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4 实验分析 高考生物高考实验题分类突破.pptx
25页近7年全国卷高 考实 验 题分 类 突 破实验分析类注:题目类型分类:A实验设计题 B实验分析题年份题号分值知识点题目类型2019卷298分植物激素:生长素的作用B2018卷318调节: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B卷3110遗传:分析基因位置B2017卷309分调节:体温调节B2016卷308分代谢: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B卷298分代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3110分细胞代谢B卷2910分代谢:温度/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B注:题目类型分类:A实验设计题 B实验分析题年份题号分值知识点题目类型2015卷299分代谢:光照与黑暗交替B2014卷2912分植物激素:基因+植物激素B2013卷2910分种子萌发:酶与植物激素B分析与建议建议:熟练掌握教材基础实验是做好实验题的关键加强遗传实验题和调节实验题训练遗传+实验共8次,频率=40%;调节+实验共8次,频率=40%;代谢+实验共5次,频率=25%;物质+实验共3次,频率=15%近7年20套全国理综试卷的填空题中实验相关题目分值为240分,平均每套12分,占必修填空题比重为30.7%;出现频率为100%主要以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题型为主B.实验分析类(一)变量分析(二)对照原则分析(三)实验结果(曲线、表格)分析(一)细胞代谢+实验分析1、【2015年卷】29.(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
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解析】(【解析】(1 1)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100%100%,比,比c c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94%)单位)单位光照时间内光照时间内c 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低,说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光照发生在叶绿体机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低,说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光照发生在叶绿体机基质。
基质2 2)ABC 3ABC 3组处理相比,光照和黑暗每次持续时间缩短,频率增加,光下产生的组处理相比,光照和黑暗每次持续时间缩短,频率增加,光下产生的ATPATP和还原氢和还原氢为暗反应提供原料和物质,增加了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同化量为暗反应提供原料和物质,增加了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同化量答案】(1)高于 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光照 基质(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 ATP和H2、【2016年卷】30(8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解析】【解析】(3)(3)依题意可知,导致曲线图中甲乙两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光照强度不同依题意可知,导致曲线图中甲乙两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光照强度不同。
甲组模拟自甲组模拟自然光照然光照,乙,乙组提供低光照组提供低光照,播种播种乙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所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组植株产生的种子所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 T时时间后间后,其植株叶片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据此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其植株叶片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据此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乙组乙组光合作用强度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答案】(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因素引起的(二)调节+实验分析3、【2015年卷】29.(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_组,其原因是_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_组解析】【解析】(1)(1)B B组实验与组实验与A A组相比,乙烯释放量减少,说明组相比,乙烯释放量减少,说明x x基因与乙烯的含量有关,基因与乙烯的含量有关,C C组与组与A A组比较,说明组比较,说明Y Y基因基因与乙烯的含量也有关,由此可知与乙烯的含量也有关,由此可知A 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 x基因和基因和y y基因;基因;B B组组反义反义x x基因抑制基因抑制x x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乙烯含量降低,结合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乙烯含量降低,结合A A组可推知,组可推知,B B组果实中与乙烯的含组果实中与乙烯的含量有关的基因是量有关的基因是x x基因,基因,y y基因和反义基因和反义x x基因2)(2)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由此可推知乙烯含量高的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由此可推知乙烯含量高的(或释放量大或释放量大),果实成熟早,即,果实成熟早,即A A组;组;乙烯含量低的果实,果实成熟晚,利于储存,即乙烯含量低的果实,果实成熟晚,利于储存,即B B组。
组答案】(1)X基因、Y基因(2分)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3分)(2)A(2分)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乙烯的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分,其它合理也给分)B(2分)4、【2010年课标卷】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2请预测2与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解析】【解析】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曲线为钟形曲线,在顶点为生长素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浓度,生长素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曲线为钟形曲线,在顶点为生长素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浓度,生长素的促进生长效果都会降低。
的促进生长效果都会降低答案】(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两)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值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分)(2)若2小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2大于1,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6分)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下面两个实验实验:包括以下三组实验:第一组:取一个三角瓶,编号为,加入100 mL富含CO2的清水;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放入用直径为1 cm的打孔器从生长旺盛的绿叶上打取并用注射器抽取完叶内气体的小叶圆片10片,将三角瓶置于日光灯下;记录叶片上浮所需时间第二组:取一个三角瓶,编号为,除用黑纱布(可透弱光)包裹三角瓶外,其余处理与第一组相同第三组:取一个三角瓶,编号为,加入100 mL普通清水,其余处理与第一组相同实验:通过某方法制备了菠菜完整的叶绿体悬浮液将叶绿体悬浮液均分为A、B两组,并仅在A组中加入适量磷酸(Pi)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用14CO2供其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放射性,结果发现A组14C标记有机物的量明显高于B组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浸没(下沉)于水中的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是:_,叶片密度变小,叶片上浮3)实验预期结果:叶圆片上浮最快的是第_组4)实验A组14C标记有机物的量明显高于B组的原因是_解析】【解析】(1 1)分析实验)分析实验,第一组加入,第一组加入100ml100ml富含富含CO2CO2的清水,而第三组加入的清水,而第三组加入100ml100ml普通清水,因此这普通清水,因此这两组实验探究两组实验探究CO2CO2浓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第一组实验将三角瓶置于日光灯下,而第二组实浓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第一组实验将三角瓶置于日光灯下,而第二组实验除用黑纱布(可透弱光)包裹三角瓶外,其余处理与第一组相同,说明这两组实验时探究光照验除用黑纱布(可透弱光)包裹三角瓶外,其余处理与第一组相同,说明这两组实验时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2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因此浸没(下沉)于水中的叶)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因此浸没(下沉)于水中的叶圆片叶片密度变小,叶片上浮圆片叶片密度变小,叶片上浮(3 3)实验)实验中由于第一组实验具有适宜的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光合速率最高,叶圆片上中由于第一组实验具有适宜的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光合速率最高,叶圆片上浮最快浮最快(4 4)根据实验)根据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可知,该实验探究了磷酸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由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可知,该实验探究了磷酸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由于充足的磷酸(于充足的磷酸(PiPi)有利于光反应阶段形成)有利于光反应阶段形成ATPATP,而充足的,而充足的ATPATP促进暗反应阶段促进暗反应阶段C3C3还原形成还原形成(CH2OCH2O),从而促进了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从而促进了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A A组组14C14C标记有机物的量明显高于标记有机物的量明显高于B B组组【答案】(1)CO2浓度和光照强度(顺序可以交换)(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导致叶肉细胞间隙的氧气(或气体)增加(3)一 (4)充足的磷酸(Pi)有利于光反应阶段形成ATP,而充足的ATP促进暗反应阶段C3还原形成(CH2O),从而促进了光合作用的进行6、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
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