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有感.doc
6页《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有感因为在与孩子相处中,总是有很多的不融洽,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体会到父母态度的改变、讲话方式与语气的不同尽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第一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1、要全神贯注地倾听 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会让孩子感到气馁如果家长能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我们甚至什么都不用说,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被提问、责怪、建议的时候,很难有清晰的思路与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以关心的态度,使用“哦......”“嗯......”“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与感受,从面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3、说出孩子的感受代替否定感受很多时候你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多好,孩子也只会越难过通常父母会担心说出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更难过,其实相反,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孩子的愿望代替逻辑学的解释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的时候,家长往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常常是我们越解释,孩子越不听。
有时,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所有的感觉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我看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第二章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1、描述:描述你所看到的或描述问题当人们不断指出你做错的时候,你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你应该做的,如果只向你描述问题,你就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面大人描述问题的时候,其实也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去做2、提示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当我们给孩子们提示的时候,他们往往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孩子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4、说出你的感受 不要评价孩子的个性和人品孩子们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变得更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别人注:父母只描述自己的感受才会有效我们可以用“我”或“我觉得......”这样的词语)只要不受到攻击,孩子们还是可以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的5、写便条有时候,文字比口头说更有效说话的态度和所说的话一样重要父母厌恶的眼神、轻蔑的语调能很深地伤害到孩子有时候“请”会导致不够严格,如果你想马上做一件事,最好语气坚定,不要恳求。
经常挨批主的孩子会比较敏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当你提醒孩子两三遍以后,就别再说了,而要向他确认是不是听见了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我们想找到一种语言,培养孩子的自尊,让他们的心灵不受伤害我们想建立一种情感的氛围,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因为他们关心自己,也关心我们我们想树立一个榜样,在相互尊重的平台上与人沟通,无论是在童年、叛逆的青春期,还是长大成人以后都是能受用第三章 代替惩罚的方法1、请孩子帮忙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不攻击孩子的人格)3、表明你的期望4、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5、提供选择6、采取行动7、让孩子体验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8、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步骤第一步 谈谈孩子的感觉和需求第二步 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第三步 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第四步 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第五步 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会计行动 解决问题前 我们需要对自己做一些“心理暗示”: # 我要尽可能地接纳和倾听孩子我会尽可能地得到一些以前忽略的信息和感受 # 我要避免武断、评价、说教我不去试图劝说。
# 我会考虑任何新想法,不管是不是现实 # 我不去担心是否立刻见效如果我们没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说明还需要认真思考、仔细调查以及更多地讨论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 在气头上的时候,不要开始“解决问题”A、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我想你大概觉得......)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我这次是真的想搞清楚你的感受只有当孩子觉得被倾听、补理解的时候,他才能考虑你的感受B、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我的感受是......)要简短清晰,你不停地说你的担心、愤怒和郁闷,孩子就很难听下去C、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接受的解决方法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避免评价和论断D、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注意不要说贬低的话,而是描述你个人反应“这个我感觉不舒服,因为......”或“这个我好像可以做到E、跟踪执行 找到一个可执行的解决办法,制定详细的计划也很重要F、不允许孩子指责你的任何观点 当孩子说“这不可能,因为你总是......你从来不......”家长要态度坚定地说:“不指责也不讨论以前发生的,我们现在重点讨论的是以后怎么办第四章 鼓励孩子自立1、让孩子自己作选择 孩子从小没有经历过自己作选择,将来对职业、生活方式、伴侣的选择就会变得困难。
2、尊重孩子的努力 当孩子努力得到尊重,他就会集中精力去自己解决问题我们喜欢用“有时候......会好些”这样的表达,因为即使不管用,孩子也不会觉得很失败3、不问太多问题 问太多问题会让人感觉私人生活被侵犯孩子们想说的时候,认真倾听,他就自然会和你说4、别急着告诉答案 当孩子提问时,首先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也可以在回答前问他们是如何想的,我们作为一个回应者来帮助孩子更深入地探索他们的想法5、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们不能凡事都完全依赖我们,家庭以外也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6、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不让孩子失望,就是在保护他们的希望、梦想和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身体* 不要在细节上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 不管孩子多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他们、* 让别人自己去问孩子问题* 尊重孩子偶尔出现的“没准备好”* 谨防说太多的“不”代替说“不”的方法A、提示 给他们摆事实B、接纳感觉 一个人的感觉被接纳后,他的抗拒心理会减弱C、描述问题D、有可能的话,用“是”代替“不”E、给自己时间想想第五章 学会赞赏孩子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自我感觉会更好,更乐于接受生活的挑战,也更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
纳撒尼尔.布兰特《自尊心理学》中提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自我评价还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情绪、希望以及人生目标,同时也影响到他的行为人帮助我们的孩子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成人用赞赏的语气描述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感受到的,孩子听到这样的描述后,就能够赞赏自己同时,我们在描述后面,把他们值得赞赏的行为人总结成一个词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1、描述你所看见的2、描述你的感受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关于赞赏的注意事项A、确认你的赞赏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 告诉孩子他做对的地方,他就会想办法提高自己B、避免触及他们过去的弱点或失误C、过度的赞美可能会扰乱孩子们自己完成事情的积极性D、当用“描述”表达你对孩子的赞赏时,孩子可能会重复不停地去做这件事 赞赏是把双刃剑,要有选择地用第六章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所有的心理学课程都提到“自我实现预言”的危害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六个技巧 1、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2、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3、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4、以身作则5、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6、当孩子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告诉孩子你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但也要脚踏实地一个人可以有梦想,但同时也要知道如何面对现实第七章 融会贯通@ 彼此相爱,让自己快乐,也让我们所爱的人快乐@ 生活中不再互相指责和抱怨@ 体谅他人的感受@ 用正面的语言表达愤怒和烦躁@ 尊重孩子的需要,尊重自己的需要、@ 让孩子成为有爱心、负责任的人 国外的家教有着多年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可以与我们的家庭教育融会贯通,以求得到让孩子良好的发展的方法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有感 近期阅读一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书,本准备简单看看,却越看越觉得有滋有味,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正所谓“兵无常法,水无常势”,不论中外他们的育儿经有的是大相径庭,有的却是相去甚远,却是殊途同归,让我深受启发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这是每一个做父母和做老师的都迫切想解决的问题看了这本书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要爱孩子教育,是一门学问你千万不要把孩子当花花草草来养,喜欢叫他怎样就怎样尊重也是必须的,跟他说话时,请蹲下来,和他平视;不要命令式的,而是要看着他的眼睛说话,同样要求他也看着我的眼睛;孩子表现好,或者受伤了,不要吝啬你的拥抱。
当老师要爱学生,作父母要爱子女常常给孩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地感受到爱,也增强了他的信任感所以说爱心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要学会尊重孩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真正的老师不相信训话的力量,他们从不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他们不让孩子们有罪恶感,也不要求孩子们做出什么保证他们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对孩子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忧心忧心忡忡他们只着手处理现在的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地有一个沮丧的孩子需要帮助我最欣赏的是 “只着手处理现在的事”,但是我同时想到的也是自己的作为: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怀着善良的心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词汇量特别的丰富,可是让我们遗憾的是收效甚微不能将训话作为一个必要的手段,不能想当然地对学生灌输大堆大道理,不能让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了就不是好孩子了,也不能将学生写出的“保证书”当成是改过的凭证想起以前自己,也会因为缺乏足够的耐心,甚至常常用“以往的经验”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去细心的了解所发生的一切,简单的处理一些学生的错误,学生只会暂时的收敛一些不好的行为,过后不久便会遗忘,那么,这种惩戒性的手段已经证明不是最好的方法。
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呢?“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尊重,喜欢和信任是温暖认同什么呢?认同孩子的话语和想法,认同孩子的认知,认同孩子的感觉,就像有时候别人不会理解我们的感觉,那么我们又凭什么去判断一个孩子的感觉呢?所以试着去理解,去正面引导他们三、要掌握表扬学生的艺术1、抓住表扬的最佳时机 正如雨水,可以成为甘霖,也可以成为洪魔,在于是否“好雨知时节”表扬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当学生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表扬如黑暗中的明灯,让他重燃希望学生做了件好事,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纪律有所好转,老师提问虽没答对却能认真思考,今天上课又没迟到等等,都是表扬的好时机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表扬的渴望,老师应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 2、采取灵活的形式 表扬通常以口头表扬为主,但不仅限于此手势、表情、纸条等都可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