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谈出口退税的核算.doc
33页nnn出口退税的核算 出口退税会计核算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出口货物“免、抵、退”会计核算(一) 购进货物的会计核算1. ①采购国内原材料:借:材料采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对可抵扣的运费金额按7%计算 ②原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贷:材料采购2. 进口原材料:①报关进口:根据进口合约规定,凭全套进口单证:借:材料采购——进料加工——**材料贷:应付外汇账款(或:银行存款)②支付进口原辅料件的各项直接费用:借:材料采购——进料加工——**材料 贷:银行存款③货到口岸,计算应纳进口关税、消费税:借:材料采购——进料加工——**材料 贷:应交税金——应交进口关税 ——应交进口消费税④根据海关的完税凭证,缴纳进口料件的税金:借:应交税金——应交进口关税 ——应交进口消费税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⑤进口料件入库: 借:原材料——进料加工——**材料贷:材料采购——进料加工——**材料3. 外购出口配套的扩散、协作产品,委托加工产品: ⑴扩散、协作产品①购入: 借:材料采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②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贷:材料采购⑵委托加工产品① 发出材料:借:委托加工材料贷:原材料② 支付加工费:借:委托加工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③ 收回产品:直接对外销售:借:产成品贷:委托加工材料需要继续生产或加工:借:原材料贷:委托加工材料(二) 销售货物的会计核算1.内销货物: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产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自营出口销售: ⑴一般贸易的核算① 销售实现:凭已出运的全套出口单据,依开具的外销出口发票注明的出口额折换成人民币:借:应收外汇账款贷: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② 收到外汇:依结汇水单等:借:汇兑损益银行存款贷:应收外汇账款③ 计算不得抵扣税额:按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借:产品销售成本——一般贸易出口销售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④ 冲减运保佣:A暂不计算不得抵扣税额: 借: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红字)贷:银行存款(红字)B按冲减金额同步计算不得抵扣税额: 借: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红字)贷:银行存款(红字)同时:借:产品销售成本——一般贸易出口销售(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⑵进料加工贸易的核算:对进料加工贸易进口料件要按每期进料加工贸易 复出口销售额和计划分配率计算“免税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向 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在进口货物 海关核销后申请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确定进料加工“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
① 出口企业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依据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借:产品销售成本——进料加工贸易进口(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② 出口企业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对补开部分依据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借:产品销售成本——进料加工贸易进口(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⑶来料加工贸易的核算:出口企业应持来料加工登记手册等,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开具《来料加工免税证明》,据以免征工缴费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来料加工免税收入应与其他出口销售收入分开核算,对来料加工发生的运保佣应冲减来料加工销售收入,不得在其他出口销售中冲减① 合同规定进口料件不计价,只核算工缴费借:应收外汇账款(工缴费部分)贷:产品销售收入——来料加工② 合同规定进口料件计价,核算进口原辅料款和工缴费借:应收外汇账款(工缴费部分) 应付外汇账款(合同约定进口价格,汇率按原作价时中间价)贷:产品销售收入——来料加工(原辅料款和工缴费)③ 外商投资企业转加工收回复出口:销售处理与①或②一致,要核算委托加工过程,分进口料件外商不作价和作价两种。
A不作价: Ⅰ发出加工:借:拨出来料——加工厂名——来料名(只核算数量) 贷:外商来料——国外客户名——来料名(只核算数量)Ⅱ凭加工企业加工费发票,支付加工费: 借:产品销售成本——来料加工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Ⅲ委托加工的成品验收入库: 借:代管物资——国外客户名——加工成品名(只核算数量) 贷:拨出来料——加工厂名——来料名(核算原料规定耗用数量)B作价: Ⅰ发出加工,按原材料金额: 借:应收账款——来料加工厂 贷:原材料——国外客户名——来料名 Ⅱ加工厂交成品时,按合约价格及耗用原料,以及规定的加工费, 根据盖有“来料加工”的入库单: 借:库存商品——国外客户名——加工成品名 贷:应收账款——来料加工厂(按规定应耗用的原料成本) 应付账款——来料加工厂(加工费,如外币按入库日汇率)④ 转出来料加工所耗用的国内进项税金,按销售比例分摊: 借:产品销售成本——来料加工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委托代理出口: 收到受托方(外贸企业)送交的“代理出口结算清单”: 借:应收账款 产品销售费用(代理手续费) 贷:产品销售收入 支付的运保佣与自营出口一样,要冲减外销收入。
4.销售退回(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例): ⑴未确认收入: 借:产成品 贷:发出产品 ⑵已确认收入时,直接冲减退回当月的收入、成本等,对已申报免税或退税的还要进行相应的“免抵退”税调整① 办理接货及验收、入库等手续后:借: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红字)贷:应收外汇账款(红字)② 办理退货货物的原运保佣及退货费用:A对方负担: 借:银行存款贷: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原运保佣部分)B我方负担: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原运保佣部分) 银行存款(退货发生的一切国内、外费用) 批准后:借:营业外支出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三) 应纳税额的会计核算:“免抵退”税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增值税按如下公式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不得抵扣税额)—上期未抵完的进项税额1. 当期应纳税额大于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2. 当期应纳税额小于零: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四) 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出口企业应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的核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取得主管国税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按批准数处理;一种是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按申报数处理。
1. 企业在进行出口货物退税申报时,不作账务处理在收到《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后:借:应收补贴款——增值税(批准的应退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增值税)(批准的应免抵税额)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 按当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上申报数处理:⑴申报的应退税额=0,申报的应免抵税额>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增值税) (申报的应免抵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⑵申报的应退税额>0,申报的应免抵税额>0:借:应收补贴款——增值税(申报的应退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增值税)(申报的应免抵税额)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⑶申报的应退税额>0,申报的应免抵税额=0:借:应收补贴款——增值税(申报的应退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企业收到出口退税: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补贴款——增值税 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货物不但免征出口环节的应纳增值税,而且对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依规定退税率给予退税。
出口退税额=进项税额×退税率外贸企业出口按规定可以退税的货物实行出口退税的办法出口退税货物不计算销售收入应交纳的增值税,其会计处理举例说明如下: 例:某外贸企业出口货物一批,取得收入100000元,该批货物收购价8000元,进项税额13600元,该货物退税率6% 1、收购用于出口货物时,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库存商品(不含税价) 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 贷:银行存款 93600 2、出口时,按应收的货款 借:应收帐款 100000 贷:商品销售收入——出口商品收入 100000 3、申报退税并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48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800 如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退关补交已退回的增值税时,作红字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48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800 4、将因增值税税率与退税率差异引起的未退进项税额,转入商品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88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800 出口退税的含义含义——指企业把商品出口后, 根据国家税法规定,向税务机关申请退回出口商品在国内流通环节所交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目的——以不含税成本进国际市场,增强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的原则和范围原则——谁出口,退给谁;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彻底退税范围——凡已征或应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的产品:必须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的产品;出口的产品,必须已报关离境;会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