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章激励.pdf
4页第十七章激励一、教学要点1、解释激励过程 2、卢因的力场理论的基本内容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4、需要的性质 5、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6、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7、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8、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的基本内容 9、四种激励方法的基本内涵10、关键名词:激励、力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 化、二、习题(一)填充题 1.管理的激励职能就是研究如何根据规律性来提高人的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 3. 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所谓效价是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__________,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 行为者个人带来的___________4.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激励力=某一行动结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 把人看作是在一个力场上活动的,力场内并存着________和__________,人 的行为便是场内诸力作用的产物6.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7. 马斯洛将需要划分为五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尊重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9.安全的需要可以分为两小类,即_______的安全的需要和对_______的安全的需要 10.需要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11.需要的可变性是指需要的____________、从而需要的 _________是可以改变的 12. 期望理论的基础是____________,它认为每一员工都在寻求获得最大的________13.期望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 14.期望理论的员工判断标准是员工个人的_________,而与实际情况不相关 15.____________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0 年代首先提出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 16.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将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即_________比较和 _________ 比较17.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的函数。
18.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指出,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不仅取决于__________,还受到个人觉察出 来的 __________和受到奖励的__________的影响二)选择题1.提出力场理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马斯洛B.卢因C.弗鲁姆D.亚当斯2.提出公平理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马斯洛B.卢因C.弗鲁姆D.亚当斯3.提出期望理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马斯洛B.卢因C.弗鲁姆D.亚当斯 4.激励理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A.力场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权变理论D. 公平理论E.期望理论 5. 处于需要最高层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感情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6.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下述________________三种联系的判断A.努力-绩效B.努力-奖赏C. 奖赏-个人目标D.绩效-奖赏E.绩效-个人目标 7. 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先提出的 B.所谓正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 C.连续的、固定的正强化能够使每一次强化都起到较大的效果 D.实施负强化,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8. 为了激发员工内在的积极性,一项工作最好授予哪类人_____________ A.能力远远高于任务要求的人 B.能力远远低于要求的人 C.能力略高于任务要求的人 D.能力略低于任务要求的人 9. A 、 B 两人都是同一个企业的职工,两人横向比较结果是QA/IA>QB/IB,则B 可能的表现是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A.要求增加报酬B.自动减少投入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C.离职D.没有任何改变 E.更加努力10.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 A.需求层次B.激励程度C.精神状态D.主导需求 11.高级工程师老王在一家研究所工作,该所拥有一流的研究设备,根据双因素理论,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措 施最能对老王的工作起到激励作用A.调整设计工作流程,使老王可以完成完整的产品设计而不是总重复做局部的设计 B.调整工资水平和福利措施 C.给老王配备性能更为先进的个人电脑 D.以上各条都起不到激励作用 12. 从期望理论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A.目标效价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B.期望概率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C.存在着负效价,应引起领导者注意 D.应把目标效价和期望概率进行优化组合 13. 企业中,常常见到员工之间在贡献和报酬上会相互参照攀比,你认为员工最可能将那一类人作为自己 的攀比对象A.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B.员工们的顶头上司C.企业中其他部门的领导 D.与自己处于相近层次的人14.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得如下结论 A.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其行为主要受主导需求的影响 B.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 C.任何人都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而且各层次的需求程度相等 D.层次越高的需要,其对于人们行为产生的影响也越大 15.某企业对生产车间的工作条件进行了改善,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的____________。
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感情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16.某企业规定, 员工上班迟到一次,扣发当月50%的奖金, 自此规定出台之后,员工迟到现象基本消除, 这是哪一种强化方式?____________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忽视17.中国企业引入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 ,许多企业的奖金已经成为工资的一部 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这说明:____________A. 双因素理论在中国不怎么适用 B.保健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C. 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是管理者的重要责任 D. 将奖金设计成为激励因素本身就是错误的18.公司好几个青年大学生在讨论明年报考MBA 的事情大家最关心的是英语考试的难度,据说明年将 会有很大提高请根据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判断以下四人中谁向公司提出报考的可能性最大?____________ A.小郑大学学的是日语,两年前来公司后,才开始跟着电视台初级班业余学了些英语 B.小齐英语不错,本科就学管理但他妻子年底就要分娩,家中又无老人可依靠 C.小吴被公认为“高材生 “,英语棒,数学强,知识面广,渴望深造,又无家庭负担 D.小冯素来冷静多思,不做没把握的事。
她自信MBA 联考每门过关绝对没问题,但认为公司里想报考的 人太多,领导最多只能批准1 人,而自己与领导关系平平,肯定没希望获得领导批准19.一位父亲为了鼓励小孩用功学习,向小孩提出:如果在下学期每门功课都考试95 分以上,就给物质 奖励 .在下述什么情况下,小孩会受到激励而用功学习?____________A. 平时成绩较好,有可能各门功课都考95 分以上 B. 奖励的东西是小孩最想要的 C. 父亲说话向来都是算数的 D. 上述三种情况且时存在(三)简答题 1.简述卢因的力场理论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人类需要有何特征?4.简要说明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 5.简要说明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6.简述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7.领导者根据激励理论处理激励实务时,有哪些方法? 8.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时候,要注意那几点?9.如何进行有效的批评?(四)问答题 1.说明激励的过程及动因2.解释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 3. 试以实例说明,如何运用好工作激励、成果激励和培训教育激励这三种常用的激励方法? 三、习题答案(一)填充题 1.积极性; 2.未得到满足的需要;3.偏爱程度,满足程度;4.效价, 期望值; 5. 驱动力, 遏制力;6.马斯洛 7.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8.自尊,受别人尊重; 9.现在,未来; 10.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可变性;11.迫切性,层次结构;12.自我利益,自我满足; 13.双向期望; 14.知觉; 15.公平理论16.横向,纵向; 17.其所获刺激; 18.正强化,负强化;19.奖励的价值, 努力,概率;(二)选择题 1.B 2.D 3.C 4.BDE 5.E 6.ACD 7.D 8.D 9.ABC 10.D 11.A 12.D 13.D 14.A 15.B 16.B 17. C 18. C 19. D (三)简答题 1. 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 把人看作是在一个力场上活动的,力场内并存着驱动力和遏制力,人的行为 便是场内诸力作用的产物。
领导者对在“力场”中活动的职工行为的引导,就是要借助各种激励方式,减 少遏制力,增强驱动力,提高职工的工作效果,从而改善企业经营的效率2.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⑴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 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能起激励作用⑵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3. ⑴需要的多样性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可有多种不同的需要;即使在同一时 期,也可存在着好几种程度不同、作用不同的需要⑵需要的层次性马斯洛认为,支配人们行为的需要 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当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⑶需要的潜在性需要 的潜在性是决定需要是否迫切的原因之一人们在一生中可能存在多种需要,但这些需要并非随时随刻全部被他们的主体所感知、所认识的有许多需要足以潜在的形式存在着的只是到了一定时刻,由于客观 环境和主观条件发生了变化,人们才发现,才感觉到这些需要⑷需要的可变性需要的可变性是指需要的迫切性、从而需要的层次结构是可以改变的4. V · 弗鲁姆 (ViCtor Vroom) 的期望理论认为: 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 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下述三种联系的判断:⑴努力 ——绩效的联系需要付出多大努力才能达到某一绩效水平?我是否真能达到这一绩效水平?概率有多大 ? ⑵绩效——奖赏的联系当我达到这一绩效水平后,会得到什么奖赏?⑶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这一奖赏能否满足个人的目标?吸引力有多大 ? 期望理论的基础是自我利益,它认为每一员工都在寻求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期望理论的核心是双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的行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期望理论的假设是管理者知道什么对员工最有吸 引力期望理论的员工判断依据是员工个人的知觉,而与实际情况不相关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只要员工以自己的知觉确认自己经过努力工作就能达到所要求的绩效,达到绩效后能得到具有吸引力的奖赏,他就 会努力工作5.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 于 1960 年代首先提出的,也称为社会比理论这种激 励理论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人们将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 公平性,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所谓横向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