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文学知识点汇总.doc
7页外国文学知识点汇总古代欧洲文学 .一、希腊神话和史诗(一)希腊神话的特点1、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都住在希腊最高的俄林波斯山上,他们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2、他们同人一样有爱、有恨、好嫉妒、爱虚荣,有时还来到人间同美貌的男女谈情说爱3、他们同凡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长生不死,比人的力量大二)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1、 史诗形成过程: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希腊人和特洛亚人发生了一场为时十年的战争最后,希腊人毁灭了特洛亚城这是一次部落之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代便流传着许多歌颂这次战争的部落首领的短歌,在传诵的过程中,英雄传说又同神话故事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授,代代相传约公元前八九世纪,盲诗人荷马以短歌为基础,予以加工整理,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至于用文字记载下来约在公元前六世纪2、 史诗情节梗概(略)3、 《伊利亚特》是一部描写战争的英雄史诗史诗着重歌颂了氏族领袖的英雄品质4、 《奥德赛》描写特洛亚战争后,俄狄修斯返乡途中十年漂泊的经历和他家中纠纷的事5、 艺术特色a) 结构巧妙,完整b) 善于塑造人物c) 语言质朴、自然,语调庄重昂扬。
三)《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一个名叫伊索的奴隶所作但今天流传的《伊索寓言》确是后人收集改写,其中掺杂了一些后代其他民族的故事《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负的人团结起来对恶人进行斗争二、古希腊戏剧三大悲剧家 :1、埃斯库罗斯(公元前约525—— 456),被称为“悲剧之父” ,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2、索福克勒斯(公元前约496—— 406),代表作《俄狄浦斯王》3、欧里庇得斯(公元前约485—— 406),代表作《美狄亚》喜剧家 :阿里斯托芬(公元前约446 —— 385),被称为“喜剧之父” ,代表作《阿卡奈人》 0古代亚洲文学印度杰出诗人、剧作家迦梨陀娑(约公元 330—— 432),代表作《沙恭达罗》1、 情节梗概 :2、 思想内容:a) 戏剧主题是赞美忠贞纯洁的爱情b) 戏剧也表现了剧作家进步的政治理想c) 戏剧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3、 人物形象 :a) 沙恭达罗质朴、纯洁、美丽、善良。
b) 沙恭达罗性格温柔,但温柔中包含着刚强c) 在她身上既附丽光彩照人的阴柔秀美,又充盈着震动人们心灵的阳刚壮美d) 她也有顺天由命的弱点,这是剧作家世界观局限的反映4、 艺术特点:a) 情节的完整性b) 场景的多样性c) 浪漫主义方法的运用d) 语言优美并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中古欧洲文学一、但丁及其《神曲》但丁( 1265—— 1321)意大利著名诗人, 是中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恩格斯称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个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新生》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2、《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分为《地狱》 、《炼狱》、《天堂》三部分 ,诗人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艺术特色:a) 《神曲》采用的是中世纪文学所盛行的象征、梦幻的手法,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内容b) 《神曲》具有宏大、严谨、端正的结构,并以此著称于世界文学全诗分三部分,每部分包括33 篇,加上《地狱篇》的序诗,共100 篇c) 《神曲》在塑造人物和景物描写方面,也给人极为矛盾的感觉d) 《神曲》用意大利语写成,在当时,正统的文学作品都是用拉丁语写作,但丁首创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作文学作品,对于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列那狐故事》是中世纪法国城市文学的的代表中古亚洲文学《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 是中古阿拉伯民间故事总集,是阿拉伯民间文学的一座壮丽的丰碑1、 思想内容:a) 《一千零一夜》许多故事反映了人民的智慧、善良、勇敢和对恶势力的反抗斗争b) 《一千零一夜》一些故事描写了下层人民的苦难、悲惨遭遇,反映出他们的不满和怨愤c) 《一千零一夜》许多故事揭露、抨击了统治者的腐败、残忍和昏庸d) 《一千零一夜》许多故事表现了善良人民的优秀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e) 《一千零一夜》还有一些描写商人冒险经历的故事2、 艺术成就 :a) 想象丰富,描述真切,浪漫主义表现与现实主义描写有机结合b) 结构巧妙,情节离奇,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小故事又包孕更小的故事的方式,使众多故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c) 诗文结合,体裁多样即用散文叙述故事,又常穿插诗歌抒发感情,概括哲理,诗文并茂,寓意深刻d) 善于运用对立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不同人物的特征,使人物的性情得到鲜明深刻的表现e) 语言通俗流畅、 生动自然 在生动的叙述中插入了警句、 格言、谚语、 短诗等, 生动中又见简练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是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阶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2、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借助于古代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斗争3、他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被淹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文艺复兴因此而得名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1、 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竭力歌颂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2、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的幸福高于一切3、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封建教会为了愚弄人民,宣扬蒙昧主义,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才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4、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的主要政治思想5、 在进步的人文主义作家中,有人还 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主张薄伽丘:《十日谈》西班牙:《小癞子》塞万提斯:《堂吉诃德》1、 情节梗概2、 思想内容a) 小说深刻地揭露了西班牙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腐朽和社会的黑暗, 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表示了深刻的同情b) 作品用夸张的手法无情地嘲笑了骑士小说和过了时的骑士精神, “微笑地结束了西班牙的骑士文学” c) 作家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丑恶,宣扬人与人之间平等,主张爱情自由,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精神,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3、 人物形象a) 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不恤丧身” ,立志扫尽人间不平的喜剧人物b) 在小说第一部中, 作者着重揭示了堂吉诃德性格的喜剧因素 他带着幻想中的骑士狂热,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穷客店当成城堡, 把理发师的铜盆当成魔法师的头盔, 把羊群当成军队, 把苦役犯当做受害的骑士 他冲杀过去,不但没有帮助别人解除苦难,反而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他善良的动机得到的却是危害人的恶果这个犯了时代错误的堂吉诃德要在现实中恢复过了时的骑士精神,因而使得他成了一个夸张的、滑稽的、喜剧性的角色c) 但堂吉诃德绝不是单纯的喜剧性角色 ,他坚信骑士道, 从来不承认失败, 他不怕人们议论、 讥笑和咒骂,不怕侮辱和打击,他虽被人们当做疯子一样关在笼子里,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与单纯的喜剧性角色不同,在主观上他又是一个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d) 只要不提骑士道,堂吉诃德的谈吐都十分高明,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 他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的看法都有远见卓识,闪耀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e) 堂吉诃德穿着古代骑士的甲胄, 脑袋里装的却是人文主义思想, 他手中提的是中世纪的长矛, 进攻的却是火枪、大炮盛行时代的西班牙社会。
他清醒时是个学识渊博的智者,糊涂时又是一个乱冲乱杀的疯子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这些极端矛盾的形象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他的复杂、丰富、多方面的性格4、 艺术特色:a) 这是一部戏拟骑士小说而写成的现实主义巨著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无情地嘲笑了骑士小说和骑士精神b) 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十分成功如: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c) 小说语言鲜明、生动、幽默、富于情趣莎士比亚 (1564— 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他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 :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代表作《亨利四世》 、《亨利五世》、《仲夏夜之梦》 、《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等喜剧十部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悲剧三部其中, 《罗密欧与朱丽叶》被认为是一部既具有悲剧色彩又具有喜剧色彩的作品2、中期 :亦称悲剧时期,也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高峰期最著名的是世所公认的 “四大悲剧” ,即《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3、后期:可称为传奇剧时期,共写出《暴风雨》等传奇剧三部,和《亨利八世》历史剧一部, 《暴风雨》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哈姆莱特》(《王子复仇记》 )1、 情节梗概2、 思想内容a) 悲剧深刻地揭示出社会的种种罪恶,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家对现实的认识和态度。
b) 悲剧集中地反应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同腐朽社会力量之间的激烈矛盾和斗争c) 悲剧也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揭示了人们群众的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历史作用3、 人物形象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他的性格和悲剧充分体现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先进性和历史局限性a) 作为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 哈姆莱特所受的教育, 对人与世界的看法以及个人的品格是与当时的先进分子完全一致的他虽出身于封建王室,但却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形成了对人和世界的新看法他热情地赞美人类,追求美好爱情他珍视友谊,心地纯洁善良,多才多艺,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b) 哈姆莱特的个性特征是忧郁寡欢, 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 作为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他对人和世界抱有美好的看法但他美好的理想很快就与丑恶的现实发生了矛盾和冲突,他由一个“快乐的王子”变成了一个“忧郁的王子” c)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忘记复仇的任务,而是安排了“戏中戏”以便进一步证实奸王的罪行,一俟罪行落实,他便立即行动只是由于寻找正义的手段,他放过了杀死奸王的最佳机会,接着又误杀了波洛涅斯,招来被放逐的命运,最后虽然逃了回来,并在一场决斗中杀死了奸王,但自己也因中了毒计而死, “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