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语文名著复习指南 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学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学案.doc
3页《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学习目标】:1.了解罗曼罗兰及他的《名人传》2.了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3 . 感受名人人格的伟大,汲取名人坚韧不拔之志学习过程】:【作者简介】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法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主要作品: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合称《名人传》或《巨人三传》)、代表作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1915年,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主要内容】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
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托尔斯泰,要面对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被教会开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贝多芬传》音乐家: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3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德国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
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米开朗琪罗传》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意大利,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米开朗基罗转入另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他人鼓动教皇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琪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的地方找了出来,米开朗琪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琪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
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不仅如此他的爱情也不太理想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间《托尔斯泰传》小说家: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托尔斯泰望 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俄罗斯殖民地)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结果这件事被果戈理讽刺后写在《死魂灵》中)。
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次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是他创作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学中少数最伟大小说之一,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后期的《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做出最全面、深刻和有力批评的一部著作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琪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三位名人中,列夫托尔斯泰是罗曼罗兰的启示者和引路人人物画廊】 1.贝多芬,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有着卓越的音乐天赋、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贝多芬比任何前辈都更加鲜明地显示出,音乐具有不借助于语言文字而表达一种人生哲学的力量,在他的某些乐曲中可以见到比其他任何音乐都更为强烈的对人生意志的肯定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他是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对音乐孜孜追求,在双耳失聪、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造了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 在音乐形式方面,他是一位重要的革新者,开阔了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四重奏的范围,在《第九交响曲》中则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声乐和器乐的世界融为一体贝多芬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推《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2.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自幼丧母,遭遇悲惨,仍然勤奋好学,坚持雕塑他的艺术创作在人文主义思想支配下,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想象,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顶峰,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珍贵的遗产。
米开朗琪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25岁时以雕刻《巴库斯酒神》和《哀悼基督》一举成名,中年时的力作《大卫》雕像使他成为公认的“当代最伟大的雕塑家”,西斯廷小教堂天顶湿壁画《创世纪》则是他在今日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晚年的重要作品梅迪契陵墓雕像《晨》、《暮》、《日》、《夜》,具有冷静而沉郁的悲剧性质,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和独立的精神状态重要作品还有壁画《最后的审判》、雕塑《摩西》与《奴隶》,以及他所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圆顶和卡皮托利广场市政建筑群3.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面对内心的惶惑矛盾,最终创作出不朽名篇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环顾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托尔斯泰从没放弃对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他“追根究底”地要找出民众苦难的真实原因,这既造成了他矛盾的性格和深刻的内心痛苦,也使他的艺术视野达到了罕有的广度。
他的作品广泛反映了俄国自1861年废除农奴制至1905年革命期间的重要社会现象,提出了这个转折时期的很多“重大问题”用 6 年时间完成《战争与和平》,之后又推出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阅读建议】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分别生活在18世纪的德国、中世纪的意大利和19世纪的俄国,因此《名人传》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比较复杂,阅读时,要着重理解这些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必要时可读一些与此有关的书籍,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如果读一读这部名著,对于理解《名人传》会大有帮助阅读感受】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