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宅楼工程水土保持方案.doc
33页住宅楼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八 、・冃U sXXX住宅楼工程位于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西路7号院内,此处原为职工 居住的临设平房,年久失修,现已成危房为了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的问题, 满足职工住房需求,经公司研究决定,拟在原平房地址上新建住宅楼一栋, 砖混结构5+1层该工程总用地面积2005m2,建筑面积5525m2,总投资约550万元 2009年11月18日开工,预计2010年8月31日竣工,计划总工期为9 个月该项目区属渭河阶地区,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陕西省人 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工程所在地属于水土流失 重点预防保护区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扰动原地貌,产生水土流失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陕西 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的相关规定,工程建设必须编 制水土保持方案,旨在控制和减轻水土流失,促进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受项目建设单位xxxxx委托,咸阳市渭城区水利服务中心承担其《陕 西省第^一建筑公司1炉住宅楼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编制工作接 受委托后,我们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踏勘,收集工程所在地的相关 资料。
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进行了综合分 析,按照规范要求制定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于2010年4月完成编制工 作在方案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监督管 理机构以及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1 方案编制依据XXX住宅楼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以国家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为基 础,依据行业技术规范,以防治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为核心,旨在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1任务依据《XXX住宅楼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委托书》1.2法律(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全国人大)(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全国 人大)(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全国人大)(5)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全国人大)(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6月25日全国人大)1.3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国务院第120 号令)(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3)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3年9月29日省人大)1.4部门规章(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保[1994]513号)(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水利 部第5号令)(3)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年水利部第12 号令)(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水利部第 16号令)(5)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2004年9月15日国家发展改 革委第19号令)1. 5规范性文件(1) 《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 充规定>的通知》(2001年6月6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2) 《陕西省水土流失补偿费、防治费计征标准和使用管理规定》 (陕西省物价局、财政厅、水利厅陕价(费)发[1994]69号文)(3)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陕政 发[1999]6号文)1. 6技术规范与标准(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E50433-2008)(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E50434-2008)(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4)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5)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 6-2001)(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E/T15774-1995)1. 7技术文件(1) 《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利部水保监测中心水保监[2008]8号)(2) 《陕西省水土保持区划》(1983年陕西省水土保持局)(3) 《陕西省水土保持公报》(2006年陕西省水利厅)(4) 《咸阳市实用水文手册》(1998年陕西省咸阳市水利水土保持局)2工程概况2.1项目简介项目名称:XXX住宅楼工程送审单位:XXXXX建设地点: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路7号建设性质:拆后新建2. 2项目地理位置XXX住宅楼工程位于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西路7号陕建十一公司家属院 内,东邻联盟一路,西邻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临西北医疗机械厂,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详见项目地理位置图。
2. 3工程内容工程总用地2005m2 ,为1栋5+1层砖混式多层住宅,总建筑面积 5525m2 o2. 4工程布局该工程建筑物用地为规则矩形,东西长82.50 m,南北宽12.30m2. 5施工水电用电:由市政电网专供线路引入小区配电室,可满足施工用电需要用水:水源由城市供水管网引入,可满足施工用水需要2. 6工程土石方量该工程建设期土石方量主要包括拆除原有平房、清理表层土、基础挖 填、场地平整等,总方量为13223. 34m3,其中拆除平房外运建筑垃圾1195 m3,基础开挖6014. 17m3 ,基础回填5365. 17m3 ,场地平整649m3□3项目区概况3.1自然概况该项目所属辖区咸阳市渭城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黄河一级支流渭 河北岸,地貌类型属渭河阶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高差明显,界线清晰, 呈阶梯状微倾向渭河XXX住宅楼工程区域地质条件简单,无不良地质构造,地址单元上 层为湿陷性黄土、中层为粗粒径沙土并夹有砂卵石,地下水位深埋一般 对建筑物基础不会造成不良影响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四季冷热干湿分 明的特点春季多风,夏季有伏旱,秋季易有连阴雨,冬季气候寒冷干 燥。
年平均降雨量526. 5mm ,主要集中在7〜9月年平均气温12. 9C , 年极端最高气温42. 0C ,年极端最低气温-19. 7C o全年日照较长, 时数2017~2347h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均风速3m/s无霜期 218天,日照时数2095. 7小时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盛产小麦、玉米、 油菜等年内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连阴雨、暴雨、干热风、冰雹、 霜冻渭河是黄河一级支流,自西向东从项目区南侧流过根据咸阳水文 站1934-1980年观测资料显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4. 73亿m3,最大径流 量111.70亿n? (1964年),最小径流量20. 05亿m3 (1972年),多年平 均流量163. 80 n?/s,最大洪峰流量11600m7s,年径流60%集中于汛期 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8146万t,其中6-8月输沙量占全年的70%以上项目区土壤资源多样,属关中盆地褐土带,土壤主要由黄土、娄土、 及渭河冲积淤沙土构成,土层深厚,土质良好,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区域植被以农作物和人工栽培植物为主,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 油菜、豆类、薯类、辣椒、向日葵、瓜果等,人工栽培树种主要有杨、 柳、槐、刺槐、椿、榆、泡桐、松、柏、法桐及各种果树等,田间杂草 有菲菜、灰条菜、野燕麦、节节草等野生植物,目前以粮食和蔬菜生产 为主。
3. 2社会经济状况工程所在行政区总人口 42.9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 27.59万,农业人 口 15.4万,人口密度1491人/km%全区土地总面积272 km2,人均土地面 积0. 067 hm2,耕地总面积15141. 13hm2,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 101hm2o 2009 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147.6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4333元,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174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7元3. 3水土流失现状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 区属于省级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水土流失形式以水力侵蚀为主,属 轻度流失区依据陕西省卫星遥感普查资料和《咸阳市土壤侵蚀图》,结 合《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以及实际调查资料,确定区域土壤侵蚀模数 为 100t/km2 • a3. 4水土保持经验及防治情况项目区水土保持工作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水土保持法》颁布以来,积极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 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水土保持治理措 施,主要有改造中低产田、修建池塘、植树造林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已达75%以上,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根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对主体工程设计中涉及水土保持 功能的工程,进行分析评价和补充完善,最大程度地保护土地资源,减 少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主体工程设计考虑了减少基础开挖面和土石方开挖量,维持原地形 地貌,减少水土流失,提出土石方开挖进度安排尽量避开雨季,减少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完工后场地平整未按水土流失治理规范要求进行 设计,将影响原地貌水土保持功能的及时恢复;施工中没有采取土方开 挖的临时拦挡措施,易产生水蚀;主体工程设计中提出了绿化美化设想, 但未做绿化设计建议按照水土流失治理规范进行场地平整,对建筑物周边进行绿化 设计,对临时堆土进行合理的挡护遮盖措施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5. 1确定原则(1) 根据主体工程资料,按实际用地面积确定建设区范围2) 根据工程所在地区地形地貌特点,参照已建工程的实际影响状况,估算直接影响区面积5. 2确定依据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规定,建 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 指开发建设征地、占用、租用及管辖等的土地范围,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 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或危害的范围。
5. 3防治责任范围根据工程可研报告,结合现场勘测调查,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 任面积为2238. 6m2,其中项目建设区2005m2、直接影响区233. 6m2o6水土流失预测6.1预测目的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和工程建设特点,在分析建设过程中可能损 坏、扰动地表面积、弃土弃渣的来源、数量、堆放方式、地点及占地面 积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区水土流失特征,采取合理的预测方法对项目 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及监测站点的布设 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6. 2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1) 预测范围:为工程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依据工程设计资料和 本方案确定的占地情况,本工程预测评价范围总面积为2238. 6m22) 预测时段:为工程建设期和植被恢复期,根据主体工程可行性 研究报告,该工程建设期为2009年11月-2011年8月,因此,该工程 水土流失预测期限为21个月6. 3预测内容和方法(1)内容:①扰动原地貌,损坏、压占土地和植被面积的预测;② 损毁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类型预测;③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及流失 总量预测;④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2)方法:本工程主要采取引用资料法、经验公式法与现场调查法 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
①扰动原地貌,损坏、压占土地和植被面积的 预测,依据主体工程设计文件,以主体工程的征地、占用地资料为准, 结合现场调查结果确定②损毁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类型的预测,依据 主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