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DOC 9页).doc
9页一、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一)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是由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或译春田市)的基督教青年会训练体育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1年设计发明的奈史密斯博士从当时儿童用球向桃子筐内做投准的游戏而受到启发,综合了其他一些项目的活动特点,设计了按投掷的准确性来计算得分和胜负的一种游戏因最初使用的是盛桃子的篮子和球,故取名为“篮球游戏”1891年12月21日,奈史密斯在馆内体育课做了第一次这种游戏比赛的试验试验进行得非常成功,此后,这种游戏活动在国内得到广泛普及,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国外发展至今,全世界拥有约1亿篮球运动员,平均每天在现场观看篮球比赛的观众达1.6千万最初的篮球比赛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则,经常出现推、拉、撞人等粗暴动作,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鉴于这种情况,1892年,奈史密斯博士制定了简单的13条比赛规则进入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舞台,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项目1936年6月18日,由美国等8个国家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1950年,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篮球运动的发展总是与技、战术的改进、身体素质的提高、攻与守的对抗和竞赛规则的变化密切联系着的。
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着篮球运动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综观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现状,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仍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1、高速度世界强队比赛给人深刻印象的是运动员体力充沛,动作速率、移动速度、重心调整、攻守衔接、战术意识和技术动作的变化,都在瞬间完成快攻仍然是各队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争夺篮板球,还是抢断球,或是后场边线、底线球,都竭力发动快攻,或是以最快速度将球推进至前场2、高空优势目前,世界强队中锋队员的身高常在2.10~2.20米,前锋队员身高在1.95~2.05米,后卫队员中也出现了1.95米以上的队员,平均身高在2米左右虽然运动员身材高大,但由于身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弹跳力、技术动作力量、柔韧性和伸展性的提高,因而形成在篮下的争夺上高度增高、拼抢激烈的情况3、高超技巧在复杂激烈的攻守对抗中,运动员技术运用表现出快速、熟练、合理、巧妙;在做凌空动作时,伸展、平衡、变换动作的自控能力很强美国“梦之队”的迈克尔·乔丹身高1.98米,具有惊人的弹跳力,持球跳起后在空中滑行过程中,可在不同的方位,以不同的方式扣篮,他曾两次获全美扣篮冠军,技术全面,投篮准确。
二、篮球运动的竞赛制度与竞赛编排简介 篮球竞赛采用的竞赛制度,通常有淘汰制、循环制、混合制三种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举办竞赛的目的、任务,竞赛的期限,参加队数的多少,以及场地、设备等问题,来选择和确定竞赛的制度一)淘汰制淘汰制又分单淘汰制和双淘汰制,失败一次即失去竞赛资格的为单淘汰制,失败两次即失去竞赛资格的为双淘汰制淘汰制一般在参加竞赛的队数多而时间短的情况下采用但它不能合理地确定参赛队的名次,而且实力较差的队实际参加竞赛场次很少,不能达到学习、锻炼、提高的效果,因此,淘汰制目前在篮球竞赛中很少采用二)循环制循环制是指按一定的组合,使所有参赛队互相轮流竞赛,最后根据各队的胜负场次和得失分情况排列名次的竞赛制度这种竞赛制度能使所有参赛队有相遇机会,产生的名次比较客观但竞赛场次多,时间较长这种竞赛方法一般在参赛队不太多,而竞赛时间较长时采用循环制有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三种,它是篮球竞赛采用的主要赛制循环制的编排方法单循环制竞赛场数和轮次计算方法 N(N—1)竞赛场数计算公式: =X 2 队数(队数—1)即: =竞赛总场数 2 8(8—1) 8×7例如:8个队参加竞赛,竞赛总场数为 = =28(场) 2 2表1 六个队参加竞赛的轮次表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1—61—51—41—31—22—56—45—34—23—63—42—36—25—64—5(三)混合制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赛制的比赛为混合制。
目前一般比赛经常采用的几种方法,第一阶段均为分组循环比赛,第二阶段则采用不同的比赛方法1.同名次决赛:即小组第一名决1~2名,(以预赛分二个小组为例),小组第二名决3~4名,并以相同方法决出所有名次2.交叉淘汰比赛:即把预赛中两个小组的前二名编在一组,各组的第一名分别与另一组的第二名首先进行交叉比赛,然后两个胜队比赛决出1~2名,两个负队比赛决出3~4名三、篮球竞赛主要规则(一)基本概念1、比赛开始比赛双方各5名队员进入比赛场内,主裁判持球步入圈执行跳球时,比赛即开始2、控制球当队员拿着或运着一个活球时或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表示队员控制球队员控制球和队员之间相互传球为该队控制球3、投篮动作从队员开始将球投、拍或扣向对方球篮试图得分,直至球离手或空中投篮的队员双脚回到地面,这一过程均被认为是队员做投篮动作4、垂直原则篮球场上,每个队员都拥有他所在的地面位置以及在上面的空间队员与已确定了垂直位置的对方队员发生身体接触,则该队员对此负责二)违例1、3秒违例某队控制球时,该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持续的3秒钟,为该队3秒违例2、5秒违例被严密防守的持球队员在5秒钟内没有传、投或运球,则为5秒违例。
3、8秒违例当一名队员在后场控制活球时,该队必须在8秒内使球进入前场(包括部分身体接触前场的队员),否则为8秒违例4、25秒违例当一名队员在场上控制球时,该队必须在25秒内完成投篮,并使球接触到篮圈,否则为25秒违例5、掷界外球违例通常下列三种情况为发生违例:(1)掷界外球队员球离手时脚踏场地(边线或端线)2)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5秒内没有将球掷进场内3)掷界外球队员在球离手前不得从裁判员指定的地点横向移动超过正常一步(大约1米),并向不止一个方向移动6、罚球违例出现下列情况为罚球队员违例:①主罚队员可处理球时,5秒钟内投篮的球未离手②做投篮假动作以造成站位队员违例的行为③最末一次罚球(或仅有的一次罚球)未碰篮板、篮圈④主罚队员掷球打篮板⑤在球触及篮圈前脚触及罚球线或罚球线前的地面7、跳球违例下列情况为跳球违例:①抛起的球在未达到最高点前跳球队员触及球②球被合法拍击前,跳球队员离开其位置③在球触及非跳球队员、地面、球篮或篮板前,跳球队员抓住球或触及球两次④在球被拍击前,其他队员进入圆圈⑤跳球队员用拳击球8、脚踢球运动员故意地用膝、膝以下腿的任何部位或脚去击球、拦阻球被认为是违例脚或腿偶然地碰球不算违例。
9、带球走规则规定“当持球的队员用一脚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数次,另一脚(称中枢脚)保持不离开地面的接触点时出现了旋转”所谓带球走或带球移动(在场地内)是指持球队员一脚或双脚向任一方向移动时超出了这条规则的限制10、两次运球从控制球队员将球掷、拍或滚在地面上,并在球触及其他队员之前再接触球,直至队员双手或单手将球停留为一次运球队员第一次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球,否则判违例11、球回后场规则规定位于前场控制球的队员不得使球回后场在宣判时,要确认球回后场的三个条件即:①确认在前场控制球②确认前场控制球队的队员最后使球进入后场③确认该控制球队的队员最先在后场触及球如这三个条件均存在,则球回后场确立三)犯规犯规是违反规则的行为,含有与对方队员的身体接触或违反道德的举止对犯规队员要进行登记,随后按规则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1、侵人犯规侵人犯规是在活球、球进入比赛状态或死球时涉及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规则规定队员不准通过伸展臂、肩、髋、膝、脚或弯曲身体成不正常姿势以阻挡、拦、推、撞、弹等动作阻碍对方行进,不准用任何粗野动作宣判侵人犯规主要依据身体接触,在身体接触问题上的决断必须遵照下列基本原则:①用任何可能的方法去避免接触是每个队员的责任。
②任何队员在占位时只要不发生身体接触,都有权到达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正常地面位置③如果发生了接触犯规,则由造成接触的队员负责2、技术犯规两个比赛队的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比赛规则,与裁判工作人员相互合作比赛必须符合体育道德精神和良好的比赛作风如果运动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故意违反上述的合作和规则精神,则视为技术犯规对场上队员的技术犯规其罚则是登记一次技术犯规并由对方队员罚球两次对教练员、替补队员或随从人员的技术犯规其罚则是登记教练员犯规一次,并判给对方队员罚球和随后的球权罚球时其他队员要位于罚球线的延长线和3分线的后面对于行为十分恶劣或屡次违反此条规定的队员和教练员,取消其比赛资格3、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裁判员认为队员蓄意地对持球或不持球的对方队员造成侵人犯规为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通常对不靠近球的队员进行拉、打或推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对屡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队员可取消其比赛资格对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其罚则为二罚一掷四、篮球裁判法简介(一)赛前准备工作裁判员应提前1小时到达比赛地点,并到裁判室报到,两裁判为了共同执行好任务应开好准备会,讨论最新规则的变化,商定比赛有关特定原则、相互之间的分工和配合等,然后进行身体的准备活动,使身体处于良好状态。
裁判员至少在比赛前20分钟到达比赛场地,检查比赛设备如比赛用球、计时钟、参赛人员资格证书以及记录表等,并管理球队做好赛前练习比赛前6分钟,裁判员应通知所有运动员停止练球回到球队席,准备进场仪式,比赛前1分钟,裁判员应鸣哨告知队员停止练球,离开比赛场地,保证比赛准时开始二)比赛开始主裁判持球面向记录台,在所有队员处于准备跳球状态下,进入中圈开始抛球副裁判应面向中圈,站在记录台前靠近中线附近,做好随球向前移动的准备主裁判抛球后应原地不动,直到球和队员离开中圈为止然后向比赛方向移动,担任追踪裁判抛球后的前导裁判总是由配合裁判担任三)裁判员的位置和职责裁判员在场上所处位置的选择对其准确宣判起着重要的作用1.场区划分(如图1所示)2.下面介绍两人制裁判的分工与职责(1)前导裁判的位置与职责A.前导裁判应永远处于比赛的前边,其移动范围左至三分线,右至三分线与限制区的中点之间处并与球保持直线位置B.前导裁判主要观察④⑤⑥区内的队员与球的情况,特别注意观察低策应区双方队员的身体接触和远离球的双方队员当投篮后,他应观察篮下争抢篮板球队员的身体接触C.前导裁判负责端线和左边的边线,当球在自己管辖的线出界时,应及时做出判断。
2)追踪裁判的位置与职责A.追踪裁判应处于球的后面追踪和观察球和队员,一般选位于球后的左后方约3米左右,并随时做好向相反方向移动的准备追踪裁判移动范围前不过罚球线的延长线,右不超越两球篮的中心线B.追踪裁判主要负责①②③⑤区及⑥区三分线至边线的范围内球与队员的情况,特别注意队员做中远距离投篮时,防守队员的防守动作以及观察并确认球是否中篮及得分值并观察判断干扰球当球处于第④区时,追踪裁判主要观察第⑤区攻防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