣通来加以 推动,故在应用清利湿热基础上,必须伍以行气活血软坚化积之品,一方面宣通气血,另 一方面又可促使结石溶化,同时结石阻滞于肾,使气血运行不畅,往往伤及肾中阳气,故 在临证治疗时,应注意观察,酌情加入补肾助阳之品。
经过人量实践,张教授总结出验方消坚排石汤治疗本病,屡用屡验处方组成:金钱草50〜75 g,三棱15g,莪术15g,鸡内金15 g,丹参20g,赤芍15g, 红花15g,丹皮15g,瞿麦20g,篇蓄20g,滑石20g,车前子15 g,桃仁15「 英中,金钱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同吋兼能活血化淤,为治疗尿路结石首选;三棱、莪术、 鸡内金破积软坚行气;赤芍、丹皮、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淤、散痛消肿;再配以薦蓄、 瞿麦、滑石、车前子利湿清热;诸药相伍,共奏溶石排石Z效若结石体积过大,难以排出, 可以加入甲珠、皂刺以助其散结消坚之功;若病程H久正气亏虚,应扶正与驱邪兼顾,肾气 虚者可以加入熟地、枸杞子、山药、菟丝子等;肾阳不足者,加以肉桂、附子、茴香等;兼 有气焜者,可以适当配合党参、黄罠大量临床证明,效果满意5治疗积水温阳化气肾结石日久大多伴有肾积水,《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张教授发现中医辨证肾积水多为寒证肾阳功能有三,一为助胃腐熟水谷;二为助脾化气行 水;三为助膀胱蒸腾化气结石阻滞于肾,日久使气血运行不畅,则必伤及肾中阳气,肾阳 虚衰,气化功能不足,水湿停聚,则积水成矣,结石多由膀胱湿热久蕴,煎熬尿液,尿液浓 缩,聚而成为砂石。
肾阳虚衰,无力驱邪外出,则濒热毒邪蕴蓄不除,故肾积水病人往往表 现为泌尿系统感染反复不愈故治疗肾积水须以温阳化气为首要治则,常用药物如附子、桂 枝、乌药等;其次要注意清热解毒利湿,去其湿热毒邪,常用药物如败酱草、双花、连翘、 桃仁等另外还要注意酌加行气药,“肝经过腹坏阴器”,尿道、外阴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 临证可酌加木香、青皮、橘核、川楝子入肝经之药在引药至病所的同吋行气郁结、消滞止痛 导师在治疗本病伴有肾积水时喜用威灵仙,此处取其走窜之性,通经络、散癖积之功《本 草经疏》谓“主诸风,为风药之消导善走者也,膀胱宿脓恶水,靡不由湿所成,祛风除湿, 病随去矣《本草正义》谓其“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经 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威灵仙对肾结石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肾结石伴有肾积水用之尤为适宜, 对于年高体虚,在桂枝、附子乌药等大量补肾温阳药作用下,收效亦为满意6典型病例例1女,32岁,20000921初诊1年前体检,B超发现右肾有一小结石,直径2.7 mm, 因无明显症状,未予治疗1个月前腰痛如针刺B超示,右肾有结石5〜6个,直径2.4〜 5.1 mm,右肾孟积水西医治疗无明显疗效,服排石素、溶石素,效果不显。
现病人尿意 仍频,尿急自觉双下肢酸软无力,尿色黄赤,舌苔白稍腻,舌质紫,脉沉滑尿常示:红 细胞35〜40,白细胞25〜30/高倍视野辨证为肾阳不足,血络淤阻处方:莪术赤芍20g,金钱草30 g,海金沙15 g,石韦皂刺10g,甲珠5g, 王不留行30 g,玄明粉7g (单包冲服),大黄7g,乌药15g,益智20g,桂枝15g,橘核 20 g,熟地20 g,附子10 g,威灵仙15 g,甘草20 g水煎1剂/d,早晚温服服药7剂,病人自觉腰痛明显减轻,尿路症状明显好转尿常 规:红细胞5〜8,白细胞4〜5;体力明显增强,病人先后攵诊6次,以上方加减化裁,共 服药五十余剂,先后排出结石4块B超示结石消失,但仍有积水病人自觉腰酸,舌质淡 苔白,脉沉滑,继以温阳通络,清热利湿法化积利水处方:附子10 g,桂枝15 g,丹参 20 g,三棱15g,我术15g,鸡内金15 g,赤芍15中 丹皮15g,石韦15g,茅根30g,桃 仁25g,败酱草30 g,金银花30 g,连翘20g,廿草水煎1剂/d服上方三十余剂, 病人自觉诸症悉除,B超复查肾积水巳消失随访6个月再无复发例2:男,73岁,于20010622初诊,糖尿病史十余年,冠心病史13年。
病人于3d前, 突然出现肾绞痛,酋医诊断为左肾及输尿管中上段结石,伴有左肾积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