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临床研究.doc
3页450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临床研究甲状腺单发结节在临床上很常见,其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 还未完全一致,近年来采用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取得了较好 的临床效果,本文结合其中450例作一临床分析,探讨其使 用范围及临床意义❷1资料与方法❷1・1 一般资料本组450例中,女性324例,男性126例, 女:男=2.6 : lo年龄14-76岁,平均34岁病史14d-34 年,平均3. 4年主诉均为发现颈部包块,有6例出现轻微 甲亢症状,8例出现呼吸道压迫症状,3例轻微包块区疼痛, 余无临床不适320例行同位素扫描,其中热结节3例、温 结节26例、凉结节291例B超提示实性结节380例,混合 性结节42例,囊性结节28例术中探查均为单发结节❷1.2术前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B超及同位素扫描进行诊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不列入常规B超作 为主要的辅助检查方法,据此可明确结节的数量、囊实性、 区域及颈部淋巴结情况,用于结节性质的判断450例甲状 腺结节患者术前分别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 7 2例,甲状腺 腺瘤51例,可疑恶性27例❷1. 3手术方式采用胸骨柄上方3cm处作横弧形切口,不 切断颈前肌群,显露喉返神经,全部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
❷2结果❷全部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其中有9例乳头状癌误诊为良性病变,后由石蜡切片纠正诊断术后病理结果:结 节性甲状腺肿280例,甲状腺腺瘤5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 例,乳头状癌92例,滤泡状癌20例,共发现微小癌13例3讨论❷目前对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术前诊断还比较困难单纯根 据临床症状及体征难以确定其性质从本组资料看,临床无 明显症状者达96. 2%(433/450) o考虑原因为:①早期甲状腺癌常常仅表现为单发性甲状腺结节,其病理学特征与良性结 节难以鉴别[1];本组450例均为单侧结节,术后经病理证 实为甲状腺癌112例(占24.8%),与Wong等[2]报告基本 一致;②Mchenry等[3]报告,约8. 6%的甲状腺囊肿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③高功能腺瘤也有约4%-5%癌变率[4];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虽然是目前公认的术前确认率最高的方法,但其敏感性为79%-86%,且其准确性取决于检查 操作者的诊断水平及患者甲状腺疾病的具体情况令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作者采用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而不是其他术式该术式不考虑单发 结节的术前病理性质如何,主要基于以下几点:①作者观察 到,即便术前确认为单发结节,实际上相当部份患者经病理 检查证实为多发性;本组资料中有280/450(占62. 2%),对 于此类患者无论行单发结节剜除术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保 留的患侧部分腺体仍可隐匿微小病灶,将造成术后复发;这 样不仅使患者遭再次手术之苦,还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及 经济负担,也增加了二次手术的难度,故对单发性结节仅作 腺瘤剜除术或腺叶部分切除术仍是不安全的;因此作者提倡 对单发性结节一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②单发结节有 20%-25%的患者为恶性肿瘤,术前定性目前尚有一定的困难, 而且即便是良性结节,单纯结节剜除术后复发率也较高,而 复发与恶变是成正比的;若为恶性结节,结节剜除术后复发 率高达29%-72% [5];王弘士报道第一次做少于一叶切除者, 再做腺叶切除时残余腺体带癌的有29%;③该手术简单,易操 作,可常规解剖分离出喉返神经,术中、术后出血等并发症 出现少;随访6个月本组450例均未出现声嘶、呛咳及甲状 腺功能低下。
❷总之,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的 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推广应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 式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