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防排烟各知识点.docx
6页1. 供暖的分类〔集中或分散,热水或蒸汽〕一般分类——①按热源是否集中分◆集中式:由一个集中统一的热源向多个供暖 房间或建筑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分散式:热源、散热设备为一个整体,对供暖房间而言,每个房间均需布置要热源②按热媒种类不同分◆热水供暖:输热介质〔即热媒〕为热水,有低温水〔<100℃〕、高温水〔≥100℃〕系统之分◆蒸汽供暖:热媒为蒸汽,◆热风供暖:热媒为热风即加热后的空气,③按加热室内空气方式不同分◆散热器供暖:以对流散热为主◆辐射供暖:以辐射散热为主, 如: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④按运行方式不同分◆连续供暖◆间歇供暖2. 室内空气设计温度①定义——室内距地 2m 以内的空气平均温度②确定依据——人体舒适感及工艺要求③争论说明——20℃比较舒适;18 ℃无冷感;15℃是冷感的界限温度失热量〔QS)围护构造传热量〔Q1〕 冷风渗透耗热量〔Q2〕 冷风侵入耗热量〔Q3〕其它失热量得热量(Qd)太阳辐射热〔Qf) 人员设备照明散热供暖管道散热其它得热量3. 热水供暖系统系统分类——①闭式与开式②按循环动力分◆自然循环热水供暖:循环动力,自然作用压力◆机械循环热水供暖:循环动力,水泵③按水温不同◆低温热水采暖:水温<100℃◆高温热水采暖:水温>=100℃④按散热器连接方式不同分◆ 单管系统:散热器与立管串联,立管:1 根。
◆双管系统:散热器与立管并联, 立管:2 根⑤垂直式系统与水平式系统⑥垂直式系统按供回水干管位置不同分◆上供下回单管系统:供干管水在系统上部,回水干管在系统的下部◆上供下回双管系统:供水干管在系统上部,回水干管在系统的下部◆下供下回双管系统:供回水干管均在系统下部◆其它:上供上回式、下供上回式、中供式等4. 热媒参数——《暖通》规定:散热器集中供暖系统宜按75/50 ℃连续供暖设计,且供水温度不宜超过 85 ℃,供回水温差不宜小于 20 ℃工程常用水温:散热器 80/60 75/50 ℃5. 供暖系统组成及原理供暖系统组成——热源、输热管网、散热设备、附属设备〔膨胀水箱与系统定压〕、循环水泵、系统排气、阀门附件6. 膨胀水箱作用,位置,定压点作用——容纳水受热膨胀体积;定压作用,使系统在正压下工作;补水位置——系统最高点〔一般高于系统最高点 1.5m〕定压点〔连接点〕——系统压力最低点〔一般是水泵吸入口〕7. 双管上供下回及系统特点①系统形式:供水干管在系统上部,回水干管在下部②系统特点◆与散热器相连的立管有 2 根,散热器并联在立管上;◆水流平行安排给各层散热器,各散热器进、出口水温全都〔热负荷一样时,散热面积一样〕;◆散热器散热量可以单独调整;◆存在“垂直失调”现象,楼层越高,现象越严峻;◆排气在供水干管最高点〔逆顺水流向上〕。
③适用状况:四层及以下建筑8. 单管上供下回及系统特点——①系统形式:供水干管在系统上部,回水干管在 下部②系统特点◆与散热器相连的立管有 1 根,散热器串联在立管上;◆水流挨次安排给各层散热器,各散热器进、出口水温不全都,逐层降低〔热负荷一样时,越往底层散热面积约大〕;◆散热器散热量不能单独调整;◆不存在“垂直失调”现象;◆ 排气在供水干管最高点〔逆顺水流向上〕③适用状况:10 层及以下建筑9. 分户计量系统的概念,适用,组合①分户计量——既每户用热量可以单独计量,目的是实现按住户按用热量计费② 分室掌握——既每个房间温度都是可掌握调整的,目的是提高舒适度,避开温度过高造成能源铺张③分户计量系统的组成——共用立管系统+户内系统④适用 形式——住宅10. 共用立管系统①组成——热力入口+共用立管②形式——下供下回双管系统③要求——a.每组公用立管连接的户数不宜超过 40 户,每层连接的户数不宜超过 3 户 b.共用立管顶端设自动排气阀 c.共用立管应设在管道井内,管道井应设在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 d.共用立管应承受镀锌钢管或焊接钢管11. 户内系统的形式〔下供下回,章鱼式,为常用〕形式——a.水平单管式b.水平双管式:下供下回、上供上回、上供下回 〔常用〕c.水平放射式〔章鱼式〕〔常用〕d.水平跨越式12. 散热器〔1.记住三种以上散热器名称及主要特性 2.考虑因素 3.布置〕①铸铁管散热器:承压差,防腐好,传热系数K 低,不美观,笨重,价格低廉②钢制散热器:承压较好,防腐差,外部易解决,内部难度大,造价高,工艺先进,外形美观,K 相对大③铝制、铜铝复合、钢铝复合、不锈钢铝复合、搪瓷散热器(其他材质〕K 高、承压好、防腐性能好、外形美观,铝制有碱腐蚀,价格高④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散热力量、承压力量、防腐力量、美观及造价13. 辐射供暖特点及其与对流供暖的区分辐射供暖特点—— ①围护构造内外表及室内固体外表的平均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②削减了人体向室内固体外表的辐射换热,符合人体的生理特征,热舒适高与对流供暖的区分—— ①辐射供暖围护构造内外表温度大于室内空气温度② 对流供暖围护构造内外表温度小于室内空气温度14. 通风的定义,分类,通风方式〔考选哪种适宜〕①通风的定义——即通过通风换气,到达掌握室内污染物浓度或含量满足卫生标准要求,既把室内被污染的空气排到室外,同时把室外颖的空气输送到室内的换气技术②通风的分类——◆按用途分——工业与民用通风、建筑防排烟、事故通风◆按作用范围分——全面通风、局部通风〔一般局部通风效果优于全面通风〕◆按动力分——自然通风、机械通风③通风方式〔全面通风〕——◆机械排风+无组织进风〔或自然进风〕◆机械进风+无组织排风〔或自然排风〕◆机械排风+机械排风④通风房间的空气量平衡 〔总排风量=总进风量〕——◆平衡通风:机械排风 = 机械进风量◆负压通风:机械排风=机械进风+无组织进风〔排>进〕◆正压通风: 机械进风=机械排风+无组织进风〔进>排〕15. 自然通风的分类〔风压,热压〕——①风压通风②热压通风③风压热压联合 作用16. 机械通风--民用建筑通风①客房卫生间排风通风方式◆排气扇+通风竖井〔+无动力风帽〕◆排气扇+通风 竖井+屋迎风机◆排风口+通风竖井+屋迎风机②常用设备用房通风方式◆机械排+机械进〔负压或平衡〕◆机械排+自然进〔负压或平衡〕③厨房通风方式◆局部排风:产生油烟的设备上方,设排油烟罩。
◆全面通风: 其它关心房间、灶台不使用期间的通风换气④洗衣机房通风方式◆机械排风:洗衣机、烫平机、干洗机、压烫机等散热量大的设备上方,承受设排气罩的局部排风◆机械补风:岗位送风和全面送风相结合的送风,岗位送风一般做降温处理⑤发电机房通风内容及方式◆柴油发电机散热:局部排风+全面补风◆排烟管: 一般自然排风;c 储油间:机械排风17. 卫生间通风竖管〔防火阀等三种方式〕18. 地下车库的通风方式方式——①机械排+机械进②机械排+自然进风〔一般利用车道入口、采光窗〕 系统设置——①按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设置,一般与机械排烟合用系统◆防火分区:最大 2023m2,设自动喷淋可加大 1 倍◆防烟分区:最大 2023m2②一般一个防火分区设 2 个系统〔防火分区小于 2023m2,也可设一个〕③一般尽量利用车库入口自然进风、采光天窗,通常,与车库入口相邻的防火分区,自然进风, 不相邻的应设机械进风19. 设备构件〔风管是重点,分类和截面〕风管——①金属风管:一般钢板风管、镀锌钢板风管、彩色涂塑钢板风管、不锈钢风管、铝合金板风管等②非金属复合风管:无机玻璃钢风管、波镁风管、酚醛风管、聚氨酯风管、玻璃纤维风管、硬聚乙烯风管等③土建风道:砖砌、混凝土风道〔一般用竖向〕④圆形:节约管材,水力条件好⑤矩形:与建筑协作便利; 宽高比不大于 4,最大不应超过 10。
20. 防排烟概念、防烟分区、面积范围防排烟概念——①疏散通道:走廊、放开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间+前室,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等②防火分区◆定义:在建筑物内部,承受防火墙、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防火门、窗、防火卷帘等〕分隔而成,能在肯定的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区域建筑空间集中的局部空间◆防火分 区的划分21. 机械排烟、机械防烟与送风①机械排烟〔使用的走道条件为重点〕走道——◆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 的内走道◆有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 60m 的内走道②机械防烟与送风〔表〕22. 走道与排烟——①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竖向设置②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壁上,且与四周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上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 水平距离不小于 1.5m③走道排烟口尽量设在排烟竖井上,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下800mm 以内23. 空调系统——①定义——用人工的方法掌握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流速、清洁度〔干净度、颖程度〕、压力、气味等,满足人体舒适、安康要求及生产工艺要求②作用◆热湿处理:夏季冷却减湿,冬季加热加湿◆净化处理:过滤、吸取、吸附③一般分类——按冷热源、空气处理是否集中分◆集中式:冷热源集中、空气处理集中◆半集中式:冷热源集中、空气处理局部集中、局部分散◆分散式24. 风作用〔负荷不考〕、室内冷负荷构成、风冷负荷。
风作用——①稀释有害物浓度,满足人员卫生要求:指示性物质为CO2,日平均值应保持 0.1%以内②补充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依据风量平衡确定风量越大,室内卫生条件越好,但能耗越大室内冷负荷(QN)构成——①围护构造传热冷负荷:外墙、屋顶、窗、内墙②人员、照明、设备散热冷负荷风冷负荷(QX)——处理室外风消耗的冷量25. 空气调整系统特点——①风管尺寸大,对建筑层高有要求,一般大于 3.9m②空调房间只有风管和风口,掌握噪声简洁③风可以调整,有利于过度季节节能运行④除湿功能相对强⑤水系统相对简洁⑥一般需要设空调机房代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26. 利用场所、机房设置、标准条件〔全空气、空气水系统为重点〕 全空气系统:担负室内的介质全部为经过处理的空气特点——①风管尺寸大,对建筑层高有要求,一般大于 3.9m②风可以调整, 有利于过度季节节能运行③空调房间只有风管和风口,掌握噪声简洁④除湿功能相对强⑤水系统相对简洁⑥一般需要设空调机房适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形式之一,主要用在大空间场合,如:商场,影剧院、报告厅、大厅等典型代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全水系统:担负室内负荷的介质全部为水特点——①没有风管,对建筑层高要求低,一般大于 3.0m。
②空气处理设备布置在空调房间③水系统相对简单④没有风,室内空气卫生条件差适用——主要应用在多房间分割的宾馆、办公、写字楼等,但因没有风,现在很少使用典型代表——风机盘管系统空气-水系统:担负室内负荷的介质一局部为水,一局部为经过处理的空气特点——①风主要用于改善室内卫生条件,风管尺寸小,对建筑层高要求低, 一般大于 3.3m②空气处理设备布置在空调房间③水系统相对简单一般需要风机房适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形式之一,主要用在多房间分割的场合,如:宾馆, 办公、写字楼等典型代表:风机盘管+风系统27. 多联空调系统组成室外机:压缩机+冷凝器,单级容量最大 48kW,模块组合,可做到 200kW室内机:〔供冷为蒸发器,供热为冷凝器〕,卡嵌式、卧式暗〔明〕装、立式暗〔明〕装等,构造与风机盘管根本一样冷媒管路:液管、汽管28. 常用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