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可夫斯基《六月.docx
5页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赏析六月—船歌》我刚开始接触这首曲子的时候,我在上高中三年级,当时要准备艺考曲 目,钢琴老师便给了我们几个人几首曲子,当时有《小奏鸣曲》、《陕西民歌 变奏曲》和这首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老师让我们自己选择,我去听 了一遍,当我听到这首《六月—船歌》的时候,他的每一个音符都敲击在我的 心上,沉痛而甜蜜;每一次旋律回旋在我的耳际,忧郁而沉迷我当时非常的 震惊,竟然有这么好听的曲子,我当时没有一点的犹豫,就选择了这首钢琴曲 作为我的考试曲目这首钢琴曲的作者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他是伟大的俄罗 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20 世纪 80 年代,音乐 爱好者把他的名字排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之后,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 魂”同时,他也是我国人民所熟悉和热爱的欧洲作曲家之一,在中国,他拥 有一个爱称:“老柴”他的音乐渗进了欧洲主流音乐的元素,但他的作品又 往往体现俄罗斯的特征,处处充溢着深沉悠远、壮美动听的俄罗斯民歌的旋 律他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音乐旋律优美感人,有时催人泪下,有时热情洋 溢这首《六月船歌》出自于 1887 年完成的第四号组曲中的《四季》, 1875 年冬,柴科夫斯基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应圣彼得堡文艺月刊《小说家》主 编M •贝纳德之约,他用诗歌作背景,每月创作一首富于季节性和俄罗斯特点 的钢琴性格小品,与诗歌一并刊登于音乐副刊。
《四季》用音乐描写了一年十 二个月中每个月的性格其中以第六首和第十一首最为著名《六月船歌》是 其中被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它描绘的是夏日的夜晚人们坐在小船上在映着月 光的湖水中悠然荡漾的情景《六月——船歌》是典型的复三部曲式,也正因为典型,才常常被人们选中 作为结构解剖的实例曲式结构是:引子+ A(a + b + a')+B(c + d)A'+(a1 + b1+a1') +尾声开头的引子:以g旋律小调的主和弦为伴奏,营造出了小船在水中荡漾的画面第一部分A (a+b+a')为呈示段,这一部分是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一段a 由非方正性两句体乐段组成,g小调的曲调,第一乐句是规整的4个小节,而 第二乐句巧妙地运用第一乐句的开头做材料,进行织体上的加厚使得此乐句成 为了一个扩充了的乐句b段的旋律在g小调的关系大调上降B大调开始,在 a 段的织体上发展并在最后的四个小节回到了 g 旋律小调到最后引出再现段 a'的主题,他采用了嵌入的终止这一部分为全曲奠定了主要的基调和音乐氛 围插部音乐B(c + d)为对比型两句体非方正型乐段,c乐段转到了 g旋律小调 的同主音 G 大调上,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在速度上比第一部分稍快, 并且在织体上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一强一弱的主题动机出现,形象地给听众 展现了小船在湖面上荡漾的画面d乐段较c乐段速度更为紧张,情绪上到达 了整曲的一个顶峰第二个乐句最后扩充的两个小节,利用连续的重属导七和 弦的强大的音响效果,给听众造成波涛汹涌,风浪齐来的感觉,然后音乐戛然 而止制造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尾,减七和弦没有解决,但是却给人一种意犹未尽 的美感这一段运用了平行三度、八度和弦、减七和弦琶音等音型构成旋律, 使得音乐在不稳定中发展;而切分节奏的出现更加剧了音乐的急促,同时增加 了力度渲染,乐段的最后,利用琶音和弦的延长音和声音的自然延长衰减,从 容地将宁静的音乐再次引出,回到之前诗一般的意境中最后是全曲的再现部分(A'),中段部分出现的新材料,使我们的心理可能 产生了更多的运动和动荡——发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如今又再现了初始的音 乐形象,立刻让人产生一种‘回归'感在这一部分“老柴”利用中声部呼应 句的变化,对旋律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伸展,旋律声部与内声部旋律线条在进 行的方向与力度的对比上,犹如两人倾心对话般地相互呼应,主题形象与首部 保持统一再现后面的一部分是尾声,一串低沉吟唱的旋律过后,音乐由低音区向上 发展,末尾交替出现了主和弦与属和弦借用插部中连续切分的节奏,接着连续 的琶音和弦,使摇晃的音响渐渐变弱,犹如小船在水波轻微的拍击声中消逝。
在演奏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第一部分An da nte can tabile(如歌的行板),采用从强拍到弱拍一摇一摆 平稳的 4/4 拍子的节奏,来表现俄罗斯的平底船均匀划分的节奏在弹奏时, 手指尽量贴键,弹奏出饱满且柔和的音色,双手的衔接亲切、自如引子采用 g 小调的主和弦,有一个二连音的音型,演奏者要细腻地处理好该伴奏音型, 既要表现节奏的平稳,连线尾部的和弦声音又不能太过突兀第二部分,在弹奏时,旋律需要表现得轻快且连贯,兴奋中又带有很强的 歌唱性,犹如一支欢快的舞曲,表现出人们踏着轻盈的垫步随之摇曳的侧面 在演奏这部分音乐时,要抓住节奏的拍点,结合踏板的使用,让音乐在轻松、 自如中,音色要丰满而且坚定,但又不能弹得太粗鲁、沉重,通过对音响的控 制,逐渐推动出一种震撼的力量再现段,和前面第一部分几乎是一样的,通过插部的出现,从而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这一部分的出现是让人感觉回到了前面,所以在演奏上,要强调左 手的中声部,以突出音乐的层次感,合理的安排好指法并贴键弹奏,使旋律连 贯、平滑同时,配合主旋律构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子,使两者衔接流畅自如 在音符出现较多的时候,注意把握好情绪:旋律上扬时声音激昂,平静下来时 声音降落;特别重要的句子说得慢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说得快一点。
通过完美 的触键技巧,将情深意长的韵味从指尖“流”出来,展现出音乐自然的起伏和 依然甜美淡雅的意境尾声部分,低声部与高声部主要是体现和声的色彩,中声部是通过音阶的 级进下行而形成的旋律线演奏时要善于区分不同的音色,中声部右手用大指 持续尽量地歌唱性地走出一个舒展的旋律,声音要稍深沉些用小指演奏的高 音要形成明亮的旋律,弹琶音时,音色要处理得越渐轻薄,在声音的消退中高 低音的落差逐渐模糊,模仿出波光粼粼的湖水回归宁静,在结束主和弦时踏板 可保持的长一些,营造出微弱星光罩着美好夜空的音乐形象,船儿仿佛在星光 的伴随下已经离去,消失在朦胧的远方,留下了一片静寂的湖面和美好的夜 空,人们远去的同时,还恋恋不舍回头顾盼通过上述分析演奏,《六月船歌》就仿佛潺潺的清泉在时空彼端深遂而善感 的心灵中涓涓流淌,带我们展开想像的双翅在梦幻般的世界中遨游感谢柴可 夫斯基,也应该感谢我第一次听到的《船歌》的演奏者他把柴可夫斯基的内 心,把船歌的意韵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