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整理题库海环终极.docx
10页水生生物复习题纲——12海环一、选择题1. 光合作用的产物裸藻门为副淀粉 蓝藻门为蓝藻淀粉金藻门为金藻糖(白糖素)及脂肪 黄藻门和硅藻门以脂肪为主甲藻门为淀粉或淀粉化状产物 绿藻门为淀粉例题:光合作用的产物为副淀粉的藻类是: (C) A.甲藻 B.蓝藻 C.裸藻 D.绿藻2.甲壳生活史的世代交替 水螅型个体以无性繁殖(即出芽生殖)的方式产生水母型个体;水母型个体脱离母体后,又以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水螅型个体例题:生活史具世代交替的原生动物是: (B) A. 有孔虫 B. 太阳虫 C. 放射虫 D. 砂壳纤毛虫3.有头胸甲,但没有完全包被整个头胸部的甲壳动物是: (C) A.毛虾 B.磷虾 C.糠虾 D.钩虾4.藻类细胞中同化产物及其检测同化产物:红藻门-红藻淀粉(红藻的同化产物为红藻淀粉)褐藻门-褐藻淀粉+甘露醇(褐藻的同化产物为褐藻淀粉及甘露醇)蓝藻门-蓝藻淀粉 黄藻门+硅藻门-以脂肪为主 裸藻门-副淀粉 甲藻门-淀粉或淀粉状化合物 绿藻门-淀粉 金藻门-金藻糖(白糖素)+脂肪检测:淀粉加碘起深紫色或黑色反应 蓝藻淀粉加碘起淡红色反应 裸藻淀粉(副淀粉)加碘不起反应 脂肪(油滴):镜检亮(透明)而圆. 白糖素:镜检不透明,圆形、棒形和颗粒形,位于色素体外,折光强5. 藻类细胞壁的成分。
大多数藻类(如绿藻)的细胞壁主要是由外层的果胶质和内质的纤维质组成硅藻门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硅质组成绿藻门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 红藻、褐藻等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藻胶金藻门中有一些种类具有细胞壁,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果胶质6.虾类呼吸结构名称鳃:着生于胸部两侧,包被于头胸甲侧甲和胸部体壁构成的鳃腔中分为叶鳃和丝鳃两种,由鳃轴和鳃丝组成从第二颚足→第五步足,每足的基部都有一对鳃,共7对鳃的数量多数是种类鉴别的重要依据7. 轮虫头冠的类型及其代表物种头冠大致可分为以下7种类型(1) 旋轮虫型(2) 须足轮虫型 臂尾轮科(3) 猪吻轮虫型 猪吻轮虫科(4) 囊轮虫型 (5) 巨腕轮虫型 簇轮亚目(6) 聚花轮虫型 簇轮亚目(7) 胶质轮虫型8. 缘毛目常见属的特征缘毛目 身体常呈圆筒形或杯状口纤毛非常发达口缘带是由二列以上纤毛构成的左旋唇带身体其它部分通常无纤毛多为附着生活少数自由生活钟虫属:单体生活,体呈倒钟形,后端接柄,柄内有肌丝,受刺激时肌丝以弹簧式收缩柄的下端固着在基质上大核呈马蹄形聚缩虫属:群体生活单个体呈倒钟形群体中各虫体各员的柄内肌丝是相互连接的,因此受到刺激时所有个体都能同时收缩。
独缩虫属:群体生活体形与钟虫相似,群体生活,群体柄有分枝,个体着生在柄的末端柄内有肌丝,肌丝在柄的分枝处各不相连因此受刺激时,只有受到刺激的个体才收缩累枝虫属:群体生活形态与聚缩虫相似但柄较直而粗,柄透明无肌丝当虫体受到刺激,只有虫体收缩,柄不收缩9.常见原生动物代表种:眼虫、大变形虫、大草履虫 常见原生动物代表: (1)肉足虫纲:砂壳虫,变形虫 (2)纤毛虫纲:草履虫 (3)鞭毛虫纲:眼虫,衣滴虫10.能通过复大孢子繁殖的藻类及其繁殖方式复大孢子藻类:硅藻繁殖方式:营养、无性、有性11.什么是异形胞及其代表物种?异形胞:丝状蓝藻(除颤藻目外)产生一种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来并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代表物种:蓝藻12.常见的轮虫及其分类特征常见轮虫:球形,椭圆形,圆筒形,锥形轮虫主要特征:具有头冠,咀嚼器和原肾管13.轮虫的夏卵和冬卵?夏卵是非需精卵,冬卵是休眠卵14.对虾和真虾雄性个体交接器所在部位:雄性第一腹肢内肢15. 头足类内壳种类及其特征 石灰质,角质有石灰质内壳的头足类是乌贼16.梭子蟹属的分类特征:前侧缘具9齿,末齿最大,横向侧方;蟹足掌部不十分膨胀17.头足类的触腕 存在:乌贼目和枪形目 用处:专门捕获食物的 位置:第三、四对腕间,较狭长,可以完全缩进触腕囊中 特点:具长柄,柄的顶端舌状的为触腕穗,内有吸盘和钩18.常见桡足类第一、第二触角的特征 第一触角,位于头的两侧单肢型,细长、分节一般有明显的雌雄之分,雄性具有较多的感觉毛或感觉棒,并常特化成执握器,在哲水蚤目中为一侧弯曲,猛水蚤目、剑水蚤目则两侧均弯曲。
完全营浮游生活的哲水蚤类较长,部分营浮游生活的剑水蚤类较短,底栖生活的猛水蚤类最短 第二触角,第一触角后方,短而粗壮,双肢型,由2节基肢、2节内肢、5~7节外肢组成,各节的內缘和内、外肢的末端都有刚毛,内外肢的结构及长短比例是分类的依据之一在哲水蚤目和猛水蚤目,基本为双肢型,剑水蚤目,外肢退化成单肢型,怪水蚤目第二触角则完全退化19.常见虾类额角的形状特征(1)对虾属:额角上、下缘均具齿中国对虾:额角上缘具7-9齿,下缘为3-5齿墨吉对虾: 额角基部背脊很高,略呈三角形,上缘有6-9齿,下缘为4-5齿长毛对虾:额角较平直,上缘具7-9齿,下缘为4、5齿额角后脊有有小凹点日本对虾:额角上缘具8-10齿,下缘具1-2齿具额胃脊,额角侧沟长,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额角后脊的中央沟长度大于头胸甲长的1/2斑节对虾:额角侧沟短,向后不超过头胸甲中部 (2)新对虾属:额角仅上缘具齿,颈沟明显,具肝刺、触角刺,无颊刺 (3)鹰爪虾属:额角仅上缘具齿 (4)仿对虾属:额角仅上缘具齿,头胸甲具纵缝和横缝,颈、肝沟明显,具触角刺、肝刺,无颊刺 (5)管鞭虾属:额角短,仅上缘具齿 (6)樱虾科:额角短小 (7)毛虾属:额角短小。
(8)玻璃虾科:额角短小 --细螯虾属:额角短小,刺状 (9)鼓虾科:额角短小或无,不呈锯齿状 (10)长臂虾属:额角发达,上缘基部平直,不具鸡冠状隆起 (11)白虾属:额角上缘基部具一鸡冠状隆起 --脊尾白虾:额角末端有附加齿,基部的鸡冠部短于末端的细尖部 (12)罗氏沼虾:额角的基部具一鸡冠状隆起,末半向上翘,下缘具8~14齿 (13)褐虾科 --褐虾属: 额角短小平扁 (14)中国龙虾:无额角 (15)囊糠虾属:头胸甲后缘有深凹陷,额角小,末端圆钝 (16)刺糠虾属:额角向前伸展为刺状突 (17)太平洋磷虾:额角短,有一侧齿 南极磷虾:额角短20.我国海蜇渔业捕捞对象:海蜇、黄斑海蜇、叶腕水母,为海蜇渔业中主要的捕捞对象21.腹足纲前鳃亚纲动物的形体特征及其代表种 形态特征:有外壳触角一对鳃简单,位于心室前方,固称前腮类侧、脏神经连结,交叉成8形,固名扭神经类一般为雌雄异体 代表种:杂色鲍,背尖贝(史氏背尖贝)22.双壳纲异齿亚纲动物的形体特征及其代表种 形态特征:壳通常左右相等,无珍珠光泽壳顶指向前方,多数取前方为小月面,后方为楯面外韧带位于壳顶的后方,内韧带在铰合部具一着带板。
铰合齿分主齿和侧齿,后侧齿位于韧带的后方,有的则退化消失有前、后闭壳肌痕外套线明显鳃为瓣鳃外套的后方多少有些愈合,具出、入水管 代表种:船蛆,渤海鸭嘴哈23.双壳类动物的俗称有:无头类,斧足类,瓣鳃纲24.头索动物的主要特征:(1)小型无头鱼状海栖动物(2)终生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3)脊索纵贯身体全长,且延伸至背神经管的前方,故称“头索动物”(4)身体明显分节25.尾索动物的别称:被囊动物26.常见海洋爬行类、兽类的代表种?(1)常见海洋爬行类包括:龟鳖目的海龟科我国海龟有棱皮龟、绿海龟、蠵龟、玳瑁和太平洋丽龟5种;蛇目的海蛇科我国常见的几种海蛇:①扁尾海蛇②蓝灰扁尾海蛇③棘鳞海蛇④龟头海蛇⑤青环海蛇⑥环纹海蛇⑦黑头海蛇⑧平颏海蛇⑨长吻海蛇⑩海蝰;(2)常见兽类的代表种海洋哺乳类包括:鳍脚目:海狮、海豹、海象、海狗海牛目:儒艮(rúgèn)、海牛 食肉目:海獭鲸目:鲸、海豚、二、填空1、藻类色素种类: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胆素共有的色素:叶绿素a,β—胡萝卜素)2、 蓝藻细胞结构:细胞壁(由果胶质和纤维质组成),原生质体(无色素体、细胞核、细胞器)3、 硅藻细胞三个轴的名称:纵轴,横轴,贯壳轴。
4、 甲藻生殖方式及常见亚纲分类依据:细胞分裂(最普遍,分为横分裂生殖和纵分裂生殖)、动孢子或不动孢子分类依据:细胞壁的组成和鞭毛着生位置5、 海洋生物的生态分区和常见亚纲分类依据:生态分区:水层部分和海底部分后半句没找到6、轮虫的咀嚼器:由7块非常坚硬的咀嚼板组合而成,中间一片称砧基左右联结2片砧枝,这3块板片合称砧板;砧板的两侧有2片槌钩,各与一片槌柄连接,这4块板片合称槌板7、在二鳃亚纲雄性个体的8或10只腕中,有1只或1对腕茎化用来输送精子,称为生殖腕或茎化腕8、运动胞器:如鞭毛、纤毛、伪足等/营养胞器:胞口、胞咽、食物泡/代谢胞器:伸缩泡 9 、甲壳动物头部附肢数量:5对 (2对触角,1对大颚,2对小颚)10 、桡足类和对虾的发育阶段 1、无节幼体→桡足幼体 2、卵→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 11、腔肠动物体型结构:1、辐射对称或两辐对称2、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在两胚层之间有由内外胚层细胞分泌形成的中胶层体内的空腔即原肠腔,有细胞外消化的机能,残渣由口排出,所以又称为消化循环腔,或称腔肠体质特征12、腔肠动物分类:水螅型和水母型 食性:肉食性种类 世代交替 水螅型个体以无性繁殖(即出芽生殖)的方式产生水母型个体;水母型个体脱离母体后,又以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水螅型个体。
13、海洋中环节动物统称 环虫14、多毛类 自由生活:游走多毛类 附着生活:定居多毛类15、软体动物贝壳组成结构角质层很薄,透明,有光泽,由壳基质构成,不受酸碱的侵蚀,可保护贝壳;棱柱层占贝壳的大部分,由角柱状的方解石构成;珍珠层富光泽,由叶状霰石构成16、软体动物头足类身体结构 :体由头部、足部和胴部组成以口的一端为前面,反口的一端为后面;有漏斗的一面为腹面,无漏斗的一面为背面17、软体动物腹足类口腔内面:有颚片和齿舌18一、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次生性辐射对称,多数为五辐射对称; 具中胚层来源的内骨骼,常向外突出成棘刺; 真体腔发达,具特殊的水管系统和围血系统; 胚胎发育过程极为典型,均黄卵,完全均等卵裂; 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肠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囊,为后口动物;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个体发生中有浮游幼虫阶段 19、脊索动物基本特征 1、具有脊索 2、具有中空的背神经管 3、有咽鳃裂 三个亚门 1尾索动物亚门2头索动物亚门3脊椎动物亚门20、脊索形态特点:脊索是一条纵贯躯体背部,在消化管之上,神经管之下,并与之平行的一条索状结构,起着支持身体的作用21、尾索动物亚门动物代表种尾海鞘纲 代表动物: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