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的经验与不足.pdf
2页52浅谈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的经验与不足自1947年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开播政治谈话节目《会见新闻界》以来,电视谈话节目已有63年的历史,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它是各大电视台的重要节目类型,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资料显示,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已成为电视节目的主体样式之一,占整个西方电视节目总量的60%至70%以美国为例,上百档夜间和日间谈话节目在商业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和地方电视频道上播出;在英国,电视谈话节目也被安排在黄金时段①在我国,中央电视台于1996年3月6日开播《实话实说》,开辟了人际交流的新空间,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谈话类节目其后,各地方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实话实说》却在开播后13年于2009年停播作为地方台的谈话节目,怎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站稳脚跟? 一、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的成功经验各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林林总总,有不少优秀节目,如江苏卫视的《人间》、湖南卫视的《芙蓉王背后的故事》、重庆的《龙门阵》等等,从某些方面为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的优秀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烈的“地域性”地域性是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的优势,许多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的制作者都把镜头对准了当地的社会,如云南曲靖的《珠源夜话》选取的多是本地话题,即发生在珠源的人和事,节目话语平实,态度诚恳,让曾经经历或还在那里过活的人们,从中得到了安慰和尊重。
重庆电视台以地方方言为主的大型谈话节目《龙门阵》突出了语言的地域性特色立足于本地的资源和受众,这是一个地方电视台所拥有的可与中央电视媒体相抗衡的利器二是节目的人文精神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关注的热点已经由事件和生活流程向人的生存状态过渡,开始关注人的命运、人的内心感受,关注他们深层的心理状态,关注与他们生活相联系的社会大背景的变迁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其选题的“平凡”中,如江苏卫视的《人间》多以和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社会问题为题材,在引发观众收看兴趣周 琼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观念认识,整合文化现象三是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暗含的社会良知对于社会发展“问题单”的把握,对于草根阶层生活状态的悲悯是优秀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价值支点一般认为,谈话类节目的问题有二:一是“说什么”,二是“如何说”一个优秀的谈话类节目是如何解决这样两个问题的呢?首先它植根于社会生活的主流,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上这其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它的社会品质,它不应该是主持人卡拉OK式的一厢情愿、自言自语,而应该是紧紧把握着时代脉动的社会生活的守望者;二是指它的价值品质,它不是隔靴搔痒的泛泛之谈,而应善于击中生活绷得最紧的那根弦。
四是主持人与嘉宾的倾听与交流人们发现,在很多所谓的谈话类节目中,真正的主角永远是全能睿智的主持人,他们口吐莲花、挥斥方遒,嘉宾和观众充其量不过是他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龙套或道具其实,这种自己加速掏空自己的做法恰恰埋下了竭泽而衰的种子而作为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他们深知谈话节目离不开嘉宾和观众的主体作用,始终把主要的话语表述让给他们,把精彩留给他们,让嘉宾和观众成为自己节目的主角如《芙蓉王背后的故事》的主持人张丹能边倾听边思考,且抓住对方回答中有价值的地方及时补充提问,或是总结出前一段谈话的一个特点,抓住这一点来向对方发问 语言有交锋才有意义、有趣味、有魅力恰是在不同声音、不同意识相互交锋的连接点上,不同的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激荡在谈话节目中,当嘉宾的观点和主持人产生矛盾时,主持人应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引起争论,从而牵引出一些新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唤起观众“听”的欲望,还能吸引他们“看”的兴趣一边倒的结论式的话题只能带来肤浅的表态真正高明的主持人勇于和嘉宾争论,引起交锋,从而引出一些更有价值的内容如浙江卫视的《公民行动》、内蒙古卫视的《现场》、江苏卫视的《人间》的主持人在与嘉宾的交流方面,做得较好。
二、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存在的问题一是栏目定位问题长期以来,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一直模仿大媒体的栏目定位,将谈话节目向综合上靠拢,媒介研究栏目主持:大木53致使栏目内容像杂志一样无所不包,而内容浮于表面,缺少思想性和生动创意,谈话内容显得单薄枯燥,不能抓住观众和广告客户,使节目质量与经济效益都受到影响二是选题缺乏个性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开播的初衷是要让新闻从“政治话语”回归到“民众话语”,从“宣传”回归到“传播”在栏目开播初期,也试着打破了电视新闻传播界多年来的一些固有的理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栏目选题却又在某种程度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媚俗或无话可说的境地谈话类节目在功能上应进一步分化,即便是受众有同样的需求也可能有不同的要求,电视谈话节目应该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满足已分化的受众选择的需要三是部分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主持人文化修养欠缺有些主持人缺少深厚的生活阅历和文化底蕴,这使他们在主持节目时难以驾驭复杂的话题和观点多元的场面,碰到与资深专家对话时,一脸无奈作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要有广博的学识,要有语言表现力,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样才有驾驭谈话场面的能力,做出的节目也会更有理性的深度,更能展现出人的思想魅力,节目的生命力可能就会更强一些。
三、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的改进方法作为地方台的谈话节目,要在强手如云的谈话节目中继续生存下去且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首先,栏目的角色定位问题地方电视台在策划一档谈话节目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栏目的目标群体定位问题试图取悦所有的人是不现实的,这是许多地方电视台谈话节目的问题所在面对多媒体的世界、多元化的选择,以及越来越细分的受众群,地方电视台应该寻找自己的目标观众群其次是谈话栏目的角色定位问题我们这里所谈的不是栏目在实践中是否定位为观众期待的角色,而是在观众期待的角色中怎样去表现的问题传媒就像是指引航向的哨兵,担当着为观众指明主题方向的责任其三是栏目内容取向上的定位 其次,话题的选择问题一是内容直击民生地方电视台是最接近“地气”的,它的优势就在于对民生的关注民生话题即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为宗旨,以百姓的眼睛看百姓,通过话题的谈论,帮助人们理解或解决现实存在的一些矛盾或问题民生内容并非简单地等同于日常琐事的展示,也不是一味求新、求奇,它有待挖掘的内容还有很多有学者将民生内容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1)生计来源,即最基本的谋生条件;(2)生活质量,即日常生活消费层面的话题;(3)生存状态,即社会提供给民众的生存条件,主要指保障问题;(4)生命安全,即生命保障层面的话题,主要包括社会治安和环境保护;(5)民生心态,即社会转型期的民众心理状态。
2从中不难看出,这五方面的内容,只要编导用心,这都是永远谈不完的话题栏目可以以“民本”视角对其进行梳理,通过话题深入浅出地向大众进行传播、授业、解惑,帮助民众通过典型事件及时了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方面的变化 二是要根据节目的设定指向,选择既可以激发谈话者的积极性,也能调动电视观众兴趣的话题话题的选择不仅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有意味,话题选择应该是多元思维的结果所选定的话题一定要能够讨论起来,有话说,而且围绕这一话题能够产生出不同的观点电视谈话节目的魅力主要在于其交锋性,强调的是思维的多向发展,一旦失去了多向性,节目的存在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由此看来,对于目前很多电视台在谈话节目改版和创办中出现的话题枯竭、嘉宾难寻的困扰,与其一味盲目向外跟风,倒不如转而向内探寻来得更实际,也更亲近第三,提高主持人的文化涵养和栏目的地域特色对于电视谈话节目来说,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元素,“主持人若不得力,节目的档次、品位就会被拖下来;反过来,主持人得力,就有助于提高节目的档次和品位”3如何保持日复一日的激情幽默,如何撬开嘉宾紧咬的牙关,以及如何通过开场白,让观众忘记遥控器的存在,这些都是对主持人的严峻考验。
因此,主持人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和领悟能力,有了这些素养才能灵活多变地驾驭现场,才能捕捉到现场嘉宾与观众谈话内容中可以产生碰撞火花的思想交汇点,否则,套话、大话、空话太多,致使节目模式化,收视率自然很低 作为地方台的谈话节目,立足本地区的人和事,服务于本地区的受众,这不仅是栏目的责任,也是栏目的优势所在地方台要在节目品质上赶上媒体发展的潮流,必须整合开发自身资源,走上创新之路参考文献:1 陆生:《走进美国电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7 ,第8 页,第9 9 页2 黄丹丹:《民生新闻的现状与发展》[J ]. 《记者摇篮》,2 0 0 7 ,(0 2 )3 蔡帼芬:《明星主持与名牌节目》[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 0 0 4 ,第1 6 8 页作者系广东潮州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责编 一申)媒介研究栏目主持:大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