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运营商探路政企云.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6894932
  • 上传时间:2018-04-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9M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Huawei Technologies2012.06 第61期3940计算的发展将使信息产业发生巨大变革,也为电信运营商从CT向ICT全面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经过前几年的技术研究与试点,目前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已展开实际部署,一方面构建内部云平台实现业务和IT支撑系统整合,降低建设运维成本,加快新业务上线;另一方面积极部署云IDC,对外提供云服务,推动业务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电信继2011年8月率先发布天翼云计算战略及其相关的品牌与解决方案后,近期又大刀阔斧地组建云计算公司集约化统领全网云业务,集中运营管理其分布全国的IDC,并将正式推出云存储、云主机等重点产品提供公有云服务、拓展私有云外包电信运营商建设公有云平台,并可基于其宽带网络资源、服务渠道、品牌公信力,为广大企业、公众用户提供IT服务,这种打造“信息电厂”的模式是最理想的云应用模式国外互联网公司如亚马逊、运营商如Verizon在公有云服务领域已取得初步成功,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试点布局,开始或计划提供公有云服务从国内外运营实践来看,公有云现阶段主要面对的是中小企业及个人家庭用户而对于政府或大型企业,公有云是否适用?如果不适用,应该采用何种云计算建设应用模式?赛迪顾问2012年2月发布的《大型企业云计算技术应用战略研究》显示,大型企业用户基于安全性、业务流程、内部组织等多方面因素,倾向于采用私有云为主、混合云为辅的云计算模式。

      运营商探路政企云2011年,上海电信与华为联合进行的云存储用户调研也表明,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以信息为核心优势或信息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暂时还不会考虑公有的云存储服务但政府或大型企业选择私有云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由其自行建设、运营云数据中心随着IT外包模式逐步成熟,并为用户聚焦核心业务、降低IT成本带来切实效益,很多政府和大型企业考虑将其网络、信息系统不同程度交由专业服务商或运营商建设运维,运营商通过外包、集成方式也可参与大型政企用户的私有云建设因此,电信运营商发展云计算需要公有云与私有云并重,将政企私有云作为ICT信息服务的重要切入领域,积极拓展高价值的政府和大型企业ICT市场其实,国内运营商在私有云市场已有所动作,在2012年3月的“中国通信行业云计算峰会”上,中国电信介绍了其在园区云和企业云方面的一些实践,如上海电信推出的“定制云”服务,就是针对大型企业客户提供按需定制的私有云/混合云集成方案,旨在帮助企业构建云计算平台切入政企云市场的优势云计算出现之前,国内运营商已经在尝试针对政企大客户的ICT集成、外包服务,但运营商现有的ICT服务更多是基于语音、宽带等基础通信能力提供简单的业务集成,很难切入企业内部IT系统并形成更紧密的联系。

      云计算的出现,不仅给企业IT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也使运营商获得进一步向政企信息化领域延伸的云文/刘航 韩飞随着云计算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用户认可,国内政企云建设正逐步启动,从概念规划走向实际落地How to Operate运营探讨2012.06 第61期41运营商探路政企云41机会与IT厂商、集成商相比,运营商在政企私有云外包市场具备如下独特优势:在网络资源方面,云计算的发展与网络密不可分,即使企业自建云计算系统也必须租用运营商的网络而宽带和数据中心资源正是运营商的重要优势,如中国电信骨干网络带宽达到22T,国际出口带宽760G,数据中心机房面积已经超过100万平米,数据中心机房超过300个,机架超过10万个运营商一方面能结合网络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方案,另一方面也能在政企ICT外包与集成项目竞争中掌握更多筹码在政策扶持方面,国家提升了云计算战略定位,大力扶持相关产业发展;地方亦谋求云计算先发优势,纷纷抢位布局电信运营商是其中主力,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与许多省市政府、大型企业签署了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云计算是重要落地领域同时,运营商还在云计算相关产业链、标准推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中国电信于2012年年初牵头成立了中国云计算产业联盟“政务云”工作组。

      在资源整合方面,国内运营商在ICT领域已做了初步探索,积累了一定的产业链合作资源而且,不仅是一些IT厂商,与运营商长期合作的很多国内外主流CT厂商也在进行ICT转型,能与运营商形成更紧密的合作虽然运营商具备以上优势,但在从云计算切入政府与企业的ICT外包市场时,仍会受制于技术能力、专业人才、组织架构、行业理解等诸多因素,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支撑特别是从底层云计算资源池建设向上扩展至信息化应用领域时,运营商需要对客户内部业务流程、不同行业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和积累,必须整合产业链众多设备提供商、集成商、应用开发商因此,与业界云计算主流厂商,尤其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快速集成交付能力、长期支持互信的厂商进行战略合作,是一条快速发展之路江苏电信试水政务云随着云计算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用户认可,国内政企云建设正逐步启动,从概念规划走向实际落地电信运营商如何发挥优势,把握政企云市场机会?2011年,江苏电信与常州市政府联合试水政务云建设,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为电信运营商政企云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Huawei Technologies2012.06 第61期4142电信、政府、华为三方优势互补,打造政务云建设新模式承接江苏省政府与中国电信的“十二五”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常州市政府与江苏电信达成“智慧城市”合作计划,并将云计算作为智慧城市重要切入点。

      同时创新合作模式,发挥产业链各方优势,由中国电信发挥其网络和资源整合优势,建设云计算中心并负责运营维护;常州市政府租用电信云平台,使其内部业务逐步云化迁移,同时辅以批地、税收等相关政策,扶持云计算产业发展;华为基于自主研发的产品、技术和集成优势,提供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及业务发展咨询方案规划稳健务实,分阶段向云计算应用服务中心演进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以政务云为基础,建设资源池和统一云平台,逐步发展电信内部应用、政务应用,以及企业ICT等云计算业务首先,江苏电信积极开展内部云计算试点,拉通业务流程,积累建设、运维经验同时,利用与政府合作的契机,提升公信力、形成云计算应用样板,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展,建设面向全市企业、公众服务的云计算服务中心,构建智慧城市的基础 基于这一规划,云计算系统应充分考虑初期政务私有云及后续混合云应用,在机房、网络、计算、存储、管理平台等多方面支持平滑扩展,打造统一云平台支持电信云、政务云和企业云如云平台实现两级分权分域管理,电信将资源批租给政府信息中心,同时对整个平台资源进行监控;政府信息中心负责对政务部分云资源管理调度,教育、计生、残联、国土等部门根据实际需求向政府信息中心申请资源,各部门仅对申请获得的计算、存储资源具有使用权力。

      常州市政府和江苏电信将通过政务云的应用,不断探索并促进全市云计算产业发展以及产业优化升级,提升软件服务业的占比,增强高新技术产品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做好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除政务应用外,江苏电信也利用该平台开展企业内部云计算应用,在营业厅、OA系统、网管中心部署云桌面,提高数据安全性和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另外还进行增值业务云化试点,整合电信E监控等,积累云计算维护管理经验,为后续对外业务运营,构建面向全市服务的云计算应用中心打下良好基础云化迁移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政府IT部门职能转变云计算系统通过完善的分区隔离保障了政务云的安全性,于网络层面对政务内、外网分别提供独立Internet、政府专线出口;于云资源池层面,部署专门的服务器、存储集群承载政务内网核心业务,架设加密传输链路,实现物理隔离,形成独立的“小云”,与外网和其他业务资源池隔离这样既充分共享非核心业务的资源,也满足了重要业务的高安全性要求截至2012年3月,项目一期已完成常州市政府发改委网站、计生委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常州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等近三十个应用系统的云化迁移,取得明显效益如原有各政务应用系统孤立的“烟囱”式架构使得计算、存储、网络资源浪费极大,资源利用率平均只有13%。

      建设云计算资源池并进行业务迁移整合后,通过有效的整合共享,政府IT系统整体资源利用率达到60%,同时可以根据应用负载情况,进行资源动态调整,及时响应业务应用需求新建云计算数据中心采用高密度模块化机房、冷热风道区隔、精密送风等新产品技术,改善了原有机房在200多平米的空间里放置了200台服务器,后续空间无法扩展且空调制冷效果不佳的情况,使PUE值降至1.5同时,基于低功耗刀片服务器、虚拟化等软硬件技术,IT设备用电节省35%,碳排放量降低45%,打造了真正的绿色数据中心云平台也提升了系统的维护效率,支撑了政府IT信息中心职能的转变常州市政府原有系统平均6个应用由一名维护人员监控维护,现在大多数底层维护操作由电信云中心专业人员负责,仅一名维护人员便可维护12个应用,效率大大提高,政府信息中心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政务应用系统发展建设、政务数据共享等规划中,聚焦核心业务,实现政府IT部门的职能转变云计算为电信运营商ICT转型带来新的机遇运营商若充分发挥自身宽带网络和IDC资源优势,整合产业链资源,引入有实力战略合作伙伴,将在云计算市场大有可为责任编辑:陈雨虹 chyhong@4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