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书及其使用资料课件.ppt
45页工具书及其使用 一、一、 什么是工具书什么是工具书 所谓工具书,顾名思义,是指在学习或工作时可以作为工具使用的特定类型的图书如果要给它个定义,可简略地这样说:凡用一定的观点收集某种资料并按一定的方法编排起来供人查考的图书,即可称之为工具书 一般图书主要是供人阅读用的,工具书则是供质疑解惑时查考用的二者之间既有区别而又不对立例如类书、政书是查找古代事物和典章制度的工具, 但也可部分供人阅读;与此相反,一些供人阅读的图书,如《史记》、《汉书》这样的史学名著,其本纪、列传又可供查考人物之用 9/13/20241 二、二、 工具书的类型工具书的类型•常用的工具书,一般分为字典和词(辞)典,图录和索常用的工具书,一般分为字典和词(辞)典,图录和索引,年鉴和年表,政书和手册,类书和百科全书等 引,年鉴和年表,政书和手册,类书和百科全书等 ((一)字典、词典类一)字典、词典类 1.一般性的一般性的 (1)字典)字典:以字为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注上读音、说明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
(( 2 )词(辞)典)词(辞)典:以词为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注上读音、加以解释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辞通》、《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汉语大词典》9/13/20242 2.专门性的专门性的 在某个领域专门使用的字典词典,如:《说文解字》、《甲骨文字典》、《金文编》、《尔雅》、《广韵》、《诗词曲语辞汇释》、《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等 (二)图录和索引(二)图录和索引 1.图录:图录是用图象表现事物的工具书,它既包括《世界地图》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各种地图,也包括《中国历史图谱》和《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等各种文物图录 2.索引索引:又称通检或引得(index),它是将书籍报刊中的内容编为条目,按一定的方法排列起来专供人们检索的工具书籍索引如《尚书通检》(顾颉刚 )、《十三经索引》(叶圣陶)、《荀子引得》(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 );报刊索引如《全国报刊索引》、《文学论文索引》9/13/20243(三)年鉴和年表(三)年鉴和年表•1.年鉴:年鉴:年鉴是系统汇集年度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出版物。
如《中国年鉴》、《世界知识年鉴》•2.年表:年表:年表是按年代顺序用表格形式编制的查考时间或大事的工具书其中的纪年表供查考年代,如《中国历史纪年表》;历表可换算不同历法、纪年法 的年、月、日,如《中西回史日历》;大事表供查考大事及其年代,如《中国历史大事纪年》 9/13/20244(四)政书和手册(四)政书和手册•1.政书:政书:政书是文化史专著,它汇编历代或某一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 方面的资料供人阅读和查考如《通典》、《文献通考》、《唐会要》 •2.手册:手册:手册是汇集某一方面经常需要查阅的文献资料或专业知识的工具书,如《汉语方言调查手册》、《译名手册》 9/13/20245(五)类书和百科全书(五)类书和百科全书•1.类书:类书:类书是查考古代事物的工具书它辑录群书中各个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述而不作,分类排比,以便寻检和征引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等•2.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 搜集各科专门术语、重要名词,而加以详细的、系统的叙述和说明,各条目按字母或分门别类编排的是综合性的 。
所收条目则限于一个学科范围,是专科性的专科性的略同于一般的专科辞典9/13/20246 三、三、 常用工具书的编排体例常用工具书的编排体例(1)按音序排列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的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如《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里,有的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如杨树达的《词诠》 在古代,大多按照平水韵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如清人阮元韵排列,如清人阮元主编的《经籍籑诂》主编的《经籍籑诂》,清人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编纂的《佩文韵府》,近人朱起凤的《辞通》近人朱起凤的《辞通》等9/13/20247 还有按照传统三十六字母顺序排列的,如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和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 (2)按形序排列按形序排列 1)部首法、笔画法、笔顺法)部首法、笔画法、笔顺法 部首法部首法,按部首笔画由少到多排列同一部首下又按其余部分笔画由少到多排列 笔画法笔画法,按整个汉字的笔画多少排列如《室名别号索引》,《辞源》难检字表 笔顺法,对笔画相同者,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过去典型的有“元亨利贞”“江山千古”“寒来暑往 ” 几种,今多以“横竖撇点折”为序,或称为“札”字法 9/13/20248 知识链接:部首法沿革知识链接:部首法沿革 部首编排法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首创他部首编排法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首创他将汉字归纳为将汉字归纳为540部部这是所谓六书原则的部首其后,为方便检字,明代梅膺祚《字汇》,明代张自烈《正字通》改造减少为214部,这是所谓检字法原则的部首清代吴任臣(1628~1689) 《字汇补》、清代的《康熙字典》、1915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辞源》、1936年出版的《辞海》都沿用了214部;建国之后的《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200部,《新华字典》(第11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1部,都仍然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9/13/20249 2)号码法 将汉字的笔形分为十种,每种取0-9中的一个数字做代号代号连排即该字的编号 四角号码法四角号码法(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王云五创制,胡适编写黄维荣修订笔画号码歌 横 1 垂 2 3 点捺, 叉 4 插 5 方框 6 , 7 角 8 八 9 是小, 点下有横变 0 头。
(高梦旦创附号) 三角号码法三角号码法(右上,左下,右下) 1横2竖3点捺, 4叉5角6方架 (陈以强狱中创制)9/13/202410“中國字庋㩪中國字庋㩪 ”法法((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洪业 )) 中 國 字 庋 㩪 Ⅰ单体 Ⅱ包托体 Ⅲ上下体 Ⅳ左壳体 Ⅴ左右体 0点横1垂为 2, 正交为3斜交 4, (庋 ) 插5糸 6 平接 7, 有角为8八为 9, (㩪 ) 最后再数几多口出Ⅰ/22880 田Ⅱ/88304 共Ⅲ/37901君Ⅳ/85883故Ⅴ/38941 奪Ⅱ/39933 匱Ⅱ/81595月Ⅱ/82112翕Ⅱ/901219/13/202411((3)按义序排列)按义序排列 义序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按照意义标准对字或词语进行分类排列。
•按内容分类•按主题分类•按时间分类•按地域分类 古代不少工具书,都是按照类别排列的,被称为类书如《尔雅》、《艺文类聚》、《骈字类编》等如《尔雅》分为十九类;《艺文类聚》分作四十五类,每类又分小目,共七百三十余目《骈字类编》分了十三类一六○四个细目 检索者首先要确定字义所属的类别但有时字的归类较难确定,因此检索起来不太方便9/13/202412四四 、注音方法、注音方法 历史上有关汉字的注音方法,曾出现过读若,直音,反切,注音字母,汉语拼音等多种注音方法 直音法就是以同音字注音直音法就是以同音字注音如《汉书·高帝纪》“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单音善,父音甫运用这种方法有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一定要找到确切的同音字才行,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音节都有同音字,加之我国方言复杂,因此这种注音方法的缺点很明显 9/13/202413 反切法反切法在东汉末年已经产生,而推广盛行在魏晋,一直沿用到清末反切注音法就是用两个汉字反切注音法就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称为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称为““某某切某某切””(唐以前称为“某某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调,合起来就是被注字的读音。
如: 送 苏弄切sū+nòng——sòng 田 徒年切tú+nián——tián 由于语音变化,中古的很多反切根据现在的读音,已经拼不出正确的读音来要想完全掌握反切,还必须了解汉语语音发展变化的历史和古今字音的对应关系 9/13/202414 注音字母,注音字母,于1913年由“读音统一会”制定,共37个字母,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1930年改称注音符号)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它取代了反切注音法作为汉字注音工具,注音字母推行了四十年台湾采用注音字母的历史更长,直到1986年才公布了与汉语拼音方案很接近的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以罗马字拼写的汉语译音系统) 有的工具书注音兼用几种,如《辞源》修订本同时采用了汉语拼音、注音字母和反切三套注音方式9/13/202415 五五 、常用语文工具书、常用语文工具书(一(一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 1.基本情况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本书《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本书收篆文收篆文9353个,重文个,重文1163个,按个,按540部首排列正部首排列正文分为十四篇,书末的叙和目录别为一篇,共十五文分为十四篇,书末的叙和目录别为一篇,共十五篇每篇又分为上、下每篇又分为上、下 书中在每一篆文下先释义,再分析形体结构,最书中在每一篆文下先释义,再分析形体结构,最后说明读若某(注音)它综合分析了小篆、籀文后说明读若某(注音)它综合分析了小篆、籀文和古文的形体结构,因形见义它是我国第一部系和古文的形体结构,因形见义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是研究先秦典籍中字统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是研究先秦典籍中字义必备工具书义必备工具书9/13/202416 2.《说文》的体例特点 1) 编排体例 《说文》以前的字书都是取所需之字,按照意义类别编排,连缀成韵语许慎创立了部首(汉字字典给同一偏旁的字所立的部目)编排法,创立540部立一为端立一为端”“毕终于亥毕终于亥”,是说540部的第一个部首是“一”,最后一个部首为“亥”部首和部首之间的排列采取部首和部首之间的排列采取“据形系联据形系联”(即形体相近的编排在一起)的办法,每个部首所统摄的字基本上是意义相近或相关的放在一起。
9/13/202417 2)字体 《说文》所收字体,以小篆为主,兼收《说文》所收字体,以小篆为主,兼收“古文古文”、、“籀文籀文”、、“奇字奇字”、、“或体或体”、、“俗体俗体”等 “古文”为战国文字 “籀文”为西周晚期周宣王太史籀所编的字书《史籀篇》的文字,即西周文字 “奇字”为“古文”的特异写法,也为战国文字 “或体”指篆文异体俗体”为时俗所用的异体文字9/13/202418 3) 说解字形 《说文》作为字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形为主,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揭示形、音、义之间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揭示形、音、义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文字构造体例的内在关系和文字构造体例 许慎发展了汉字分析的理论许慎发展了汉字分析的理论——“六书六书”,,并且以这种理论贯穿“说文解字”的整个过程中如: 口 人所以言食也,象形 及 逮也从又从人9/13/202419 4) 解释字义 《说文》的释义方法主要有四种《说文》的释义方法主要有四种: 其一,同义为训其一,同义为训,就是选择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相训释,如“禄,福也”,“祉,福也”,“祯,祥也”。
其二,同音为训其二,同音为训,选择同音或双声叠韵字相训释,也就是所谓的“声训”天,颠也”,“户,护也”,“尾,微也” 其三,注明来源其三,注明来源,即在释义的同时,指出该字义之来源,兼明构字之理 禛 以真受福也从示,真声 其四,标定义界其四,标定义界,即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解释字义所概括的对象的本质和特点 吏 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 貘 似熊而黄黑色,出蜀中从豸,莫声 9/13/202420 5) 注音 许慎采用“读若”注音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其一,用音同音近字注音如哙,咽也,从口,会声,读若快珣,读若宣有时还用“读与某同”的格式,如 ,读与私同 其二 引证具体材料,来限定注明读音玤,石之似玉者,以为系璧从玉丰声,读若《诗》曰“瓜瓞菶菶”䯜,骨间黄水从骨易声,读若《易》曰“夕惕若厉”9/13/202421 从以上五个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说文》具有一部实用性字书和系统的文字学理论著作的双重特征对后代的影响对后代的影响极大,主要有几下方面: 第一,罗列古文、籀文、篆文,是古文字的宝库。
第二,阐发条例,奠定了文字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构造系统,为历代字书编纂的楷模 第四,穷根析源,是统一规范文字的典要9/13/202422 2.《说文》的流传和研究 (1)大徐小徐 现在通行的本子是北宋徐铉徐铉(916 ~ 991)校订的本子,史称大徐本大徐本徐铉字鼎臣,大徐本又称鼎臣本大徐本基本保持了许慎本子的原貌,但增补了一些被释增补了一些被释文字他将经籍常见的而许慎未收的文字他将经籍常见的而许慎未收的402字根据部首编字根据部首编入每部之末,然后加以解说因为这些增补的字前都冠入每部之末,然后加以解说因为这些增补的字前都冠以以“新附新附”,故被称为,故被称为“新附字新附字” 南唐的徐锴徐锴(920~974) 著《说文解字系传》《说文解字系传》,徐锴为徐铉的弟弟,因此《说文解字系传》被称为小徐小徐本本,徐锴字楚金,又称楚金本9/13/202423 (2)《说文》四大家《说文》四大家 清代是《说文》研究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说文》四大家《说文》四大家”,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和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文释例》和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 1928年,丁福保丁福保将各种注释、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汇编为《说文解字诂林》《说文解字诂林》,在每一字条下,集中列出各家说法,是我们学习《说文解字》的重要参考书9/13/202424 (二)《康熙字典》(二)《康熙字典》 收字收字47035,,是《中华大字典》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清代圣祖(玄烨)于康熙49年(公元1710年)命张玉书、陈廷敬张玉书、陈廷敬等30人编纂按部首排按部首排列,共列,共214部,按地支分成部,按地支分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戌亥亥”十十二二集集,,每每集集又又分分上上中中下下释字的体例:先音后义教材教材70页影印页影印“社社”的原文见下页)的原文见下页) 该书除引用古代韵书、字书外,还引用古注,便于查阅古音古义 该书存在很多不足,后来学者多有指正清代王引之有《字典考证》,王力有《康熙字典音读订王引之有《字典考证》,王力有《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误》9/13/202425•影印“社”字注释唐孙愐《唐韵》,宋丁度《集韵》,宋黄公绍《古今韵会》,明乐韶凤,宋濂《洪武正韵》9/13/202426社社〔古文〕╧ 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常者切,闍上聲。
土地神主也禮·祭義】建國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廟詩·小雅】以社以方疏】社,五土之神,能生萬物者,以古之有大功者配之共工氏有子句龍爲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爲社后土,土官之名,故世人謂社爲后土杜預曰:在家則主中霤,在野則爲社白虎通】人非土不立,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禮·祭法】王爲羣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爲立社曰王社,諸侯爲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爲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羣立社曰置社又【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隂氣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也○按:社爲地祭,但祭有二祭法,大社卽《郊特牲》所云受霜露風雨,9/13/202427以達天地之氣者,曰方丘,亦曰太折夏日至,地示之祭,於此行焉,此北郊之社與郊對舉者也又王社,《載芟》詩序所謂春籍田而祈社稷《良耜》詩序所謂秋報社稷者,於此行焉,祭土穀之神,而以句龍后稷配,此庫門內右之社,不與郊 稱者也蓋大社以祭率土之地示,王社以祭畿內之土穀,均名爲社,而大小則不同耳 又私社前漢·五行志】建昭五年,兗州刺吏浩賞,禁民私所自立社臣瓚註】舊制二十五家爲一社,而民或十家五家共爲田社,是私社也 又書社史記·孔子世家】楚昭王將以書社地封孔子註】二十五家爲里,里各立社書社者,書其社之人名於籍。
9/13/202428【前漢·敘傳】布歷燕齊,叔亦相魯民思其故,或金或社月令廣義】立春後五戊爲春社,立秋後五戊爲秋社又後世賓朋會聚曰結社事文類聚】遠公結白蓮社,以書招淵明又謝靈運求入淨社,遠師以心雜止之又江淮謂母爲社淮南子·說山訓】社何愛速死,吾必悲哭社 又複姓風俗通】齊昌徙居社南,因以爲氏何氏姓苑】有社北氏 又叶他魯切,音土 (【午集下】【示字部】)9/13/202429 (三)汉语大字典(三)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是目前规模最大、形音义最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被誉为“共和国的《康熙字典》” 该书由川、鄂两省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历经十年编纂完成,首版于1990年出齐第二版修订工作于1999年正式启动,由汉语大字典编纂处、四川辞书出版社组织实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和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共同出版按部首编排,删并214部为200部 新版《汉语大字典》现收楷书单字60370个,总字数超过1500万,是《康熙字典》的4倍本次修订不仅对首版中注音、释义、文例等方面存在的讹误进行更正,还对缺漏意义、例句等进行必要的增补。
与此同时,为适应现代阅读方式,新版大字典增加了《难检字表》和《音序检字表》,并重新编制了《笔画检字表》9/13/202430 (四)《尔雅》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其成书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大概是秦汉小学家缀集经典中的训诂递相增益而成尔尔”是是“近近”的意思,的意思,“雅雅”是是“雅言雅言”、、“通语通语”《尔雅》就是用接近雅言(通语,即现代《尔雅》就是用接近雅言(通语,即现代意义的普通话)的语言训释经书的一部训诂工具书意义的普通话)的语言训释经书的一部训诂工具书 《尔雅》《尔雅》现存十九篇,即一《释诂》,二《释言》,十九篇,即一《释诂》,二《释言》,三《释训》三《释训》,四《释亲》,五《释宫》,六《释器》,七《释乐》,八《释天》,九《释地》,十《释丘》,十一《释山》、十二《释水》,十三《释草》,十四《释木》,十五《释虫》,十六《释鱼》,十七《释鸟》,十八《释兽》,十九《释畜》 9/13/202431 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主要解释普通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主要解释普通词语词语其中《释诂》是罗列古人使用的同义词,而用当代的词来解释它们;《释言》所选择的多是常用词,所以所释的往往只有一个单词,至多不过两三个词;《释训》着重在描写事物的情貌,所以被释的多是叠音词和双音节词。
《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释言》:还、复,返也 告、谒,请也 逆,迎也 增,益也9/13/202432《释训》:明明、斤斤,察也 肃肃、翼翼,恭也后后16篇篇解释亲属、宫室、器物、音乐、天文、地理和动植物的名称,相当于百科辞典相当于百科辞典如:《释亲》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释虫》 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十三经注疏》中采用的是东晋郭璞的注,北宋邢昺东晋郭璞的注,北宋邢昺的疏,清代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的疏,清代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最著名疏》最著名 9/13/202433 二训同条二训同条 使用《尔雅》时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 《尔雅》在释义的过程中,常常将两组毫不相干的词放在一起,用一个多义词来解释,如《释诂》中的“台、朕、赉、畀、卜、阳,予也”,其中“赉”“畀”“卜”都是“赐予”的意思,而“台”“朕”“阳”都是“我”的意思。
只因为“予”有“赐予”和“我”的意思,才将这六个词摆在一起假如认为“朕”和“畀”是同义词,那就荒谬了这种现象,在训诂学中被称为“二训同条二训同条”9/13/202434 (五)《广雅》(五)《广雅》 三国时期张揖著三国时期张揖著张揖,字稚让《广雅》之“广”,意为“增广”原书为三卷,唐以后分为10卷作者博采周秦两汉书中的训诂以及《说文》《方言》等书中的内容,对《尔雅》做增补隋代,因为避隋炀帝隋代,因为避隋炀帝之讳,改名为《博雅》之讳,改名为《博雅》本书保存先秦两汉古籍训释方面的资料相当丰富,是训诂学中的一部重要参考著作 为《广雅》作注的有隋代曹宪的《博雅音》、清清代王念孙的《广雅疏证》代王念孙的《广雅疏证》等9/13/202435 (六)《方言》(六)《方言》 《方言》,是我国最早研究方言的专著,全称为《方言》,是我国最早研究方言的专著,全称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作者扬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作者扬雄,字子云,西汉人全书十三卷,收录汉代及汉代以前的方收录汉代及汉代以前的方言词言词600余条余条(依周祖谟的《方言校笺》认为是周祖谟的《方言校笺》认为是674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新增订本)》中认为是658)。
《方言》的基本形式是: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集中起来,用一个通行的词进行解释,再说明各个词所通行的方言地域如: 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方言》卷一) 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方言》卷七)9/13/202436 为《方言》作注的有晋代郭璞,清代的戴震、王念孙、钱绎等其中钱绎的《方言笺疏》最为著名当代周祖谟、吴晓铃《方言校笺及通检》,资料翔实,可谓集大成者 (七)《释名》(七)《释名》 《释名》是我国第一部声训学专著,又是我们第一部语《释名》是我国第一部声训学专著,又是我们第一部语源学专著东汉刘熙著《释名》仿《尔雅》体例,分为源学专著东汉刘熙著《释名》仿《尔雅》体例,分为27篇篇: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释州国,释形体,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释言语,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释衣服,释宫室,释床帐,释书契,释典艺,释用器,释乐器,释兵,释车,释船,释疾病,释丧制 9/13/202437 卷首自序云: “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
说明刘熙撰此书的目的是使百姓知晓日常事刘熙撰此书的目的是使百姓知晓日常事物得名的原由或含义物得名的原由或含义 月,阙也,满则阙也释天) 负,背也置项背也释姿容) 观(台观),观也,于上观望也 释宫室) 被,被也,所以被覆人也 (释衣服) 勇,踊也,遇敌踊跃欲击之也 释言语) 但书中也有不少穿凿附会的地方: 宋,送也地接淮泗而东南倾,以为殷后,若云滓秽所在,送使随流东入海也释州国) 雨,羽也,如鸟羽之动则散也释天) 清代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为校勘注释《释名》的本子中最好的一种9/13/202438 (八(八 )《辞源》《辞海》)《辞源》《辞海》 1.《辞源》《辞海》的编者、出版时间和编排体例 2. 修订本《辞源》《辞海》修订本《辞源》《辞海》 的分工的分工•《辞源》与《辞海》都是大型汉语工具书 ,它们各有不同的读者对象和特定的查阅目的,互为补充,自成特色它们的主耍区别在于:•编纂宗旨不同。
《辞源》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结合书证,重在溯源《辞海》所收词目以解决一般读者在学习、工作中质疑问难的需要为主由于编纂宗旨的不同,因而又有以下差别:(1)收词时限不同《辞源》收的是1840年以前的古代汉语语词,《辞海》则是古今语词兼收并蓄2)词条取舍各有侧重《辞源》选收语文性词目更丰富,《辞海》则选收的百科性词条更多9/13/202439•(3)内容深度有差别《辞源》侧重古汉语语词的溯源及演变,可以提供古词语的原始义、引申义和后起义因而有一等深度;《辞海》贯彻综合性原则,以介绍一般性词语及各科基本知识为主,所收词目照顾全面,较通俗易懂 (4)适用对象不同《辞源》适用于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和阅读古籍的一般读者,《辞海》适用于各行各业的普通读者,能提供一般语词的意义和现代百科知识•选用字体不同:《辞源》用的是繁体字;《辞海》则用的是简体字•注音方法不同:(辞源》注汉语拼音、加注古代反切、标出声纽《辞海》只注现代音,个别加注直音9/13/202440 (九)《经籍籑诂》(九)《经籍籑诂》 清人阮元主编清人阮元主编,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出版 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用的是音序排用的是音序排列法,按平水韵列法,按平水韵106韵编次,以一韵为一韵编次,以一韵为一 卷,共卷,共106卷卷 每个字条下,先释义,再引书证义项的排列,本义、 再引伸义、再假借义由于按古韵排列,今人检不便,故近 年影印本多在前面附有笔画索引,以供方便检阅行文中, 被解释字用“—”替代如: 诛诛诛诛—责也《左氏庄八年传》—屦于徒人费注《襄卅一年传》—求无厌注……《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集解》引孔注……○—杀也《广雅·释训一》又《国策·秦策》使复姚贾而—韩非注9/13/202441 (十)《助字辨略》(十)《助字辨略》 清代刘淇著《助字辨略》是我国较早的虚词清代刘淇著《助字辨略》是我国较早的虚词字典采集宋元以前经、史、子、集及俗语中的虚词476个,按平水韵106韵排列,分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五卷这本书有些缺点,如所引书籍篇名有误,释义不当之类的,但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 9/13/202442 (十一)《经传释词》(十一)《经传释词》 清代王引之著清代王引之著,嘉庆24年(公元1819年)出版,本书共释虚词本书共释虚词160个个,按唐宋按唐宋36字母顺序排列字母顺序排列。
本书只从西汉及其以前的古籍中选取例句,重点在解释虚重点在解释虚词的特殊用法词的特殊用法,一般的用法从略引证丰富,反复求引证丰富,反复求证,颇有创建证,颇有创建查阅它可以了解虚词在西汉及其以前时期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特殊用法 另外虚词字典还有杨树达的《词诠》、裴学海的杨树达的《词诠》、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古书虚字集释》、解惠全《古书虚词通解》等 9/13/202443 (十二)《诗词曲语辞汇释》(十二)《诗词曲语辞汇释》 近代人张相著近代人张相著,1953年中华书局出版,后来曾多次重印书中一般是解释单词或者词组,其中,不少是方言词、口语和专门词语,有时还由意义的解释推及词源(语源)的探讨和语法的分析这部这部书能够帮助读唐宋元明间诗词曲的人了解这些特殊书能够帮助读唐宋元明间诗词曲的人了解这些特殊词语意义和用法词语意义和用法 当代王锳的《诗词曲语辞例释》王锳的《诗词曲语辞例释》是《诗词曲诗词曲语辞汇释语辞汇释》的续作,可以参看 9/13/202444•附录:1986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以罗马字拼写的汉语译音系统“注音符号第二式”。
由于注音符号在台湾地区推行相当成功,小学生皆被要求熟练使用所以在闽南语、客家语的教学上,教育主管部门另外增添新符号以能拼读,目前这些新符号已收录至Unicode编码中的“Bopomofo Extended”区•在2000年左右,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一套通用拼音规则尝试以拉丁化的拼音方式取代注音符号(ㄅㄆㄇㄈ)的使用,并取代注音符号第二式(MPS II),目前已落实在地名拼写上2008年9月16日,台当局“行政院跨部会会议”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提案,确定未来中文译音政策将改采汉语拼音,不再使用民进党政府6年前决定的通用拼音9/13/202445。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